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60年代:签到万物,悠闲生活 > 第630章 持续到深夜

第630章 持续到深夜

    技术审查持续到深夜,厂区的灯火依旧明亮。

    李向明办公室的圆桌上,烟灰缸已堆满烟头。他双手抱臂,凝视着专家们留下的宝贵笔记。窗外星光闪烁,映照在他因熬夜而略显疲惫的眼眸中。

    "老李,你看这。"副厂长王海涛推门而入,递上一份文件,"省里的刘工偷偷塞给我的,说咱们机翼材料的测试报告有问题。"

    李向明接过文件,月光下字体隐约可见:"材料疲劳测试未达标?"他眉头紧锁,迅速翻阅起来。文件里列出了几组异常数据,表明在极端载荷下,新型合金可能会出现微裂纹。

    "这不可能..."李向明喃喃自语,旋即抓起外套,"去车间,立刻!"

    夜色下的车间静谧异常,仅剩几盏维修灯在闪烁。李向明一行人直奔材料测试室,打开尘封的设备,开始重新验证。

    "小张,你负责重新调校应力传感器。"李向明指挥道,"老陈,你和我一起复现测试环境。王厂长,协调人手准备备件。"

    一场无声的战斗在深夜展开。李向明亲自操作测试机,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应力数据逐渐攀升。他的眼睛紧盯仪表,额头的汗水在无影灯下闪烁。

    "停!"当载荷达到峰值时,李向明突然喊道,"快看这里!"

    一群人立刻围拢过来,只见测试件表面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纹。李向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眉头越皱越紧:"不是合金的问题..."

    "那会是什么?"王海涛焦急地问。

    李向明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测试参数!我们的测试条件与专家们设定的参数不一致!他们使用了更复杂的载荷谱,我们的测试太简单了。"

    正当大家陷入沉思时,工厂大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李向明走出车间,只见一辆军用吉普缓缓驶入,车头灯光刺破夜空。

    车门打开,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赵工缓缓走下车,身后跟着几名随行人员。李向明快步迎上前去:"赵工,您怎么来了..."

    赵工摆摆手:"小李啊,睡不着,来看看。你办公室的灯亮了一整夜,我猜你肯定在查问题。"

    李向明带着专家们回到测试现场,将复现的测试过程详细解释了一遍,最后坦诚道:"赵工,这个裂纹确实存在,但不是材料本身的问题,是我在参数设置上出了差错。"

    出乎意料的是,赵工并没有责备,反而欣慰地笑了:"小李啊,这才是科研该有的态度。承认错误并不可耻,掩耳盗铃才是。"

    他走到测试件前,俯身观察裂纹:"这道裂纹很有意思,它的形态表明问题出在载荷的随机性上。你之前的测试只考虑了单一方向的载荷,但飞机在实际飞行中受到的力是多维的、随机的。"

    赵工的一席话让李向明茅塞顿开:"赵工的意思是,我们的测试环境过于理想化了?"

    "没错。"赵工点点头,"但这不是坏事。这说明你的设计在理想状态下是可行的,现在我们需要让它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李向明:"这是我根据军用标准调整的测试方案,你们可以试试。"

    李向明接过纸,感激道:"太感谢了,赵工。这真是雪中送炭。"

    "别客气。"赵工拍拍他的肩膀,"明天早上省里还有个总结会,我已经和省里其他专家沟通好了,这个测试方案会被列为补充条款。你们明天好好准备。"

    夜更深了,李向明站在车间门口目送赵工的车离去。回望灯火通明的车间,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

    "王厂长,明早开会前,把全厂所有技术人员都叫到会议室。"李向明坚定地说,"我们需要开一个通宵的讨论会,把赵工的方案吃透,重新制定我们的测试计划。"

    "明白!"王海涛声音洪亮。在车间的灯光映照下,这个钢铁汉子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向明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风中传来的金属气息。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等着他们,但只要全厂上下齐心,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孤鹰展翅之展翼高飞

    黎明时分,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龙腾机械厂的会议室里却已经灯火通明。

    李向明坐在会议桌的首位,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却又满是坚定。在他的周围,围坐着全厂的技术骨干和相关工作人员,大家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倦意,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斗志。

    "同志们,经过昨天晚上赵工的指导,我们发现了之前的不足。"李向明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现在,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根据赵工提供的补充测试方案,重新制定我们的测试计划。"

    技术员小张率先发言:"李厂长,按照赵工的方案,我们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一些调整,但是目前我们厂里的设备有些老旧,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要求。"

    "设备的问题,我来解决。"负责设备维护的老陈站了起来,"我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虽然我们现有的设备有些局限,但通过一些改造和临时调配,还是可以满足基本测试需求的。不过,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和人力。"

    李向明点了点头:"老陈,人力和物资你尽管调配,优先保障测试工作。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

    随后,大家围绕着新的测试方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提出在测试过程中增加数据采集点,以便更全面地掌握材料性能;有的建议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还有的提出要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测试工作的高效进行。

    讨论一直持续到中午,大家终于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测试计划。这份计划不仅涵盖了所有的测试项目和步骤,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好,既然计划已经制定好了,那我们就分头行动。"李向明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从现在开始,全厂上下必须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技术人员认真做好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试,后勤保障人员全力做好物资供应和设备维护工作。"

    下午,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技术人员们纷纷投入到设备的调试和数据的准备工作中;操作人员反复熟悉新的操作流程;后勤人员则忙着搬运物资、维护设备,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傍晚时分,专家们再次来到了龙腾机械厂。他们走进车间,看到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

    赵工满意地点点头:"看来,你们对昨天的问题认识得很深刻,整改也很及时。"

    李向明恭敬地说:"赵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的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一定会认真完成这次测试,向省里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随着夜幕的降临,紧张的测试工作正式开始。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数据采集员们密切关注着仪表上的数字,将每一个数据都准确地记录下来。

    测试过程中,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李向明穿梭在各个测试点之间,不时地询问进展情况,鼓励大家保持专注。

    就在测试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突发情况出现了。一台关键设备的传感器突然出现故障,数据采集出现中断。

    "快,马上组织人员抢修!"李向明大声喊道。维修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争分夺秒地排查故障原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不能及时修复传感器,之前的努力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找到了!是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维修班长兴奋地喊道。经过一番紧急抢修,传感器终于恢复正常工作,数据采集又重新开始了。

    "呼..."李向明长舒了一口气,紧张的神经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放松。

    经过一夜的奋战,测试工作终于顺利完成。当最后一个数据采集完成,大家疲惫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的总结会上,李向明代表龙腾机械厂向省里的专家们汇报了测试结果。他将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和付出,以及取得的成果一一作了详细说明。

    赵工听完汇报后,站起身来,满意地笑了:"小李啊,你们的表现让我很满意。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你们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这次的测试结果证明,你们的飞机机翼设计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对龙腾机械厂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这次审查,我们看到了龙腾机械厂的潜力和希望。"省里的领导说道,"你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希望你们继续保持这种精神,不断创新,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向明激动地站起身来,向领导和专家们深深鞠躬:"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继续努力,让龙腾机械厂在航空领域绽放光彩!"

    这一天,龙腾机械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专家们的认可,不仅是对厂里技术实力的肯定,更是对全体工人和技术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