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洪荒佛门二教主 > 63.天道圣人

63.天道圣人

    混沌魔神罗睺魔祖消散之后,这股毁灭的气息却是没有消失,继续向外扩散着,整个洪荒都显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咔嚓——

    电闪雷鸣,天地震动,火山爆发,地震频发,海啸滚滚,犹如世界末日来临。

    眼见洪荒即将被这股毁灭气息所毁,虚空混沌之处涌现出一道奇异的五色彩虹来,放出温润的光芒,光芒之中夹杂着强大的生机,瞬间就席卷了整个天地。在彩虹温暖的力量下,那些毁灭的闪电消失不见,空中的裂缝也渐渐合拢,各种灾害随之消失无踪。

    祈祷的人们纷纷欢呼起来,对彩虹虔诚叩拜,感谢上苍。

    天空的云霞无端的闪耀起来,一股股奇特的五色光芒洒落下来,那温和的光芒所经之处,一座座毁灭的仙山重聚而生。仙山上的奇花异草与仙禽奇兽类也的到了新生,包括一些千万年难的绽放的灵物在内。所有的植被纷纷抽根发芽,须臾间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天地一片新绿。

    这种奇异而浩瀚的力量迅速三十三天蔓延开来,并一直延续到人界,在方才灾祸中生的诸多生灵惊讶的发现,自己又安然无恙的获了重生,仿佛刚才所经历的一切,只是一噩梦而已。

    光芒渐渐消失了,五色云霞渐渐淡去,恢复成原的苍穹。

    “这场浩劫终于过去了吗?”

    洪荒各地,无数劫后余生的生灵,望着头顶逐渐拨云见日的天空,有种恍若隔世之感,心中都冒出了这个念头。

    罗睺毁灭后,无数原本被魔道魔音所惑,神智迷失,一心只想加入魔道,投入魔界怀抱的修道之人顿时清醒过来,眼神恢复清明,思及之前自己之情状,一脸惊惧之色。若非准提及时解救,他们可能自身神智迷失,如傀儡一般为他人所控制,就在浑浑噩噩间成为了魔教的魔民,万劫不复。

    看着这一幕,接引佛祖悲痛不己,感慨道:“无量寿佛,我法皆空,众生慈悲,师弟,你成功了,自此之后,再无杀劫了!”饶是接引修为已证混元大罗金仙,早已看惯生死离别,万事不萦于怀,却是依旧难以自持,不禁泪流满面。

    三清本来很忌恨准提,现在见准提毅然舍去万劫不灭的圣位,自爆和罗睺同归于尽后,也大为敬佩,面露惭色,相对无语。

    老子手拂白须,长叹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已知此,却为何不悟?”

    元始天尊凤目微眯,神色变幻不停,叹道:“准提道友为免洪荒永沦魔道,舍去圣位,以身殉道,贫道不如也!”

    通天教主神色复杂,面带愧意道:“贫道愧对圣人之名啊!”圣人承载天地气运,执行天道,代天行罚,监察诸天为天地谋划,当为万灵谋福,庇护洪荒亿万众生,自己又何曾做到呢。

    女娲娘娘的眼神迷,脑中一会又是当年自己舍身补天的情景,一会又是方才那天崩的裂前璀璨的光芒。良久,那美丽的眼眸中涌起了一种几乎却的湿润,终是化作了喃喃的一句:“哎,我不如准提道友了。”

    五庄观中,镇元子亦叹:“准提道友,亦入涅槃,日后欲见,不可得也!”眼中亦落下泪来。

    “准提圣人舍身为天地,真乃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不愧为圣人也!”孔子金石之言,铿锵有声,身躯微微颤抖着,眼神中已不仅是感动和悲伤,更有一种虔诚。

    伏羲、轩辕、天主等人也面露沉痛。真武弥勒等一众弟子俱失去了往日的镇定,悲声大哭。

    在那西天灵山,所有佛陀,一个个眼含热泪,跪向虚空,三呼“佛母归来兮”后,齐齐念起那《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哆。毗迦兰帝。阿弥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一时三界同悲,众生俱在哀恸,无论那飞禽走兽,还是蝼蚁昆虫,齐齐在仰天哀鸣,声嘶力竭!

