6月中旬,平安银行大厦。
新丰纺织举行了高层会议,平安银行的夏高翔、叶熙明亦以董事身份参加。
童润夫、李升伯等人,此时眼神恭敬的看着陈光良,没想到这次的‘纱交风波’是他们获利最大。
2.5万包,每包290元,仅这部份就赚了250万元。
而实际上,新丰纺织还有大量的库存,差不多2万包的样子。
会议开始,陈光良说道:“新丰纺织现存的纱锭和棉纱包,将作为未来的战略物资储备,棉纱这次被炒高,短时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回落,但长期来看,稳定这个价格没有问题。”
战争一开,棉纱包上300是很正常的情况,这还是法币贬值前夕的(1940年后逐步贬值)。
童润夫点点头,他接着说道:“新丰纺织自从营业以来,已经产生600万的利润,扣除投资香港工厂和重庆工厂,也还剩下350万的利润。这部分该如何分配?”
显然,这次会议就是讨论这个。
陈光良当机立断的说道:“拿出300万的资金分红,毕竟我投资糖业和酒精业,也欠平安银行不少债务。”
各分150万,陈光良的分红偿还平安银行,还剩下450万的债务。
童润夫说道:“这个没有问题,实际上这三百万的分红,基本也是炒棉纱的利润.新丰纺织的资产值已经高达1500万(库存棉纱包就值600万),债务则保持在500万,发展相当的快速。”
净资产已经突破1000万,这才两年时间,上涨了七八成。
而且这大戏还没有开始,1938~1940年是纺织高回报,新丰纺织四家工厂,一年赚500万也是轻轻松松。
陈光良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会暂时移居香港,新丰纺织就麻烦你们四位管理,有什么问题电话电报联络。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到沪市和大家讨论的。”
此言一出,四人又是有些惊讶,心里甚至嘀咕——陈光良是不是太过杞人忧天,租界那么安全,难道还比不过香港?
当然,大家也没有说什么。
最近一两年,陈光良经常不在沪市,这些企业早已经有完善的运营规则,陈光良不在也能正常运营。
“好的”
随后,会议解散。
新丰纺织目前三座工厂开工,而重庆工厂才刚刚将纺织设备运到不久,预计要年底才能开工。
包括榨糖厂也是,也要到10月份左右,正值甘蔗丰收时开工。
紧接着,陈光良又召集平安银行的高层们,商议。
“北四行的股票,找个机会卖掉,有利润就行。”
此次,陈光良是双重获利,趁北四行股票暴跌的机会,平安银行吸纳了上百万的股票;保守估计,能赚个20万左右。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北四行的股票已经稳定,我们会尽快出售掉。”
接着,陈光良说道:“当前,时代影业的贷款只剩下80万、新丰纺织的贷款也仅剩下500万(棉花库存就值600万),我个人的贷款也剩下450万,平安银行恢复了丰厚的现金储备,存贷比在50%不到。”
夏高翔补充道:“存贷比在46%,平安银行的总计存款达到3500万,总贷款1610万。事实上,贷款给新丰纺织的资金,也算是现金流,毕竟棉纱包可以随时变现。”
就是贷款给陈光良个人的,大家也知道陈光良并不缺钱。今年上半年,陈光良及其家人已经委托平安银行,向香港转运11.8万两黄金。
这部分资金原来算平安银行的存款,但后来则不算,如今算是香港平安银行的保险库资产。
也就是说,这3500万存款是最近一年多猛增的,基本都是储户的资产。
叶熙明此时开口说道:“既然平安银行存贷比降低至50%以下,我们的贷款或投资,是不是可以考虑新项目,例如吸纳租界的地产?”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租界在1938年,涌入三百万人口,从160万涨到450万,试问这租金怎么会不暴涨呢?
