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的数量少,还都夹在老兵堆里。
就算谁心里不愿意,也不敢一直发牢骚啊。
杨大力挨了一个大逼斗后就老实多了,满脸苦闷的跟上陈默,端着瓷碗坐在地上发呆。
这特么忆苦饭,也得让新兵有苦可忆才行。
他们能忆个棒槌啊。
一个个坐在地上盯着碗,硬是沒人动。
可能是各省生活条件不一样,饮食习惯也不同。
反正豫省相对较穷,陈默读初中时,家里偶尔也会做炒面,那卖相,其实还不如部队里面呢。
家里做的都是用红薯面,黑乎乎的,炒出来后配着红糖用开水冲成糊糊,偶尔吃一次味道还行。
要是天天吃,怕是谁也扛不住。
陈默用指头捏起一些放嘴里尝尝,味道不算难吃。
有点咸咸的,碗里偶尔还能看到干菜叶子,混合着土黄色的面粉。
“班副,啥味啊?”
杨大力刚才也尝了点,但被老兵的大逼斗呼的有点狠,没品出味道,这又挤到陈默跟前询问。
“你尝尝呗,还行。”
陈默有吃这东西的经验,他一上来没有大口的往嘴里送,只是抓到手心里就跟舔方便面料包似的,一点点的吃。
远处那帮老兵就滑头的多了。
有人把水壶打开,先简单洗手,又将水倒进碗里跟和面似的,把炒面揉成一团,小口小口的拽着吃。
也有比较生猛一点的,炒面先扣嘴里,然后把水喝到嘴里在进行中和。
总之,整个吃饭的场面挺个性,算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可能是看到陈默吃的还蛮认真,杨大力朝嘴里放了一大捧,一边嚼一边喷着面雾评价道:“确实还行,就是太干了。”
“面粉这么炒真有点浪费,不如做成馒头好吃。”
“这叫忆苦饭,部队的传统,吃吧。”陈默无意多说。
有他俩带头,附近的新兵也开始有样学样的朝嘴里送。
可这帮家伙学样也没学出个好样子,就跟杨大力一样,上来就是大口。
嚼的时候还没啥。
等咽的时候,乖乖!一个个脖子伸得跟老鹅似的,那表情比吃砒霜都痛苦,神情狰狞的不断抬手搓喉咙。
好不容易把第一口炒面咽下去,“哐”的一下,又朝嘴里弄了一大口。
甚至有些脾气硬的,都噎到差点翻白眼,就这,都没人愿意吭声。
没办法,新兵和老兵之间的隔阂,差不多就跟小时候,小孩和父母之间的隔阂一样。
身上受点伤或者有别的问题,能不跟老兵沟通就不会开口,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他们开口换来的不是答案。
而是:问那么多干嘛?干好你的活就行。
还是旁边有几个老兵实在看不过去了,这才提着自己的水壶,朝地上一丢,没好气的骂道:“特么的,都是猪脑子啊?”
“吃个饭能把自己噎死?不会喝水。”
“班长,我,我们没带水壶。”有新兵艰难的吞了吞口水。
他们又不用参加比武,出来很多装备都没带,就算带了,也不会一直搁身上啊。
都在乘坐的卡车里放着呢。
“没带水壶还不会张嘴要?”
老兵气急败坏的将盖子拧开,递给噎到翻白眼的那位兄弟:“狗日的,怎么会有你们这么笨的兵。”
“我告诉你们,这叫炒面,当年咱们63军打仗后勤补给出了问题,很多正在战场上打仗的先辈因为缺乏营养得了夜盲症。”
“晚上行军只能让其他的战友,拿根木棍拉着走,那时候,就这种炒面都吃不上,不止是战士吃不上。”
“干部,师长,军长都吃不到,甚至很多人因为太饿,吃了大量的野菜导致中毒。”
“在战场上,先辈们都没有叫苦,拼了命的替我们打下的和平,你们只是学着吃个炒面而已,有什么可埋怨的?”
“看着!!”
老兵爆吼一声,将自己瓷碗放在地上,拿起水壶朝碗里浇了一点淡水。
而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也不管自己的双手脏不脏,直接上手,很快就将沾了水的炒面。
给揉成了干面团,双手抓着面团,一口一口的朝嘴里塞。
“都看好了,有朝一日你们也会上战场,我们军人就是为打仗而生,在战场上,没有人会愿意给我们时间一点点的吃。”
“只要还有命在,就想尽一切办法的杀敌,让自己活下去,让身后我们的亲人同胞活下去。”
“永远记住,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资格喊累,才有资格挑三拣四,明白嘛?”
