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世子稳重点 > 第一百零五章 一举多得

第一百零五章 一举多得

    赵孝骞不能饿,饿了不仅脑子发懵,而且脾气还暴躁。

    倒也不是养尊处优的富贵毛病,上辈子不过是个悲催的打工仔时,他也扛不住饿,每次上司要求加班时,总是默默地买好康师傅,一边吸溜一边问候上司的祖宗十八代女性。

    这辈子投了个富贵胎,当然更不能饿着。

    魏节顿时对赵孝骞投以钦佩的眼神,敢在官家面前坦然说肚子饿了的,赵孝骞是开天辟地第一个,比大年初一大相国寺的头香还难得。

    这……算是御前失仪了吧?

    然而赵煦根本没有怪罪的意思,只是没好气地瞪了赵孝骞一眼,然后下令御厨准备吃食。

    魏节的眼神愈发崇拜且敬畏了。

    官家宠信楚王世子竟宠到这般地步,魏节自认万万不如。

    换了魏节敢这么说的话,哪怕他是赵煦多年的心腹,恐怕至少也得挨一顿棍子。

    而赵孝骞就这么坦然地说出口了,如同进了自己家一样轻松自如,毫不见外。

    大家都是勾当公事,为何你如此优秀?

    此刻魏节终于感受到了,官家常跟赵孝骞说“我们是兄弟”,这句话真不是客套,而是大实话。

    官家是真拿赵孝骞当兄弟了。

    宫人很快端上热腾腾的美食,而且是三份。

    赵煦是个敞亮人,殿里三个人,总不能看着赵孝骞吃独食吧,索性大家一起聚餐了。

    赵孝骞告了一声罪,迫不及待地坐在桌前,举箸便开吃。

    尝了一口后,赵孝骞点头。

    不错,熟悉的味道,典型的楚王府风格。

    他没忘记,上次赵煦微服出宫到楚王府做客,连吃带喝还不够,顺手撬走了王府两名厨子。

    显然此刻赵孝骞吃的菜肴,便出自曾经的王府厨子之手,可惜了,培养个好厨子比娶个好老婆还难,却被赵煦截了道儿。

    赵孝骞吃着宫廷美食,却有一种淡淡的被情敌抢了老婆的忧伤。

    三人围坐在殿内,吭哧吭哧一顿吃。

    吃饱喝足,赵孝骞打了个饱嗝儿,桌上还剩一张饼,实在吃不下了。

    赵煦文雅地用手帕擦嘴,望向赵孝骞。

    “子安,朕的美食你享用了,不能白吃,赶紧想个法子解决城外那五万流民。”

    赵孝骞想了想,道:“官家,那五万流民目前由朝廷赈济,但他们总不能吃完上顿等下顿吧?长此以往,不仅容易滋生事端,朝廷也养不起。”

    “没错,朕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臣以为,不如给他们找点活儿干,如今黄河决堤,朝廷正待修复河堤,加固沿岸,让这五万人修河堤去呀。”

    赵煦闻言点头:“子安此言甚善,曾布和章惇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朕忧虑的不是这个,黄河河堤迟早修完,然后呢?这五万人如何安置?”

    赵孝骞面露迟疑之色,扭头看了魏节一眼,眼神很复杂。

    魏节一惊,这诡异的眼神啥意思?

    赵煦也不解地道:“子安有何顾虑?”

    “臣的顾虑是,接下来臣的话颇为机密,不知魏勾当……嗯,若他听完后官家觉得事不可泄,最后杀他灭口,魏勾当未免太冤枉了。”

    魏节悚然一惊,毫不犹豫地起身:“臣……告退!”

    赵煦哭笑不得指了指他,扬声道:“魏节不必告退,尔是朕的心腹之臣,不必避开,很多事朕还要靠你办理。”

    “子安,有话赶紧说。”

    “是,官家若欲妥善安置这五万流民,最佳的解决方式,是给这五万人分配土地。”

    赵煦冷哼道:“废话,朕难道不知?问题是,朕哪有土地分给他们?”

