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连坏消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连坏消息

    而此时,在明国的朝堂上,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君上,大事不好啊!”一名探子慌慌张张地跑进朝堂,跪地禀报。

    明景阳心中一紧,连忙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探子喘着粗气说道:“君上,张邺的另一路大军,白远、吴罗刚、郭达三人拿下翼州之后,分兵三路。

    吴罗刚一路直取荆州的小平郡城,十几万人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小平城。

    那守城的将士们还未反应过来,城池便已沦陷。”

    明景阳脸色一变:“这吴罗刚如此厉害?那郭达呢?”

    探子继续说道:“郭达另率一路十二万人,夜袭了司州的英郡。英城守将安谧胆小怕事,见势不妙,竟弃城而逃。

    如今英郡也落入了敌手。”

    余烬合皱着眉头:“这安谧平日里就怯懦不堪,关键时刻果然靠不住。”

    明景阳又问道:“那白远呢?”

    探子答道:“白远则一路十几万人,由翼州到豫州的流清河,沿河行军。

    流清河岸两侧都是富饶之地,白远军随时可以补充粮草。

    一场行军下来,他们的军队数量不减反增,居然由十几万兵壮大到了二十五万人。”

    姜仲惊呼道:“这怎么可能?他们为何能如此轻易地壮大军队?”

    探子解释道:“君上,丞相,白远军沿途招募了不少流民和对明国不满的人。

    这些人本就生活困苦,听闻白远军是为正义而来,纷纷投靠。

    而且流清河一带物资丰富,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明盈愤怒地说道:“这些叛徒,竟敢投靠敌人。”

    丞相姜仲则分析道:“君上,如今局势十分危急。

    白远大军势如破竹,先是攻下新阳郡,而后直逼焉城郡。

    明国的腹地在流清河两岸,北面是平原,一直以来由荆州、翼州和司州三地互为屏障,保护着后方的豫州。

    如今这三地皆被敌军攻破,我们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明景阳站起身来,来回踱步:“这可如何是好?京都籍姑城位于豫州,坐落在流清河之边,如今也陷入了危险之中。”

    余烬合提议道:“君上,我们是否应该组织兵力,前往流清河一带支援,阻止白远军继续前进?”

    姜仲摇头:“余大人,现在我们的兵力本就不足,若再分散兵力前往支援,恐怕其他地方会更加空虚。

    而且白远军来势汹汹,我们未必能抵挡得住。”

    白远、吴罗刚、郭达三人分兵三路,此事还未有个妥善的解决办法,那如乌云般沉重的气氛已然在明国的朝堂上弥漫开来。

    群臣们还在为如何应对这三分兵之局苦思冥想、争论不休时,第二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再次传来。

    “君上!大事不好啊!”又有一名探子慌慌张张地冲进朝堂,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

    明景阳原本就紧皱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猛地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莫非是白远他们又有新的动作?”

    探子喘着粗气,咽了口唾沫,战战兢兢地说道:“君上,张邺亲率六十万大军,将领有旬佸、蒋琬、左亮玉、张安、南霸、赵飞、张云等,由原明国的广陵郡直入明国的阳州。

    那阳州的守将司伍德仅有三万人马,面对如此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的大军,根本就是螳臂当车,根本无法抵挡啊!

    司伍德将军……已经被俘投降了。”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群臣们交头接耳,脸上皆是惊恐与绝望之色。

    余烬合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又有一路六十万大军?张邺这是倾巢而出啊!司伍德将军虽然兵力悬殊,但怎么也不该如此轻易就投降啊。”

    姜仲也是一脸凝重,他摇了摇头,叹息道:“阳州一失,我们明国的门户就等于被打开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余烬合忧愁满面,说道:“君上,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上将军刘向则单膝跪地,抱拳道:“君上,末将愿率军前往阳州,与张邺决一死战。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退缩。”

    明景阳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但更多的是忧虑。

    他说道:“刘向的忠心可嘉,但张邺此次来势汹汹,其兵力是我们的数倍之多。若是贸然出兵,恐怕只会白白送命。”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探子急匆匆地跑进朝堂。

    “君上!报!”探子跪地禀报。

    明景阳心中一沉,不假思索地问道:“还有什么坏消息?快说!”

    探子略显意外,小心翼翼地说道:“荆州守将虞清不抵抗,直接归降了张邺。”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群臣们纷纷惊呼,脸上的惊恐之色更甚。

    看来,荆州守将虞清见自己已经失去了小平郡,而荆州如今也陷入了张邺的两路大军的包围之中,见大势已去,就直接摆烂了。

    “这虞清真是个软骨头!”余烬合气得跺脚。

    姜仲也摇头叹息:“没想到他如此轻易就投降了。

    如今西北两个方向的翼州、荆州、阳州,皆都落于张邺之手。

    我们明国的处境可谓是危在旦夕啊!”

    明景阳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

    他咬着牙说道:“张邺这是要将我们明国逼上绝路啊!”

    朝堂一片寂静。

    明景阳脸色阴沉,背着手,在朝堂上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

    “如今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明景阳停下脚步,看着众人说道,“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

    姜仲、余烬合,你们立刻组织人力,加强京城的防御。

    刘向,你带领一部分兵力,在京城外布防,务必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

    “是,君上!”姜仲、余烬合和卫焕齐声应道。

    诸吏纪敏走上前去,说道:“君上,臣认为我们不能仅仅被动防守。

    我们可以派使者前去张邺的大营,尝试与他谈判,看看是否有可能让他退兵。”

    余烬合担忧地说:“这恐怕不太可能。张邺野心勃勃,他怎么会轻易放过我们明国?”

    纪敏解释道:“余大人,我们可以试试。

    也许通过谈判,我们能争取一些时间,或者找到其他的机会。就算谈判失败,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明景阳思考了片刻,看了眼这位雁国的法家学子,心中暗自低头,道:“好,那就派使者前去一试。不过,我们也要做好战斗的准备,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谈判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