    “尔等皆来紫霄宫见我!”正在这时,诸圣耳边却忽然响起了那许久不见的道祖鸿钧的声音。

    接引佛祖闻言,心中万般感触,回头看了一眼灵山之上的佛门弟子,道:“你等好生在此,不得妄生事端,一切等我回来之后再作定夺!”

    身形一动,却是消失不见了。片刻之后,接引佛祖出现在了紫霄宫的门口,抬头看了看紫霄宫的巨匾。以前来此之时,都是自己和准提两人,如今却只剩下自己一人了,心中却是一阵的酸楚。

    进得紫霄宫后,见其他几圣都已经到来,接引佛祖此时也不愿意多说什么,径直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转头一看自己的身旁原本该是准提的蒲团之上,此刻却是空荡荡的,心里就越发的难受了。

    片刻,道祖鸿钧出现在了上首,众人赶忙行礼道:“参见老师,愿老师万寿无疆!”

    鸿钧白发萧然,容颜苍老,灰袍素雅,自有一番道蕴在其中,仿佛天地至理便出于他掌中一般,点了点头,淡淡的道:“此次量劫已过,尔等却是可以得享一段太平了!”

    众人恭敬的应道:“老师慈悲!”

    接引佛祖脸色凄苦,忽然上前,向鸿钧道祖禀告:“敢问老师,准提师弟为洪荒,力斗魔祖而身陨,此刻却在哪里?”

    道祖鸿钧淡淡地说:“世间已经再无准提圣人!”

    接引佛祖跪拜道:“老师慈悲,还望老师以大神通力救一救准提圣人!”

    “准提自爆元神诛灭了罗睺,消弭了无量量劫,我虽身合天道,也难以救他!”停了停,鸿钧扫视了众人一眼,话机一转,又道:“虽然世间已无准提圣人,但是,至此之后,却是多了一个以身合天道的准提天道圣人!”

    “啊?”众人闻言,皆是大吃一惊的叫道。

    “道友,你也该现身出来了吧!”鸿钧看向一旁道。

    鸿钧的话音一落,只见他的身旁就多了一人,不是那准提却还有何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接引佛祖揉揉眼睛,生怕看错了。准提身穿袈裟,手持七宝妙树,面容看上去似是而非,明明看清了,却又觉得不是那样;再看一次,还是那样,如同云里看花般不清楚。接引知道自己相处亿万的准提恐怕又有奇遇,今已道行大进,自己已远远不如,大为惊喜。

    鸿钧看向准提道:“道友,还是你来解释给他们听吧!”

    “呵呵,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之下,皆有一线生机。贫道自爆元神与那魔祖同归于尽,不想却得到天道的眷顾,意外的以身合道,执掌天道之下那遁去的一,也就是有情之道。”

    准提听道祖之言,微微睁开双眼,只见其中道轮旋转,星辰毁灭,虚空塌陷,尽是大道生灭至理,不见唇动,却能清晰听得准提所言。

    三清暗暗骇然,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忽然降临,这是三清在见到鸿钧时才有的感觉,就仿佛面前这人就是天地,是万物的始祖,他甚至生起一种复杂的错觉,时而觉得准提身上气息如渊如海、深不可测,时而又觉得面前其实空无一物,准提此身不过幻影。

    通天教主问道:“佛门不是讲断绝七情六欲吗,怎么你这佛也有情?”

    准提笑道:“佛亦有情,否则缘何普渡众生!道法本自然,生死天命也;一阴一阳转生死,轮回寂灭者,众生轮回。心之欲,道之心,追逐道;恒其心,坚毅其体,善良自我善,道亦是佛也。”

    “道亦是佛!”几个字像闪电一样,三清俱是一震,接引却大喜,女娲却是面露深思之色。

    准提此言,既是回答了通天教主的问题,又有指明大道无名,不该妄自纠缠于名相,佛本是道,道也是佛也。此时准提的气息与道祖鸿钧差相仿佛却又迥然相异,道祖冷漠而平淡,准提却是平和而温文,掌的却是那天道中有情之道。

    老子等人大为震骇,如此准提在这个境界,岂不是如道祖鸿钧一样的存在。

    鸿钧道祖已称“道友”,又正式宣布准提为天道圣人,诸圣不敢怠慢,齐齐向准提行礼口称“老师!”

