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我高育良的学生,必须进步 > 第75章 上头的两手准备

第75章 上头的两手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

    整个汉东省上到沙瑞金、李达康,下到下边各市区的负责人,都是忙的不可开交。

    沙瑞金则亲自去了一趟首都。

    除了亲自向最高决策层的常委们解释情况以外,还有就是走动关系。

    走动关系的目的有两个,也算是沙瑞金做的两手准备。

    一手准备是,请人帮他跟那些企业负责人沟通施压,尽可能的让他们留在汉东。

    哪怕是留下一部分也好,总比全部撤资要强。

    还有一手准备,就是能够多谈一些新的投资去汉东。

    补上那些企业撤资之后,留下的就业、税收窟窿。

    沙瑞金跟最高领导层的常委们,汇报了两个多小时工作。

    当然,一番训斥是免不了的。

    这个沙瑞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其实对于最高决策层来说,那些企业从一个省搬到另一个省,对整个经济层面来说并没有影响。

    毕竟肉还是烂在锅里。

    相反他们去新的地方建厂投资,反而会拉动更多的投资,带动新的就业。

    可是对于沙瑞金来说,此消彼长,惨的是他们汉东。

    最高层真正在意的,是汉东上百万人的突然失业。

    由统计局统计的各种详细的数据,早就摆在了他们的桌子上。

    包括但不限于汉东省目前的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等。

    根据专业智囊团的预测。

    这次几家企业的撤资,汉东的经济生产总值将会直接降低20%以上。

    青壮年失业率,也会直接增加10个点。

    汉东的经济几十年来,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一切,最终都会集中在一个点儿上爆发。

    那就是汉东的社会稳定。

    根据以往的经验,大规模的失业和收入降低,必然会催生各种违法犯罪的行业。

    会给治安和社会的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

    所以最高决策层真正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面对最高层领导们的担心。

    沙瑞金也是当即立下了军令状。

    “各位领导请放心,我沙瑞金一定不会让汉东乱起来。”

    “如果做不到,我愿意让出汉东省委书记的位置。”

    可他的军令状,自然不会让高层的领导们放心。

    他们也做好了两手准备。

    如果沙瑞金不能控场,那就只有请一位熟悉汉东情况,镇得住场子的人来了。

    可是熟悉汉东情况的,且能镇得住场子的就那么几位。

    赵立春首先被排除在外,他的问题是原则性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

    刘春和也不太行,这个人虽然在汉东任职多年,但是为人缺乏手段和魄力,且年纪太大,马上就要退休了。

    至于李达康,那更不可能了。

    汉东出现现在这种局面,他要负主要责任。

    组织部门已经在开会,研究后期对他的处理措施。

    这么一番数下来,眼下只有一个人能够救场了。

    那就是汉东省三把手高育良。

    高育良的问题并不算严重,而且目前官方也没有公布对他的调查结果。

    只要没有定性,这个可操作性就比较大了。

    当前这种情况之下,保证汉东的稳定胜过一切。

    ……

    除了沙瑞金之外,压力最大的自然就是李达康了。

    之前他信誓旦旦的认为,高明飞他们说撤资,也就是为了给官方施加压力而已。

    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了,李达康不承认也得承认了。

    相比之前跑了个丁义珍,留下烂尾的光明峰。

    眼前的这个问题,比光明峰严重一百倍也不止。

    李达康知道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沙瑞金说的主动辞职,还真不是吓他的。

    可是忙活了这几天过去了,那几家企业的负责人死活联系不上。

    虽然这几家企业都是上市的大企业,可偏偏高明峰、李千达、刘东他们几个创始人,手里还握着60%以上的原始股份。

    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他们不改变主意,其他董事局的董事们压根儿做不了主。

    当务之急是必须联系上他们,跟他们面谈,才能争取到让他们继续留下的可能。

    同时李达康也知道,沙瑞金已经去了首都。

    结果怎么样他暂时还不知道,可如果等沙瑞金回来还没任何进展。

    那他李达康恐怕真不好交代。

    就在这时,京州市长吴有任急匆匆的走进了李达康的办公室。

    “李书记,好消息啊。”

    “我通过好几层关系,终于打听出来了,高明飞、刘东他们几位老板,去了马代。”

    “马代?”李达康立即反应了过来。

    “就是那个号称潜水、度假圣地的国家?”

    吴有任略显兴奋的点了点头道:

    “没错,就是那里。”

    “太好了。”李达康一听,也明显的有些兴奋的。

    “能联系上他们吗?”

    吴有任摇了摇头。

    “李书记,他们明显就是在躲咱们,电话当然不会接的。”

    “我也是绕了几个圈子,找到了商业部的周副部长才打听出来的。”

    李达康一听立马问道:“那能不能请周副部长帮咱们说说话?”

    “那不太可能。”吴有任撇了撇嘴。

    “不过,他把那几个人在马代的具体地址告诉了咱们。”

    听到这话的李达康想了一下,说道:

    “那看来……只有亲自跑一趟了。”

    可是李达康心里也清楚,他跟那些人关系有点僵。

    他去了之后,就算低声下气,对方也不一定买账。

    于是对吴有任说道:“老吴,这事儿辛苦你跑一趟吧。”

    “你也知道我跟他们有些不愉快,我去怕不太合适。”

    一听这话,吴有任本能的以为李达康是想甩锅。

    毕竟李达康遇事甩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到时候谈不成,责任都是自己的。

    吴有任也不干了,赶紧推辞道:

    “李书记,我去恐怕不太合适。”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去是最合适的。”

    吴有任心想,事儿是你搞出来的,自己的屁股自己擦。

    听到这话的李达康心里虽然不爽,可是也没话说。

    只好说道:“那行,那我就去一趟。”

    “那市里的这一摊子事儿,就暂时交给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