    赵孝骞笑了笑,目光投向桌上剩下那张饼,然后将饼取在手里。

    “官家,天下之利,犹如这张饼……”

    说着赵孝骞撕下三分之一,道:“官家占一份。”

    又撕下三分之一,道:“天下百姓占一份。”

    最后指了指剩下的三分之一,赵孝骞道:“士大夫和地主豪绅占一份,臣的这个观点,官家认同否?”

    赵煦想了想,点头道:“子安此喻很贴切,朕认同。”

    “现在天下出现了很多失去土地的流民,那么就意味着,代表天下百姓的这三分之一少了许多。”

    说着赵孝骞将代表百姓的三分之一又撕下一块来,拿在手里。

    “饼总共就这么大,官家那份没变,百姓那份却少了,那么问题是,百姓少的那一块饼去哪里了呢?”

    赵煦眼中露出深思之色,盯着属于士大夫和地主的那一份饼久久不语。

    赵孝骞将百姓少的那一小块饼,轻轻地放在士大夫和地主一堆,叹道:“臣什么都不说,官家想必已经知道答案了。”

    赵煦仿佛明白了什么,低声道:“子安的意思是,从士大夫手里拿回一部分饼,用它们来安置五万流民?”

    “臣大概是这个意思,但事情不能做得那么强硬,若引起士大夫的激烈反弹,怕是官家也压不住。”

    赵煦坐直了身子,道:“朕愿闻其翔。”

    赵孝骞笑了笑,道:“官家需要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这个理由拿出来,满朝文武都不敢吭声,就算官家从他们手中硬生生把饼抢走,他们也只能陪着笑脸,违心地赞同官家干得漂亮。”

    赵煦面露喜色:“朕可用什么理由?”

    赵孝骞缓缓道:“官家难道忘了,黄河决堤,水淹国都,说是天灾,但也是人祸,既然是人祸,如此严重又恶劣的变故,官家怎能不追究?”

    “前些日杀了几个工部和户部的官员,够吗?远远不够!他们只是冰山一角。”

    “这些年朝廷拨付了多少修河堤的钱,治河的官员贪了多少,工部历任官员贪了多少,度支司的历任官员贪了多少,再往深处挖掘,中书门下,御史台,三司……他们都干净么?”

    这番话太炸裂,不仅魏节目瞪口呆,就连赵煦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特么是要把大宋的朝堂一锅端了啊。

    赵孝骞却笑道:“官家勿惊,倒也不必搞得如此声势浩大,主要看官家的意思,查哪个官衙,查哪些朝臣,这些朝臣有多少家底,查到何种程度为止等等,都在官家的掌控之内。”

    “那些贪官不仅家财十万百万贯,他们名下的土地更多,官家自己算一算,凑够分配五万流民的土地后,便差不多停了。”

    “如此,不仅官家能在亲政后首次给朝臣立威,同时还能将罚没的钱财充入国库,同时得到土地安置流民。”

    “更重要的是……官家雷霆手段查处贪腐,将会赢得民间百姓万众赞颂,他们会庆幸大宋江山出了一位英明正义的帝王。”

    “而且,如今正是新党取代旧党之时,有了这个理由,朝堂不知空出多少位置,诸事可定矣,一举多得,岂不妙哉?”

    赵煦呆怔,赵孝骞刚才说的每个字,都在他脑海里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有堂堂正正的理由呀,借着黄河决堤这件事追究到底,光明正大地查处一批贪官,没收他们的家产和土地,再将土地分配给流民,又给新党腾了位置……

    赵孝骞出的主意,一举解决了眼下的许多难题,而赵煦本人,牢牢地占住了道德制高点,任谁都不能说他错了。

    “你,你实在是……”赵煦脸孔涨得通红,激动得即将心梗的样子。

    “你好坏哦,……但朕好喜欢!”

    赵孝骞一脸无辜地看着他:“官家,臣可什么都没说,这主意是曾布和章惇两位相公出的,与臣无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