    准提眉心白毫宛转,一股白气喷出,一道人化现而出,仙风道骨,逍遥自在。

    卢圣对道祖道:”卢圣见过道祖!“

    一声淡淡的、不带烟火之气的仙音传来,回荡耳畔,”尔证道混元,功德浩荡,当可为圣!“

    卢圣心中欣喜,谢过道祖,直起腰,听候法旨。

    道祖手一挥,一道鸿蒙紫气化为了一股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地先天混元之气,于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绕卢圣之顶七匝,方始灌注进了卢圣元神紫府中。

    顿时,卢圣身与心合,心与神合,神与道合,无功不具,无德不备。众妙之门大开。只听一声磬响,半空有仙乐骤响,异香袭来,氤氲满地,感而遂通,卢圣寂然不动,泥丸宫中出大圣气,冉冉而起,当空凝聚一亩金云,裹着一葫芦,放射玄光万道,天地无不照耀。

    须臾,卢圣遍体生光,其光无形无色,却是清香四溢,照耀诸天,洞彻幽冥,普天同庆,龙吟凤鸣,天降祥瑞。

    旁边三清只觉得异香磬人心扉,令人心神通透之至。这种异香,只有万劫不坏的太上无极圣人才有。三清本为圣人,如何不知道卢圣已成就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圣人果位,从此五行不惧,阴阳不属,万劫不坏,独享无量量劫寿福。

    只见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紫霄宫内有无数天女散花,似乎在赞叹卢圣无量神通。

    “混沌未乱我已生,化身先天葫芦根。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天地清浊辩。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我修妙法欲证道,不料因果缠我身。

    造人因缘成化身,炼成造化会元功。

    今日证得鸿蒙道,从此永恒大道间。”

    一阵古朴地歌声,带着一种说不清的苍凉,听不懂的叹息,道不明的欢喜。

    准提颔首一笑,却是不再说什么,自己终于实现了诺言,先天灵根葫芦藤卢圣和接引三清一样证道混元,圆满自在,大逍遥,大自在,手一挥,空中出现了一钟,一团玄黄云团汩汩涌出,在铜钟下方结成一玄黄莲台,腾起祥龙福凤,在片片鲜花飘落间,托住此钟,正是开天三宝之一混沌钟。

    “混沌钟由卢圣掌管!”混沌钟落到卢圣手中。

    道祖淡淡言道:”洪荒当有道佛儒三教教化众生,尔当创立儒教,传道人族,以合天道!“

    “诺!”

    下一刻,卢圣踏出一步,出现在洪荒虚空之中,一身气息瞬间高涨,声如雷音,宣告天地。

    “吾卢圣,奉道祖之命,今于人族传道,立儒教,行教化礼仪之举,修德行之儒道。“

    声音传荡天地,传入每一个人族的耳中。话音落下,天空之上一道金光垂落,八方仙乐响起,玄妙的气息笼罩天地,时空长河显化而出,诸天寰宇灿若星。浩瀚的圣威席卷洪荒,大道秩序演化而成大道神链穿梭在虚空之中,至理显化,散发出玄而又玄的道韵。无数法则交汇而出,神光璀璨,照耀宇宙星河。

    五余朵祥云飘来,孔子和儒门四贤,衣袂飘飘,携手而来,五人一拱手道:“帝师创立儒教,吾等愿共创大教!”

    “几位道友好得正好!”

    卢圣头顶放出高达数万丈的五色神光,伸手一指,但听一声霹雳巨响,那青色神光化作一本《易经》,道:“易者,智也!”那《易经》澎湃生光,毫光四射,落入孔子之手。

    又是一指,黄色神光化作一杆毛笔,道:“笔者,仁也!”落在荀子子手中。

    又伸手一指,赤色神光化作一柄宝刀,道:“刀者,勇也!”落在曾子手中。

    再伸手一指,黑色神光化作一本《春秋》,道:“春秋者,义也!”落在孟子手中。

    最后一指指出,那白色神光化作一块绶印,道:“绶印者,信也!”落在子思手中。

    儒门五贤手捧五件宝物,照耀亿万里河山,浩然正气澎湃勃发。

    所有人数再次跪拜,圣人神迹随之消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