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 > 第十二章 公子求啥?

第十二章 公子求啥?

    这条巷子叫柳叶巷。

    街巷两旁种植着许多柳树,树的后面多是二层木楼房子。

    一楼是各种铺子,铺子前有的挂着牌匾,有的挂着小旗,还有的竖着杆子,杆子上挂着一串串的大红灯笼。

    街巷里的行人很多。

    穿着各色各式裙子的姑娘也不少。

    许是女皇当政带来的影响,那些姑娘们的着装并不保守,时不时便有一道春光从眼前飘过。

    陈小富嘴角微翘。

    这便是前身这两年喜欢进城,喜欢坐在青鱼巷的某个茶楼的二楼上向下张望的缘由。

    马车一路缓缓而行便来到了青鱼巷子。

    西子湖畔的青鱼巷极为有名,它是临安城乃至整个大周王朝都极为繁华的烟花之地。

    它的繁华是在晚上,这时候的青鱼巷子颇为冷清,就连行人也没有几个。

    马车便驶的快了一些,走出了青鱼巷,便走上了一条绿柳成荫的湖畔大道。

    那湖就在眼前。

    它就是西子湖!

    此西子湖非彼西子湖。

    这里没有苏堤没有断桥没有雷锋塔也没有那个叫许仙的人与那条蛇的跨越物种的爱情故事。

    西子湖的水比前世的西湖来的更深也更绿。

    湖中亦有数座岛屿,其中最大的那处岛屿上还有一处占地极大的建筑群落。

    它叫映月岛。

    那处建筑群落的主楼有三层楼,它叫赏月楼。

    它便是临安最大亦最出名的青楼!

    湖畔没有桥梁与映月岛相连,若要登岛至近水楼,便只有登画舫而渡。

    西子湖里有许多画舫。

    它是青楼的延伸,也是为了满足更高消费者的需求。

    前生没有去过青楼,更没有上过画舫,赏月楼自然也是没有去过的。

    望着车窗外如镜子一般平静的湖面,还有那些泊在岸边的高大的画舫,陈小富对湖心处那隐约的映月岛生起了几分兴趣。

    抬眼望向更远方,便是一座如黛的山,它便是南屏山。

    临安书院就坐落在西子湖南边的南屏山下。

    与青鱼巷隔湖相望。

    一边是朗朗书声。

    一边是靡靡之音。

    一个在白天,一个在晚上。

    书院千年,

    青楼千年。

    千年里,无数的学子从临安书院走出,无数的女子从天下各地走来。

    这地方便诞生了许多关于爱情的凄美故事。

    前身曾经在茶楼听说书先生说过,记忆颇深,但感触到的都是凄,并无美。

    陈小富对这样的故事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他所欣赏的依旧是这西子湖的美景。

    就这样一路而行,南屏山渐渐近了。

    马车停了下来,老黄杵着拐杖打开了车门,笑道:“少爷,临安书院到了。”

    陈小富下了马车,便看见了一道巨大的牌坊。

    那牌坊上写着四个漆黑大字‘临安书院’!

    那牌坊的一端雕刻着一本书,另一端雕刻着一支笔。

    就在陈小富要踏入这道牌坊的时候,又有十余辆马车驶来。

    他回头望去,便见那些马车在牌坊外的开阔地上次第停下,从马车里下来了一群人。

    一个白发苍苍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带着十余个少年走了过来。

    他们在这这牌坊下稍作停留,整理了一下衣冠,陈小富便听那老人说道:

    “临安书院已千年。”

    “这千年里,临安书院出了不少的名人,其中就有大周当代最年轻的那位大儒秦文齐。”

    “在这江南,临安书院与广陵书院和平江书院齐名,其实江南的这三大书院皆不逊色于大周帝京的文昌学宫和结庐书院。”

    “此次带着你们前来临安书院,便是要你们观摩观摩临安书院的学风……记住,勿要意气用事,勿要咄咄逼人。”

    似乎这时候那位老人才注意到一身白衣站在这牌坊前的陈小富。

    陈小富的卖相极好,看上去就是个书生。

    他问了一嘴:

    “足下可是这临安书院的学生?”

    陈小富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在下就是来这里的书楼看看书,听老丈口音非大周人氏?”

    那老人点了点头:“老夫从齐国来,来此访友,小友现在进去么?”

    齐国人?

    与大周人并无二至。

    “嗯,进去。”

    “那莫如与老夫一行同行?”

    “好。”

    陈小富回头看了看老黄,老黄靠在马车的车厢上,正拎着酒囊在喝酒。

    他冲着老黄摆了摆手,老黄一脸笑意的也冲着他挥了挥手。

    应该是陈小富衣着得体还长得很斯文很好看的原因,那位老人认为这样的少年不说学富五车也肯定是受过极好的教育。

    何况刚才陈小富给他说的是要去临安书院的书楼看看书——

    江南三大书院,临安书院书楼里的藏书是最多的。

    那么这位少年当有博学之才!

    “公子贵姓?”

    “免贵姓陈名小富字既安。”

    老人微微一怔,这个名字并未曾听说,这少年当不是大周新一代的那些杰出学子中的一员。

    “这名和字取得好,公子在哪处书院求学?”

    陈小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来老丈不信,在下未曾求学。”

    老人愣了一下,扭头看了陈小富两眼:“公子当家中富贵请了先生上门,这固然挺好,但老夫还是认为读书就应该去书院。”

    “书院里文气十足,有同窗为伴可相互督导,有先生常在可随时答疑解惑。”

    “比如你现在去这临安书院的藏书楼看书,书中自然会有不解之处,莫非你存疑而回再去请教你府上的先生?”

    “这固然可以,但事倍功半。”

    陈小富就万万没料到这个老先生会对自己说教一番。

    这位老人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他显然操错了心。

    他咧嘴一笑,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倒不是追求多少学问,就是看看书。”

    那老人有些失望。

    “读书是为了求知。”

    “所谓求知便是求其疑,解其惑,知其理,明其事、正其身,而后建其功立其业,为天下人之表率。”

    “倘若只是看看……一知半解终究浅,反倒是虚度了这大好的时光啊!”

    陈小富沉吟数息,笑道:“老丈所言极是。”

    “只是我之所求并非于此。”

    老人问:“那公子求啥?”

    陈小富抬头,前方便是临安书院的大门。

    他微微一笑:“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我之所求,便是自省、自行、自醒,今日无碍明日无忧!”

    “你老可以理解为……闲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