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5章 太子风波,大战前夕(求月票)

第15章 太子风波,大战前夕(求月票)

    延熙十一年,十月。

    乌桓、鲜卑联兵数万进攻幽州。

    虽然被陆抗与文钦打退。

    但这无疑也是一个信号,更加应证了顾易的猜测。

    很显然,九州与蛮夷的这一战注定无法避免。

    无论如何顾易都必须做好准备。

    相比于顾易的谨慎,大汉无论是官员们也好亦或是百姓们也罢,对此都是丝毫不以为意。

    或许就是因为当年顾琛的成就实在太高了。

    这大大的加剧了大汉官员百姓们对于四方蛮夷的不屑。

    哪怕大汉如今仍是处于恢复阶段。

    但百姓们也仍是如此。

    于他们而言,四方蛮夷进攻大汉那就是在蜉蝣撼树。

    这种想法就注定是隐患。

    虽然大汉当今的实力确实不弱,但若是所有人都不如此自傲的话,那就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要想改变这些无疑是在痴人说梦。

    大汉百姓对于蛮夷的不屑,早已融入到了骨髓之中。

    这是千百年来强生形成下来的习性。

    顾易可不会天真到在这方面发力。

    他只是更加关注边疆,除了幽州之地外还有四方的蛮夷。

    包括当年顾琛迁移来的那些部落。

    其实在顾易心中一直都觉着,九州文化最为神奇之处便是包容。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

    ——纵观九州数千年历史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部落,被九州的文化所同化。

    这些部落如今就是这样。

    顾琛当初挑选的几乎都是一些善于农耕的部落。

    这种部落对于中原的文化本就有着很强烈的向往,且更为适合九州的文化。

    如今他们更是对大汉已经有了认同感。

    尤其是新出生的子弟。

    他们对于九州文化的认可程度甚至已经超越了原本的部落文化。

    只要大汉仍在,这种现象就一定会随着一代一代人的影响而越来越重。

    这种现象让顾易产生了很多想法。

    ——比如文化大融合。

    真正奠定好九州将来的根基。

    但在一阵深思熟虑之后,他又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给压了下去。

    这种念头实在是有些过于天真了。

    最起码以现在的生产力,大汉还没有能够压住所有蛮夷的实力,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时间匆匆而逝。

    顾易渐渐放下了对于朝政的干涉,选择将一切都交给了张华钟会杜预等人。

    也好在这些人的能力并不差。

    并且因为顾氏的影响,他们对于顾易所定下的种种制度同样也保持着坚定的态度。

    再加上朝臣们的抵抗之心越来越弱。

    这让顾易终是腾出了些许时间,开始筹备粮草于四方。

    而随着顾易的动作越来越大,朝堂上的众臣也是渐渐看出了顾易的心思,朝堂之中的风向不由得便转移到了这件事身上。

    不少大臣都在怀疑顾烨是想效仿顾琛,对四方蛮夷开战。

    这对于他们而言可不是一件小事。

    没人愿意打破平静,突然开战。

    大汉当前的朝廷已经迭代到了第三代,完全没有了当年那些从战乱之中走过来人的魄力。

    向四方蛮夷开战在他们眼中就完全是一件有害无利的事。

    哪怕就算打赢了又能如何?

    四方蛮夷们的土地,在他们眼中就是不毛之地。

    越来越多的奏疏堆积到了张华那里。

    开始的时候张华还能压下这些奏疏,但随着顾易的动作愈发频繁,反对这种事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强烈。

    顾易根本没有兴趣去理会这些人。

    其实若不是因为他知道后事,他或许也是这些人之中的一员。

    这种事是讲不清的。

    顾易只是去见了一趟刘禅,向刘禅重新提了一遍当初顾琛晚年时所做的一切。

    随后——

    刘禅便将这些奏疏给压了下来。

    不过刘禅对此也有些担忧,他不愿意让顾烨离开洛阳。

    朝堂上的风声让他十分紧张。

    刘禅如今也已不在年轻了,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到了晚年。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

    他对于此事的态度十分坚决。

    哪怕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他也仍是如同当初那般,对于顾氏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甚至是越来越强。

    他害怕当初顾琛诸葛亮的事再现。

    但涉及到一国之事,岂能因一人之意而改。

    顾烨终是要离开洛阳。

    这是一定的!

