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转眼来到1937年。
元旦过后不久,新丰纺织的童润夫、李升伯,以及平安银行的夏高翔、叶熙明、张树年,五人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
陈光良知道,五人一定是关于‘棉纱’的事情,向他汇报和建议。
果不其然,童润夫率先说道:“老板,目前新丰纺织的棉纱有5.2万包,而新丰纺织未来两年时间,用量预计也就在2.5万包左右。鉴于去年10~12月间,华商纱布交易所内棉纱市价已上涨一段时间。今年一开始,涨势继续,目前价格已经上涨至240元以上,我们可以考虑出一部分。特别是2月春节过后,必然有一个销售淡季。”
以240元一包计算,新丰纺织持有的棉花包总价值在1250万元。实际上,他们的成本也就在1000万出头,相当于他们在棉花现货上就赚了200多万。
太赚了,难怪新丰纺织和平安银行的高层都动了‘见好就收’的道理。
不过陈光良自有打算,说道:“再等等,就算我们一直持有,也好过持有法币在手中。这个事情你们就听我,存棉好过存钱。另外,租界的仓库一定要保持着2万包的数量。”
众人面面相觑,很快又纷纷倒戈。
夏高翔说道:“新丰纺织虽然贷款950万,但一年利息就六十万(6厘的低息贷款),不算沉重。比起棉花带来的收益,都是微不足道。”
叶熙明也说道:“是啊,新丰纺织被收购近两年以来,利润也达到240万(包含去年棉纱包的收益),相当于香港工厂、重庆工厂的投资赚回来了。”
香港工厂投资150万,重庆工厂预计投资100万。
童润夫见状,也只能说道:“只要平安银行继续给与支持,当然我们也没有意见。”
夏高翔笑道:“支持新丰纺织,也就是在支持平安银行自己,这点请放心。”
眼见这事过去,陈光良便说道:“香港工厂的情况怎么样?”
李升伯随即做了详细的工资汇报,香港工厂在去年底已经开工,目前只能算是‘试开工’。
“我们从沪市调过去一批优秀女工,带动了那边的生产效率,预计到下半年,香港工厂也就能全面开工起来.”
沪市的纺织女工,属于‘全国的名片’,北方的纺织业,最近几年也邀请一些沪市纺织女工去带头,起到很好的工厂生产效应。
陈光良说道:“嗯,那么接下来就是重庆工厂了,麻烦李董事继续筹备。”
李升伯点点头,说道:“我尽快启程去重庆,组织筹备工厂。”
重庆工厂,目前已经进入建设阶段,而纺织设备方面,已经在英国订购一批,再加上沪市仓库的纺织设备,肯定是在上半年机器到位。
六人聊了一阵,讨论新丰纺织厂的发展问题。
香格里拉饭店的三名股东——陈光良、严智多、方椒伯,正在开会。
陈光良首先说道:“去年,香格里拉饭店的业绩再创辉煌,获得利润50万元。目前香格里拉饭店的账户上,躺着62万元的现金流。我的一件事,分红60万大洋。”
严智多疑问道:“留那么少的现金流?”
一直以来,香格里拉饭店的生意都非常好,旅馆部入住率都在90%以上,饭店部也是时常爆满,更是成为上海滩的名片。
但香格里拉饭店没有负债,从开业起就没有过负债,利润每年也在40~50万大洋,非常的赚钱。
回报率之高,也实属罕见。
陈光良说道:“够了,毕竟香格里拉饭店还在赚钱,这次分红后,我也打算卸任总经理,交给高志超、李新力等人管理。”
方椒伯主动说道:“既然如此,那我这个董事长位置,也应该你来坐,毕竟谁不知道你是香格里拉的灵魂。”
陈光良赋予香格里拉的东西,是一种高尚、尊贵的文化,称之为‘灵魂’不为过。
他摇摇头,说道:“我只担任常务董事即可,后续我可能时常不在沪市,所以积蕃只管担任董事长,有事您也能照看一下。”
方椒伯有些疑问,但终究没有多问——为什么时常不在沪市。
作为商界的人,很多人都知道陈光良最近两年在投资香港、重庆,大家还是有些不理解,为什么陈光良做出这种安排,毕竟沪市才是真正的最好环境。
事后。
严智多单独询问陈光良:“光良,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听说上半年你们还要去香港生活?”
陈光良凝重的点点头,说道:“岳父,日本今年可能要全面侵略华夏,这沪市待着不甚安全,我打算带家人去香港避一避。我的身份,就算租界不会被日本占领,但也不能留,日本的特务肯定想我做汉奸,甚至刺杀的可能性;而南鲸方面的特务也不是吃素的,所以我必须离开这个是非地。”
他的身份不一样,严智多大可在租界生活,反正他只是一个‘富三代’,没有什么影响力。
严智多跟陈光良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心知陈光良不会是杞人忧天,他便问道:“你说我要不要去香港购置点物业?”
