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然是军民融合项目,但不是谁都能参加,我们主要招有基础或技术的人。”
池音听明白了,主要招收的是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才,她当初高中毕业就嫁给了魏成良,婚后柴米油盐,完全不具备条件,她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
魏承安看到她眉眼间的失落,心里莫名就觉得不舒服,当即鼓励道,“你别灰心,想加入的话,可以走海选渠道,凭你的高中基础知识,走海选渠道应该不难。”
池音眼睛亮起来,还可以海选!
魏承安解释的很详细,“我们负责海选的同志过两天会进行全县公开海选,会出一些简单的知识问答,说白了就是为了挖到好苗子,运气不错答对题,没有基础知识的老百姓,他们也会帮忙引荐。”
池音听得直点头,心里默默盘算着,给老百姓出的题目应该不会太深奥,凭她读书时期的优越成绩,答题不会难。
昨夜遭遇那般,今天本该要再休息的,但池音完全坐不住,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培训班的事。
魏承安在院子里陪两孩子玩了一会,抬腕看表,已经到了上午九点,他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眼神温和的道别。
池音马上放下扫帚追上去,笑眯眯的问,“小叔,我能跟你去趟县委吗?”
她得去一趟县委大院里趟趟路子,搞清楚具体都有哪些培训课程,在海选没开始前做足准备。
就是不知道魏承安给不给她开这个后门。
昔昔插嘴,“承安叔叔,我也去。”
莞莞扔下逗蚂蚁的枝条,哒哒跑过来说,“我也去我也去。”
魏承安看一眼满脸期待的母女三人,到底是答应了。
池音听后,眼睛亮亮的,笑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牙,给魏承安看得有些不自在,他轻咳一声,背过身去。
池音赶忙解开围腰给两孩子拍去身上灰尘,一手牵一个跟在魏承安屁股后面。
魏承安肩宽腿长的,步子迈的飞快,发现母女三人都是小跑着跟,他才放慢了节奏,原本七八分钟愣是耗费了十几分钟。
到达时领导班子们都进入会议室了,魏承安喊个同事带池音到处看看便匆匆走了。
吴仁上下打量昔昔和莞莞,不由好奇问池音,“你真的要了解培训内容吗?确定有时间参加课程吗?”
池音肯定地点头,吴仁收回视线说,“那我带你去看看宣传栏吧。”
吴仁把池音带到宣传栏,两块两米宽一米长的黑板报。
一块只写着潦草地写着‘科学种植’‘高产技巧’几个字。
另一黑板报就完整得多,木工,瓦工,厨师,手工,每项都写得满满当当。
池音想着,吴仁提醒的对,她带着两个孩子,时间就没有别人那么宽裕,就着重细看手工类。
当发现手工类还包含了裁缝,池音眼底划过一抹惊喜,就问旁边做画报的女同志,“你好,请问,这里的裁缝课程,是不是和缝纫机有关?”
刘青春停下来,侧头看向池音,乌黑的长发随意的绾成麻花辫,眼睛明亮,皮肤白皙,五官干干净净,穿着洗得发白的橘黄衬衫,看着是个农村女人,偏偏大大方方的站在那里,倒像哪个事业单位的同志。
池音看刘青春一直盯着她看,又重复了一遍。
刘青春心里莫名浮起一丝不悦,她不喜欢工作的时候被人打扰,尤其是比她漂亮的女人,“隔壁就是教室,自己去看。”
池音道了谢,沿着走廊挨个找,看到走廊尽头的教室里摆着四十多把木椅子,讲台上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心想应该是了。
教室门半掩,她轻轻推开,一个五十出头的大爷正在给缝纫机的针穿线,动作有些笨拙。
走进才发现是没有戴老花镜,就轻声问,“你好,需要帮忙吗?”
赵建国抬起头,看到是个年轻人,眼里闪过一抹惊喜,“行啊,你们年轻人视力好,我这老眼昏花的,穿半天都穿不进针孔。”
池音接过赵建国递过来的线和针,先用手指把线头搓细,再沾些口水。
接着半蹲着,目光专注的盯着针孔,将线头对准针孔,指尖稍稍用力穿过去。
穿好线了,池音又转动凸轮轴,轻踩踏板,把线的张力调整好。
赵建国看她一副轻车熟路的样,不由好奇问,“孩子,你学过缝纫机吗?”
池音摇摇头,她小时候常常被池强和池艳打压,大半时间都是躲到村里跟外婆居住,外婆有一台缝纫机,外婆眼睛不好,穿线的活基本就让她帮忙。
赵建国却不这么想,就池音刚才穿线的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恐怕对缝纫技术也有一些掌握。
他想试试,就直接从旁边竹筐背篓里拿出一块衣服边角料,“来,你把这块布缝边我瞧瞧。”
池音点点头,外婆缝补衣服的时候她常在旁边看,后来初中需要住校就很少去外婆家,但从小看多了操作起来应该不难。
旁边没有高凳子,池音就站着,她把布料折叠整齐放在压板中间,把压脚搬下压住折叠的角度。
单脚脚轻踩踏板时转动凸轮轴,两只手一前一后仔细扶着布料走的方向。
两分钟不到就完成了缝边操作,给赵建国看得眼神炙热,“孩子,你当真没跟哪个师傅学过?”
池音直起腰,朝他老老实实的再次摇摇头。
她把压脚搬上,赵建国已经迫不及待抽走布条,每一针的针眼都走得细致,他喜爱的摸着,眼里藏不住的兴奋。
“不错!”赵建国双眼放光,对池音的好感度再次提升,“你这,简直就是天赋异禀啊!”
池音有点窘迫地道,“我这点针线,上街摆摊都没人光顾摊子呢,只是以前看多了外婆缝补衣服的动作,所以也没什么技巧。”
赵建国这才认真打量池音,长得漂亮,城里的女同志们都穿碎花连衣裙还染着卷头发,她却是绑着麻花辫,脚凳帆布鞋,穿着是典型农村女性的打扮。
赵建国抿唇思考了几秒,农村人进城参加培训班的概率几乎没有,但这样一个好苗子,他也不想从自己手中流失。
赵建国在心里盘算,他这把老骨头教不动多少人了,难得遇到个有天赋的好苗子,要不给她最优条件看她愿不愿走出农村来跟他学习。
赵建国打定注意后,再次开口说,“孩子,你这手法已经很稳了,你不嫌弃的话就当我的徒弟,我会把我所有技巧都教给你,学成了不说顿顿有肉吃,白菜豆腐肯定少不了。”
池音愣住了,她今天第一次用缝纫机缝边角料,真才实学都谈不上,更别提什么技术了。
可赵建国却愿意教她,收她。
她何德何能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