    但这一次顾易还是操控着顾烨答应了刘禅。

    他还需要时间。.

    延熙十三年,七月;

    益州送来消息,镇西将军邓艾薨于成都。

    自此——

    顾琛当初为大汉留下的所有将军,皆以薨世。

    一个辉煌的时代彻底落幕。

    与其他将军不同,邓艾的功勋可不仅仅只有镇守一方,同样还有着屯田的功勋。

    虽然这其中有着顾琛的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邓艾的屯田之能同样非凡。

    刘禅对此十分悲伤,同样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丧事。

    顾易让羊祜赶往益州接任了邓艾的官职。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正是因为屯田之策在益州之地大获成功的缘故,西南夷是当前各方蛮夷之中最为亲近大汉的存在。

    顾易不可能让一个只知征战的人赶往益州。

    羊祜便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

    但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刘禅竟然在丧事之后突然患病。

    皇帝患病,无论轻重都不算是小事。

    虽然刘禅这个皇帝在当今大汉之中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但他手中也是有着权力的。

    突然的患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甚至就连顾易都没料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按照顾易的判断而言,刘禅的寿命肯定会超过原本的历史。

    毕竟历史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甚至就连诸葛亮都比原本历史之中多活了好几年。

    刘禅这种性格的人绝对会比原本历史之中还要长寿。

    根本就没有料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最关键的是——

    刘禅的患病,让他发现了大汉当前另一处潜在的威胁。

    那就是太子刘璿。

    对于刘璿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之中记载并不算多,顾易对他的理解也只是通过如今正面接触之时才有所判断。

    在刘禅未曾患病之前;

    刘璿虽然出入无度,但为人性格也算可以。

    再加上刘禅的影响他这些年来对于顾氏一样很尊崇。

    但随着刘禅患病之后

    刘璿这个太子渐渐有了一点权力,他性格上的缺点便展现了出来。

    此人十分刚愎自用,且十分的有野心。

    他可以说是与刘禅的性格完全相反。

    刘禅是知道自己才能不足,所以从不想其他的事,将一切都交给有能力的大臣。

    但刘璿则完全不同——

    哪怕对于朝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经验,他也要插手其中。

    虽然刘璿对于顾氏的态度并不差。

    但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说明他性格的特点。

    别忘了,刘璿他现在还不是皇帝!

    这迅速便让顾易警惕了起来,其实之前的他也考虑过这种问题。

    毕竟刘禅终究会死。

    若是届时当真会发生大战的话,那这天子的位置便极为关键。

    只不过之前的刘璿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展现了出来。

    但现在就不同了。

    刘璿这个人的才能十分一般,若是真的让这种人当了皇帝。

    以他的性格

    届时的大汉会变成什么样?

    顾易的性格本就不会面对大事而犹豫不前。

    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以及切身实地的操控之后,顾易的本事也在不觉间获得了提升。

    这可是事关九州沉浮.以及顾氏生死的大事。

    他绝对不能容忍出现任何的差错。

    但顾氏至少在明面上,绝对不能涉及到皇权交替的争端之中。

    不然的话绝对会留下很大的风险。

    如今已经不再是乱世了,顾易必须要为未来考虑。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一个念头迅速便在顾易的脑海之中生了出来。

    在考虑好一切之后。

    顾易立刻便操控着顾烨对外放出了消息,自己同样患病。

    随后便紧闭冠军侯府的大门,不见任何一人。

    洛阳。

    接连的动荡终是让大汉朝堂出现了混乱。

    对于刘禅患病。

    其实群臣们倒是能够接受,毕竟刘禅的年纪已经真的不年轻了。

    但对于顾烨患病的消息

    群臣们的态度却都是十分意外。

    张华钟会等人相机前来,但顾易却始终是谁都没见,只是接受了刘禅的慰问。

    这种状况更是让人觉着不解。

    一股无形的暗涌瞬间便席卷了整个大汉朝堂。

    也好在张华等人能力出众,这才稳住了朝堂上的局势,没有让朝堂混乱起来。

    但随着大汉科举之日的再次到来。

    这种勉强维持的平衡,终是再次迎来了动荡。

    丞相府。

    “丞相,孤要亲自出题!”