由于吃得太急。
老兵被噎得挺难受,远处有高炮旅的人跑过来,又另外递上了几个水壶。
这就是部队的传帮带,有些意志,有些传承,甚至有些骨气,是需要老兵,带着新兵,一代代的往下传。
老兵早晚会退伍,或者离开部队的那一天。
但像陈默,杨大力,李志昂他们,也早晚会成为一名老兵,一名肩负着传帮带神圣使命的老兵。
老同志都知道忆苦饭是怎么回事,有老兵在教新兵时,一圈的老兵只是默默的看着,没有人出声打扰。
而新兵也开始学着,刚才老兵的样子,将水壶中的水,倒进碗里,一点点揉成面团,再朝嘴里塞。
新兵只是进军营的时间太短,他们对很多东西都没那么快的适应。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硬骨头啊。
一个个面团被他们塞到口中,而那句: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喊累。
也被很多新兵,记到了脑子里。
这句话,真要论的话,其实跟第三穿插连的历史没关系。
准确的说,是跟侦察连的风气有关系,纯属就是程东最喜欢讲的话。
因为他们的连史太惨了,往上追溯,很多大的战役,就比如跟炒面有关的作战。
那次,各单位几乎成建制的消失。
后来人们常讲的范弗利特弹药量,说的就是他们63军当年的189师。
而在那一次作战中,189师在一个小时内,遭受了4500吨炸药的轰炸,全师一万多人,最终撤出战场的,只剩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
侦察连那句,连续作战,敢于攻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连魂,可不是说说而已。
而只有活下来的人才能喊累,更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
碗里的炒面很快就被吃光。
连带着陈默碗里的面,也被吃得精光。
不得不说,这玩意虽然干吃难咽,和成面团又太剌喉咙,可问题是顶抱也杠杠的。
平时一堆半大小子,饭量大的惊人,硬是被这一碗炒面给吃饭撑涨。
就在新兵这边一个个吃光忆苦饭,把手中瓷碗都交上去的时候。
指导员霍林山,也慢悠悠的端着一碗炒面,走到陈默的跟前坐下。
刚才吃饭。
一直都没有看到连长和指导员,只有那帮老兵陪着吃。
有不少人,还以为干部会有自己的小灶,如今看到指导员也跟他们吃的一样。
众人有些傻眼,呆愣愣的看着。
霍林山没有在意周围的目光,他一点点将水加到碗里,用指头快速的搅动,等感觉搅动的差不多时。
才扭头看了陈默一眼,笑道:“吃饱了没?要不要再来点?”
“不用了指导员,我吃过了。”陈默急忙摇头,他不是客气,而是真的吃不下了。
“你们呢?”
霍林山又抬头看向其他新兵,见所有人都摇头,他这才笑呵呵抓起面团塞进嘴里道:“同志们,忆苦饭不是让大家回忆,或者怀念以前的生活有多苦。”
“但作为军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血泪仇,不忘阶级苦。”
“还记得我刚进部队那会,可不如你们现在条件好啊,我们那时候忆苦饭都是吃豆坊弄来的豆渣,去养猪号子里配点麦麸,加点野菜,加点玉米面,搅合到一块,味道可不好吃。”
“你们刚才吃的炒面,其实跟以前的也不一样,这里面还有干菜,还有盐,比当年战场上的先辈吃的好太多了。”
“可就这种饭,也不是天天能吃啊,有时候,甚至想吃都吃不到。”
“打仗打到艰苦时,大雪封山,只有吃雪,喝难以下咽的尿液。”
霍林山语气说得很平静。
可一时间,整个炮场安静了。
陈默也没经历过那种年代,但他比很多新兵,更明白那个年代的苦。
其实真正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哪怕不打仗,不用面对那么多的凶险。
天天吃炒面,连续吃几个月,又有几个人能扛住呢?
“但不要紧。”
“我们的先辈挺过来了,在战场上,我们的敌人只要提起先辈,谁不胆寒?”
“所以同志们,我们要时刻牢记,先辈打下的荣誉,我们永远只能做加法,不要做减法,能记住嘛?”
“是,指导员。”
忆苦饭加上连队的思想教育,把一群新兵给整得心神澎湃。
浑身都是劲,恨不得冲到赛场上去奔两圈。
陈默猜测着,这突然搞忆苦饭,有可能是军区比武的惯例。
也可能跟回连后,连队要针对新兵训练的方面有关。
毕竟,比武结束后,连里就能彻底腾出手来带领新兵,就连陈默自己都能猜到。
前段时间他那么折腾,连里的老兵铁定不会放过他啊。
反正连队整这种项目,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
陈默这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啥名堂。
原本他还寻思着,吃完炒面,做完思想工作。
接下来,咋地也让午休一会。
谁成想。
指导员这边刚吃过饭,程东就跑过来,跟刚才射击,抽到陈默上场时的表情如出一辙。
人走到跟前。
程东抬头,看向陈默的第一句话就是:“秀才,下一场捕俘,又抽到你076了。”
说这句话时,程连长也颇为无奈啊。
特么的,整个侦察兵比武,就两个综合科目最难,其中一个射击。
另一个就是捕俘。
谁能想到,秀才竟然运气这么好?
如果说射击是单兵之间军事能力较量,那么捕俘,可就是人家那两个侦察连,要动真格的了啊。
秀才一个新兵,能抗住嘛?
别说程东了,就是一旁的老兵都是目瞪口呆。
不是,这076就这么特殊嘛?
全连至少还有一半的人,没抽到上场的机会。
这咋秀才还能接二连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