陈光良当即说道:“拿出300万的资金用于购入住宅收租物业,以及纺织机械设备,动作要快,争取8月前完成,但不要买高价的。”
此次新丰纺织分红150万,再加上北四行股票利润20万,也才170万。
不过现在平安银行可以拿储户的资金去投资,反正也没有风险。
夏高翔、叶熙明、张树年等人当即表示同意,平安银行有今天的成绩,资产值接近千万,自然是和投资分不开的。
而陈光良的想法很简单——等到1939年后,平安银行的资产要么转变成物业这样的固定资产,要么部分以黄金、美元的方式,开始存在美国去。
最后,陈光良还是说道:“下个月我会常驻香港,沪市这边由大家负责,另外我会远程和大家保持沟通联络。”
目前,香港分行实质性已经在独立运营,存款、贷款、投资都是单独核算,但还不至于单独注册,这事得等到1945年后再说。
“好的”
众人不再惊讶,毕竟平安银行很多时候,确实也算由管理层自己经营,只有关键时刻,老板才会发表意见。
下午,陈光良来到威海路的别墅,这里基本已经搬空,但陈光良并没有出售,而是准备留作一个念想。
不出售了,1945年后也不出售,90年代后,他要政府偿还给他。
“空着有点可惜了”
看着空着的别墅,陈光良说了一句。
他已经搬到香格里拉饭店的套房去住,这边自然就完全空下来。
一旁的保镖头子林峰,这时候说道:“老板,要不要让人来整理一下,简单的布置一下,以后你回香港,也能住一下。”
陈光良笑道:“怕是再难回了,不过也确实不该浪费,让人收拾下,这里留给平安银行的职员们居住吧!”
不能浪费是真的,给平安银行的员工们福利,也能省一些房租费。
这时候,林峰突然说道:“老板,我想带着家人一起去香港!”
陈光良笑道:“这租界也算安全,比香港繁华的多,你确定他们愿意去香港?”
林峰坚持的说道:“老板去哪里,我们家就去哪里,香港也挺好,我家人都愿意跟着我去香港。”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船大的很,7月初一起走,你可以收拾一下。”
此次去香港,陈光良家族当然带走了一批安保人员,不过安保人员的家属,可以自由选择。
而像周兴高,则主动留在沪市,陈光良也没有说什么,毕竟沪市这边也需要人,周兴高继续作为陈光良的眼线,在沪市长江租车行布局。
“好,我让家人准备一下。”
第二天,陈光良来到苏州河(租界)的新维他奶工厂。
今年上半年,维他奶卖掉华界的两座工厂,并搬进了去年初就开始修建的租界工厂。如此一番折腾,自然不少人不理解,但陈光良自然也不需要解释太多。
而且新工厂主要是生产‘豆奶粉’、‘大白兔奶糖’这两种产品,瓶装豆奶每日的生产不过3万瓶,降低了产量。
“老板,三种产品都已经在这里开始生产,除了瓶装豆奶减产外,其余两种产量反而增加了。”总经理陈世源在一旁汇报道。
“嗯,我们去仓库看看!”
“好”
不一会,就在工厂的旁边,维他奶还修建了大量的仓库。
陈世源说道:“仓库7成物资都是白糖及奶粉,我们保管得相当的良好;另外,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组织生产豆奶粉、奶糖,用于储备。”
陈光良自然不会大量储备大豆这样的物资,反倒是储备了大量的白糖。很简单,日本战机重点一定会照顾粤省的榨糖厂,以及沪市的榨糖厂。
届时,白糖一定会成为紧俏的物资。
陈光良储备这样的‘物资’并不是直接售卖,毕竟这样容易被说是发战争财,这些物资会通过产品的方式,在市场出售,这样一来,产品自然也会跟随物价上涨而暴涨,自然就会大赚。
“白糖易储存,不过你们也要做好防范。”
“好的”
回到会议室后,陈光良和维他奶高层面开了个会议。
最近几年,维他奶的规模一直在扩大,每年的利润实际上也上了20万大洋,已经相当于一家大企业。旗下的产品‘豆奶粉’、‘大白兔奶糖’已经成为国民品牌,深受国人的喜欢。
“吴经理在重庆的工作情况怎么样?”
