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在回到雍王府后,就继续在王府学堂里上学。
而也因此,他自然与弘昼又要朝夕相伴。
弘昼自是开心不已。
但同时,他也难免天天要遇到弘时。
弘时倒是不怎么开心,甚至越发冷淡了,眸里对他也有些恨意。
弘历对此不以为意,他只在大体情面上,保持一个弟弟该有的礼貌。
而弘时也一样,也只是维持着一个兄长表面上的友爱之态。
这段时间,弘历也与雍正一样低调。
雍正深居简出,日夜为康熙祈福,希望上天能让康熙早日痊愈。
而他,也在学习之余,天天抄写佛经,意在以此举动,感动菩萨,让康熙病愈。
为此,当雍正在家时,弘历还会主动来向雍正借佛经,还请雍正监督他抄写佛经的诚意。
雍正因而非常感动。
有时候,雍正也会主动带着弘历一起去寺庙烧香祈福。
不过,在抄写佛经、拜佛祈福之余,弘历也从雍正这里得知,给他的佐领,都安排完毕,且已得到圣旨批准。
这让弘历颇为期待,自己的三个佐领到底是哪三个佐领。
这一天,当弘历在家抄着佛经时,内阁就来传了旨。
“上谕,经满洲镶蓝旗都统阿布兰、蒙古镶蓝旗都统罗德尔金、汉军镶蓝旗都统唐色题奏,准给镶蓝旗满洲第二参领第十佐领、蒙古第五参领第七佐领、汉军第九参领第三佐领予贝子弘历,钦此!”
“孙臣领旨谢恩!”
弘历在领旨后,就立即让隋赫德去了户部八旗司查阅有关这三个佐领的情况。
让弘历惊喜的是,最后他竟得知,镶蓝旗满洲第二参领第十佐领的世管佐领竟然是鄂尔泰!
虽说,现在的鄂尔泰还在内务府当一个员外郎,且已经多年没有得到升迁。
但他知道,此人在历史上可是一位名臣,最大的功绩就是主持改土归流。
“奴才鄂尔泰给主子请安!”
次日。
鄂尔泰也很识大体,没有因为弘历这个小领主才十来岁,就有轻视之意,在知道自己新领主是弘历后不久,就来拜见了弘历。
鄂尔泰如今作为弘历旗下人,来见他自然也是名正言顺,不算私下结党。
弘历在鄂尔泰向自己行礼后,就抬了抬手,说:“罢了!”
鄂尔泰谢了恩,就起了身,但依旧低着头,站在一旁,等着弘历的吩咐。
按照八旗制度,弘历是他法理上的主子。
除非是皇帝给他抬旗,否则,弘历即便要处死鄂尔泰,或者要鄂尔泰的子女嫁娶谁,要不要到自己跟前伺候,乃至要分鄂尔泰的财产,鄂尔泰都必须听从,皇帝也不能直接插手干预。
所以,鄂尔泰现在即便是当着内务府员外郎的肥差,也不得不在弘历面前小心翼翼。
弘历则在这时对鄂尔泰说:“你现在在内务府当差,按理,是个肥水多的好差事,而且,早有传闻,宁要内务府一郎官,不要六部一侍郎,而要保住这个差事,要紧的该不是立即来见我这个领主,而是攀附值得攀附的人才是。”
“为何,你不等我去传,就先来见我了?”
弘历问道。
鄂尔泰颇为愕然地瞅了弘历一眼,随即拱手回道:“主子果然不比寻常少年,对官场现状知晓的明白,但奴才只知道守规矩更重要,主子既然成了奴才的新领主,那奴才自然当立即来给主子请安!”
“除了这个呢?”
“是不是没想只待在内务府捞钱?”
弘历笑着看向了鄂尔泰。
鄂尔泰再次愕然抬头,随即大拜在地:“主子英明,奴才的确很想进步!”
“内务府固然油水多,但终究不过是硕鼠安逸之地,奴才世受国恩,岂肯苟安为一硕鼠,而置圣人忠君大义于不顾?”
鄂尔泰很诚恳地说起了心中的想法。
弘历听后颔首,接着又问:“那你之前为何没有进步,是钱不够买通关节,还是你自己拉不下身段?”
“回主子,那是因为奴才不想叛主入八爷党。”
鄂尔泰回道。
弘历随即又问:“你的佐领以前领主是谁?”
“是大阿哥。”
鄂尔泰回道。
弘历对此不感意外。
大阿哥胤褆被削爵囚禁,其所属旗分,自然最好被分割。
所以,给他分的满洲佐领,也从原来大阿哥的佐领里分割。
只是,他没想到,分给他的满洲佐领会是鄂尔泰世管的佐领。
而鄂尔泰以前作为大阿哥的奴才,在大阿哥已经失势的情况下,还不肯投附八爷党,得不到升迁,也的确是情理之中的事。
现在,因为他的领主变成了自己,他倒也就积极地来认主,无疑说明鄂尔泰早就想换个靠山。
只是他再着急换靠山,也没想坏规矩,而主动去换个靠山,而是等着朝廷安排,安排到谁做他的新领主,他才会积极认这新领主。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大节上不失,是属于奉旨认新靠山,而不算不忠不义。
“你的佐领现在有多少丁口、田地、牛马以及钱粮房产等?”
弘历这时具体问起关于鄂尔泰所管佐领的情况来。
因为一直是雍正在操心给他划分佐领的事,而雍正这段时间也深居简出,没告诉他多少关于所给他佐领的具体情况。
他也才派隋赫德去打听。
所以,弘历现在还不清楚自己的三个佐领具体情况。
他也就问起鄂尔泰来。
毕竟这些都是他自己可以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他自然要弄明白。
“回主子,奴才所管佐领,有丁实数七百三十六丁,有口实数六百五十三口,有田三百四十五顷……”
弘历不禁瞪大了眼。
虽然,他知道,清朝的佐领也都会学前朝,对朝廷隐匿人口、田地等数目实情。
但是,他也没有想到,鄂尔泰的佐领会有这么多人丁产业!
要知道,官面上,许多一个佐领顶天也就三百多人丁。
而鄂尔泰这个佐领,无疑已经相当于两三个佐领,属于加强佐领了。
“这是丁口田地钱粮等白册,请主子过目。”
所谓白册,就是佐领内部用来管理的账册,不是上交给朝廷的。
如同地方上,官府在赋役征收上有赋役白册一样,是反应一个地方真实情况的数据资料。
弘历立即接了过来,认真看了看。
他越看越不禁暗叹,这个鄂尔泰是一个开疆辟土、发展经济的人才。
自己的确是捡到宝了。
雍正也的确找人把好佐领安排到了他名下。
这让弘历有种同李云龙一样的意外之喜。
即本来以为自己只是有一个“团”的实力,谁知,实际上是有一个“师”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