    刘璿紧紧的盯着张华,一脸严肃的说道:“孤身为大汉太子,为我大汉炫选拔能人本就是情理之中。”

    “丞相为何不答应?”

    看着眼前的张华,刘璿满脸怒色。

    随着顾烨持续闭门不出,再加上刘禅的身体始终没有好转。

    他这个太子的权威也是越来越大。

    “太子。”张华丝毫不惧,迎着刘璿满是怒色的眼神,认真说道:“我大汉历年科举考卷皆因实事而定。”

    “此次科举考卷,顾公更是早已定下。”

    “岂能随意更改?”

    “还请太子恕臣万万不能答应。”

    张华的表情十分认真,丝毫都不让步。

    闻言,刘璿眼神之中的不满之色更加浓郁,但却并未直接发作,而是以退为进道:“那孤要将“赛马”加入特科之中!”

    张华丝毫都不犹豫,立刻摇了摇头:“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科举乃是我大汉选官之策。”

    “天下百姓皆待此事。”

    “若殿下将赛马游玩加入特科,定会助长四方百姓游玩之心。”

    “于国无利。”

    从始至终,张华的态度都是那般坚决。

    “张华!”

    刘璿彻底怒了,猛地一拍张华身前的桌案,怒斥道:“孤乃大汉太子,你怎敢如此对孤?”

    张华并未开口只是默默的看着刘璿。

    刘璿脸上的怒色愈发浓郁。

    但毕竟张华乃是丞相,他再怎么志得意满也不敢对张华如何。

    只是紧紧的盯着张华冷哼了一声,随后径直转身离去。

    但此事又怎会如此结束?

    当一个人完全没有了任何束缚之后,他性格之中的弱点只会越暴露越多。

    开始的时候还会有大臣支持刘璿。

    但这也无疑是让刘璿更加放肆,他的一些行为终是让朝中上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有了不满。

    大汉当前的朝堂归根结底还是正向的。

    群臣虽然会争夺利益。

    但是他们又都有着共同的底线。

    刘璿这种被压制了太久,突然得到释放的太子终是会引起所有人的不满。

    就在三日之后。

    刘璿更是做出了一件大事。

    他率人狩猎归来竟策马在洛阳内飞驰,踏死了一名百姓。

    当“哭墙”下的鸣冤钟响起的那一刻。

    此事终究还是被闹到了朝堂之上!

    满朝震动!

    听闻此事之后,几乎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全都怒了。

    当然,他们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那死去的百姓。

    最为关键的是刘璿的举动。

    如今刘禅仍旧患病。

    刘璿身为太子,竟然不尊孝道还敢出城游猎,甚至还踩死了百姓。

    他们岂能不怒?

    群臣们对于刘禅这个皇帝还是有感情的。

    最起码——、

    刘禅这个皇帝可以说是脾气最好的皇帝了,只要不触到他的逆鳞,那便不会有任何的风险。

    如今大汉的吏治可未曾向前汉一般倒塌。

    此事所造成的影响终是引起了共愤。

    甚至就连张华都无法再压制这铺天盖地的奏疏,整个朝堂上下一片沸腾。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

    刘璿终是感觉到有些慌了。

    他先是去见了张华,想让张华帮他将这些奏疏全都压下去。

    但张华却连见他都未曾见。

    随后,刘璿只能前往冠军侯府,想要让顾烨来帮他渡过此劫。

    这还是他此次第一次来拜见顾烨。

    其实就连顾易也没料到,刘璿竟然会在短短时间变成这般。

    虽然他早已想到了

    以刘璿的性格,在没了束缚的情况之下,一定会惹出乱子。

    但这乱子未免也搞得太大了吧?

