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60年代:签到万物,悠闲生活 > 第629章 紧张又期待

第629章 紧张又期待

    终于,那令全厂上下既紧张又期待的技术审查日子,如同高悬已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悄然降临。

    一辆辆漆面虽有些斑驳,但车身依旧整洁的吉普、嘎斯69缓缓驶入龙腾机械厂的厂区。

    一行专家们,在厂领导们的簇拥下,踏入了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

    专家们一个个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专业与审视。

    他们衣着朴素而得体,大多是标准的中山装,颜色以藏青色、灰色为主。

    手中紧紧握着记录本和简单的测量工具,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有力,仿佛脚下的土地都因他们的到来而变得神圣起来。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脸上带着岁月沧桑痕迹的老者,步伐最为沉稳,每走到一处,都会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专家们先是来到了厂里的各个车间,开启了他们对龙腾机械厂的初步探察。

    车间里,机器轰鸣,浓烟在车间的烟囱里滚滚而出。

    工人们正干劲十足地忙碌着,火星子从简陋的冲天炉里飞溅,车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整个车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机油和金属混合的味道。

    一位年轻的专家,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他在一台古老的牛头刨床前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着机器的运行状态。

    他轻轻蹲下身,手指在那有些掉漆的机身上轻轻触碰,仿佛在与这饱经风霜的机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旁边的工人师傅见状,赶忙凑过来介绍:

    “这台机器虽然旧了,但咱工人师傅爱护得好,用它干出来的活儿质量可不差。”

    一位女专家,眼神专注地扫视着车间里摆放得并不整齐的零件。

    她拿起一个零件,在手中轻轻翻转,仔细检查着表面纹理和尺寸精度。

    她微微皱眉,轻声说道:“虽然整体质量还行,但在细节处理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这个边缘的毛刺,得想办法处理下。”

    厂长陪着专家们穿梭在各个车间,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期待:

    “各位专家,咱们厂这条件有限,在这几年里能加大技术投入,就靠工人师傅们这股子干劲,这些成果还请您多多指点。”

    随后,专家们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他们在简陋的资料室里,借着昏暗的灯光,认真翻阅着一摞摞用旧报纸包着边角,以免磨损的厚重的设计图纸和研发报告,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把相关负责人叫过来,详细询问情况。

    其中一位身材魁梧的专家,眉头紧锁,仔细研究着一份飞机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他不时地用铅笔在图纸上比划着,嘴里喃喃自语:

    “这个参数的设置,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像散热的问题就得好好琢磨琢磨。”

    旁边的一位年轻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认真地听着他的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咱们可以借鉴苏联的一些老经验,再结合咱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个方案进行优化。”

    在车间里,专家们更是亲自动手,对一些关键部件进行检测和测试。

    他们使用简陋的仪器,小心地测量着部件的尺寸、硬度、强度等参数。

    每当发现一个问题,就会立刻召集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解决方案。

    当专家们来到李向明的办公室时,李向明早已恭候多时。

    他身形挺拔,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去,与专家们一一握手问候。

    随后,他引领专家们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类泛黄的专业书籍和设计图纸,还摆放着几份已经完成的飞机机翼设计图。

    李向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豪,他指着那堆满的书籍和图纸,微笑着说道: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探索飞机制造的奥秘。这些设计图,可都是我一点点琢磨出来的心血结晶。”

    专家们看着那些带着几分原始,但又复杂而又精妙的设计图,眼神中瞬间露出了惊讶和赞赏的神情。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缓缓走近设计图,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线条和数据,轻声说道:

    “李厂长,没想到你在这方面还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每一个参数的设定,每一个线条的勾勒,都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咱这样条件艰苦的地方。”

    李向明微笑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我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了一些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就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李向明滔滔不绝地详细介绍了自己在飞机制造方面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目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个手势都恰到好处地增强了他话语的说服力。

    他拿起一份设计图,指着上面的一个关键部位,详细解释道:

    “这里是飞机机翼的核心受力点,我采用了特殊的铸铁合金,这种合金强度高、韧性好,在减轻了机翼重量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机翼的强度和韧性。

    同时,我们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对机翼的外形进行了独特设计,使得机翼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减少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专家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一位年轻专家,皱着眉头,思考片刻后问道:“李厂长,这种特殊铸铁合金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确保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呢?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极端环境下会不会出现断裂之类的问题?”

    李向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测试。在不同的温度、压力环境下,对合金的性能进行了反复验证。

    目前来看,它的性能非常稳定,完全可以满足飞机制造的要求。

    而且,我们还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每一批合金材料在投入使用前,都要经过多道检测工序,确保每一块合金都符合质量要求。”

    专家们对李向明的回答十分满意,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他们一边听,一边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有的专家提出了一些关于飞机结构优化方面的想法,有的则针对飞机的节能环保性能提出了改进意见。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专家们对李向明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圈周围的其他专家,然后郑重地说道:

    “李向明的研究和创新精神非常值得肯定。

    他的设计思路独特新颖,研究成果也十分显著。

    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支持和发展,很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咱国家的航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位年轻专家兴奋地说道:

    “李厂长的研究成果让我深受启发。

    他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创新,这种精神太可贵了。

    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龙腾机械厂在飞机制造领域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说不定以后还能打出咱自己的品牌飞机呢。”

    李向明听到专家们的评价,心中充满了喜悦和信心。

    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感谢各位专家的认可和鼓励,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