吴广生带队,去重庆建立分厂,原本陈光良还不打算投资的,不过后来他认为‘豆奶粉’和‘大白兔’奶糖,可以在重庆建一家中等规模的工厂,瓶装豆奶业务自然就放弃掉。
陈世源说道:“已经在调试机器,不过那边物资各方面,都不如沪市方便,我们又派出一批人过去,组织尽快生产。”
陈光良点点头,为什么前世在今年下半年,很多工厂都不愿意迁往重庆,很大的理由便是内陆城市的原材料获取不方便,同时产品出口也不方便。
事实上,这一次大迁移,沪市工商界反应不热烈,其中也有南鲸政府出的搬迁费也不高;哪怕是刘鸿生这样的企业家,一开始也不愿意搬迁,更是提出搞一个离岸通商口岸的异想天开想法。
而且到最后也事实上证明,第一时间将工厂搬到租界的,都是赚了大钱。后世有统计过,1936年赚钱指数是100的话,1938年后的租界赚钱指数就是400左右。
“好,维他奶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接下来形势比较复杂,我也希望大家继续打起精神来,将这家企业发展好。”
“是,老板”
维他奶也有一批工人,差不多有800人,陈光良也有考虑到他们的生计问题,不敢说不开工厂的事情。
事实上,陈光良虽然迁往香港生活,但沪市并没有裁掉一人。
7月初旬,陈光良将沪市的工作权限,统统交给属下后,他便乘坐太古洋行的船只,离开了沪市。
随行的人员也有不少,甚至还有一些保镖的家属,他们都愿意跟陈光良去香港生活。
望着逐渐远去的沪市,陈光良心中五味杂陈,下一次回沪,可能是抗战结束后了。毕竟租界的特务太多,他一到沪市,必然会处于漩涡当中。
站在甲板上的陈光良,也担忧起那些即将付出生命的同胞,以及迎来苦难的同胞。
当然陈光良此次去香港,并不是‘退休’,他会一直工作——将沪市的战略物资,运到抗战区。而如果在乎的‘陈氏企业’的员工们遇到生活物质困难,陈光良也可以从东南亚采购,供应他们。
唯一不能做的是,就是采购东南亚物资,去沪市租界出售,因为这会被人说是发战争财。如果只是管自家的五六千员工,倒是让人说不出什么来。
陈光良对沪市,倒是没有太多的不舍,毕竟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事业,将在香港和海外发展。
回到船舱,陈光良让林峰跟着进来。
“搞点酒菜,我们兄弟俩喝点!”
“嗯,我马上准备”
不一会,从沪市带的烧鸡、白酒就摆上了,陈光良和林峰两人坐下来。
“你觉得周兴高这次的心态,有没有变化?”
陈光良啃着鸡腿,就着白酒,倒也享受。
林峰说道:“他做事一向胆大和变通,他也确实喜欢享受生活,希望留在沪市替老板你做事,倒也是正常的心态。不过这次,他确实有眷恋沪市的心态,不太想和老板你去香港。”
陈光良说道:“这些倒不是问题,我就担心他以后走上歧路,去跟日本人做汉奸。所以,后续我们在沪市的力量和眼线,你要分过来一部分权利,不能让他一个人掌握。”
林峰虽然出身番瓜弄,但这些年在陈光良的鼓励下,也学了不少文化,处理事情也越来越稳重。
“好的”
周兴高这几年的小动作,自然瞒不过陈光良,首先他将很多权利都集中在自己手里,比如车行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帮派性质,其次他娶了三房姨太太,这种奢侈的生活,陈光良手下保镖头头的福利待遇已经很难满足他,他也开始有自己的小生意;最后,便是周兴高的性格是不甘心只是这样的。
一般来说,周兴高也不可能背叛陈光良,毕竟这对他没有好处;但是,一旦汪伪政府上台,这周兴高未必就不会背叛。
哪怕是做汉奸,也对陈光良也连带责任,所以陈光良决定让林峰重返上海滩,和周兴高分庭抗礼。必要时,撇清关系。
而且,陈光良在沪市留的是眼线,是不需要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