    只能说以刘璿的身份在原本历史之中的记录还不如刘谌,是有着原因的。

    历史虽然已经完全变了。

    但涉及到个人的性格,终是难有变化。

    顾易自然不会去见刘璿。

    他这样做就是要撇清顾氏和这一切的所有关系。

    刘璿彻底绝望了。

    他只是太子,满朝群臣们的愤怒还不是他能够承受的!

    尤其是现在刘禅还在世。

    他只能祈求着刘禅不再3醒过来。

    但有些事,早已是命中注定。

    就在两日之后。

    刘禅的身体终是迎来了好转,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终是听闻了此事。

    就在当夜——

    宫中立刻便有人赶来了冠军侯府,想要召顾烨入宫。

    这一次,顾易动了。

    是夜。

    寂静的皇宫之中,气氛无比凝重。

    顾烨一路跟随着内官赶来了北宫,立刻便见到了床榻上的刘禅。

    不知为何——

    顾易忽然便感觉眼前的刘禅有些变了。

    他的眼神之中竟然多了一种情绪。

    顾易对这种眼神并不陌生。

    那是对未来的担忧。

    “陛下。”顾易立刻操控着顾烨行礼。

    这一次的刘禅表现的十分成熟,并未向之前那般随意,而是认真的看着顾烨问道:“昭德,身体如何了?”

    “谢陛下挂念,臣已无恙。”顾易连忙开口。

    闻言,刘禅悠悠的点了点头:“无恙便好啊。”

    他的语气微微一顿。

    眼角忽然流下了一滴泪水,语气之中也满是懊恼:“昭德啊朕不孝啊。”

    “陛下!”

    都无需顾易操控,顾烨的表情猛地一变,连忙便跪了下去:“陛下何以如此啊?”

    “呵~”

    刘禅自嘲一笑,微微抬头看天:“朕辜负了先帝与尚父的期待,竟然教出了这样一个太子。”

    “朕不就是不孝?”

    说话间,仍有泪水不断从他眼角滑落。

    他确实疏忽了对于皇子的教育。

    或许是因为刘备当初对他过于严格了一些,刘禅一直都有着心理阴影。

    所以他对于子嗣们的教育多为宽松。

    本以为再不济也会如他这般。

    却没料到,这次的现实却给了他十足的打击。

    “陛下万万不可有此念头。”顾烨连忙开口。

    但还未等他说完。

    刘禅便直接摆了摆手,再次看向了顾烨:“昭德,朕老了。”

    “朕”

    “怕不是没有多少时间了。”

    “太子这样的性格,朕岂能安心?”

    这还是刘禅第一次担心社稷,且这种感觉怎么都压制不住。

    此次大病再加上刘璿的行为彻底让他慌了。

    看着眼前的刘禅。

    顾易也是不在犹豫,深深的吸了口气后立刻开口说道:“陛下,臣请废太子!”

    “废太子?”

    刘禅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对顾烨的不满,而是看着顾烨问道:“废长立幼.不是取祸之道?”

    “若”

    “陛下!”顾易不顾礼节的打断了刘禅,拱手认真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皇帝无德社稷危矣。”

    “以太子的性格,绝不可放任其为君。”

    “我大汉社稷行至今日,死去了多少的英魂,臣还请陛下三思。”

    话音落下,整个北宫之内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刘禅紧紧的盯着顾烨。

    沉默了良久之后,才幽幽的道了句:“昭德以为,可立何人为储君?”

    “北地王——”

    顾易不假思索,立刻说道:“刘谌!”

    闻言,刘禅眼神微微一凝,再次沉默了下来。

    他似乎是在回想刘谌的性格。

    良久之后,他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Ps: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