陈光良原本的想法是,最多在1949年前,邀请严智多去香港发展,至于去不去,让其自行考虑,他只会说明一些理由。
但如今严智多既然问,陈光良也建议道:“当然,香港绝对是一个福地,值得投资一些物业。”
严智多点点头,他最佩服的人就是自己的女婿,其成就恐怕已经超过他的父亲和爷爷,但人家还那么年轻。
“行,我也去香港考察一下。”
香格里拉饭店分红33万,环球航运的利润60万,又是90万的分红到账。加上去年卖长江出租车的资金,陈光良个人又有240万的现金流。
当然,这240万要全部换成黄金,差不多也就是3万两黄金;再加上他去年兑换的1.9万两,陈光良个人也有4.9万两的黄金,相当于400万的样子。
另外,蒋梅英手中有2.5万两黄金、严人美手中有4.4万两黄金。
加起来,三人手中便是11.8万两的黄金(1两31.5克,差不多3.6吨),总价值接近千万大洋。
这差不多是陈光良家族后续持有黄金的数量,这些黄金也将在今年陆续运到香港,再考虑存放的问题。
陈光良之所以能攒下如此多的黄金,也是因为这一次投资白糖、酒精、航运,他从平安银行个人贷款600万。
这部分的贷款,自然是打算利用新丰纺织的分红来偿还,毕竟新丰纺织预计今年7月就能分红了(投机的利润);不够的部分,自然后面用利润偿还。
这一天。
赵铁毅找到陈光良,汇报道:“老板,在南北、南南固定航线上,最近一段时间里,交通部没少找我们的麻烦,什么海关突击检查、什么入港排队等,我感觉是俞飞鹏在给我们找麻烦。照这样下去,他就是想让招商局彻底取代我们在这两条航线上的业务。”
陈光良自然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毕竟这差不多已经持续半年时间了,他也明白,这是俞飞鹏在报当年的仇。
不过俞飞鹏虽然作为交通总长,但也不会明目张胆的报仇,所以才想到这些阴招。
“你觉得该如何办?”
赵铁毅说道:“以您的地位,大可直接给南鲸写信,就以强调民营企业的生产艰难,如果再以媒体配合。我相信,俞飞鹏领导的交通部,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针对我们。”
向总司令告状?
且不说俞飞鹏是人家的同乡兼表亲的关系,就是总司令帮忙说句话,那效果又能有多明显?
陈光良从未相信过南鲸政府,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官僚资本,而非民营资本。
陈光良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打算出售环球航运的六艘船,其中两艘次新船,出售给我们香港的航运企业。剩下的四艘船(两艘次新船、两艘旧船,1.8万吨)则直接出售,我们的重心转移至香港及广州湾。”
这样一来,陈光良手中还有四艘5000吨次新船,以及广州湾注册的3艘千吨小船。
同时,避免了今年被征用的损失。
赵铁毅一愣,随即说道:“真就退出沿海航线了?哪怕是现在,我们也是盈利正常的?”
这可稳定的利润。
陈光良说道:“日本人就要打来了,到时候船要么被征用堵江,要么可能被日本人没收,我觉得以香港为基地继续发展航运,比较好。”
赵铁毅目瞪口呆,过后才说道:“万一不打,我们岂不是损失不菲?”
陈光良说道:“损失了什么,本来俞飞鹏担任交通总长就对我们不利,还不如趁机将船高价套现。对了,就卖给招商局,晚点你把四艘船的资料,送到蔡增基的手里,我相信他会买下的,但价格不能低于150万元。”
“嗯,招商局肯定愿意买,毕竟相当于还买下我们的业务。”
一周后,就传出陈光良‘忍痛割爱’,将南北、南南航线卖给招商局,四艘船一共卖出150万元的价格。
与此同时,还传出陈光良又将剩下的两艘好船,卖给了一家香江公司。
这些事情意味着,陈光良直接全面撤退沪市的航运生意。
一时间,媒体纷纷批评俞飞鹏‘公报私仇’,将陈光良曾经在任招商局总经理时,将俞飞鹏小舅子的买办职位拿下,并清退的事情重新提起来。
这样一来,舆论开始疯狂的批评俞飞鹏为首的交通部,此事甚至惊动总司令,向两人询问事情的经过。
陈光良倒没有趁机告状,只言自己要投资纺织、制糖、酒精产业,而决定放弃竞争压力更大的航运产业。总司令自然也勉励一番,并没有什么表示。
至于俞飞鹏,更是为自己开拓,声称自己并没有公报私仇,这一切都是媒体的杜撰。
事实上,真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总司令也不可能因为这事去责怪自己的心腹大将。当然若是陈光良一开始告状,总司令也会照顾一下,让俞飞鹏收敛一点,毕竟他可是‘采玉大勋章’的获得者。
在卖掉4艘船给招商局后,陈光良又获得150万元,这次他决定兑换港币,继续在香港购入不动产。
事后。
在一次航运企业聚会上,虞洽卿开口道:“光良,你现在是见识过官僚资本的威力了吧!相当于,招商局垄断‘11路联运’时,你还是招商局总经理。”
显然,他这句话多少有些看笑话的成分,不过表面很客气。
陈光良很是平静的说道:“阿德公,什么官僚资本不资本的,这次我出售纯粹是投资方向的调整。而且招商局给的价格不错,短时间也买下四艘船和业务,我还是很满意的。”
虞洽卿指着陈光良,笑道:“你啊,就是不敢说。以你为南鲸政府做出的贡献,就算抱怨一下又如何!”
他是有‘从龙之功’,陈光良可能还比不上总司令的这位‘财神爷’,毕竟当年北伐,江浙财团资助南鲸政府时,陈光良还没有穿越呢!
陈光良依旧很平静的说道:“没什么好抱怨的,招商局有今天的,能和洋人竞争不落下风,我也是很欣慰。民营航运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如果招商局能牵头,带领民营航运一起发展,自然再好不过。”
一旁的杜月笙、陈顺通等航运企业家,看到陈光良的表现,不由得心里纷纷惊讶不已。明明是这位受了委屈,如今反倒是没事一样。
而且在很多人看来,陈光良投资糖业、酒精业、纺织业,不过是冒险投资新行业;放着好好的长江出租车、环球航运这些稳定收益的产业不珍惜,实属有些让人错愕。
但总归是陈光良的私事,而且这次得利的是招商局,故大家自然也不会真的为陈光良打抱不平。
另外,这些人也大概知道,陈光良卖掉四艘船,应该是还有船的,只不过可能不在沪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