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二人谈话,江哲心有所感。
大明商贾是贱籍,只要当官的子女小心翼翼点雇人做点生意,问题不大。
“原来古代官员是这样搞钱的,跟现代没两样。”
随着画面一转,二人来到了中堂。
中堂与古装剧的会客厅几乎如出一辙。
只是这里的设施比较老旧;房子年代久远了些。
老父亲王恭允正在与青年白衣儒雅的学子交流些许事情。
主要是为明年上京城会试的事情,这让江哲眼前一亮,“大明朝的古代补习教师吗;还兼职压明年的会试考题;有点意思。”
在王权和杨修到来时,王恭允起身为其介绍。
“常学士,这是犬子,王权。”
“今后的一年就拜托了!”
常学士一脸正气,温文尔雅,妥妥的儒家学子。
只是,令江哲奇怪的是,书生气息的儒家学子却肌肉饱满到撑起了黑衣服饰,一看就十分的孔武有力。
只见他笑着回应:“自然,有我在,王权明年的会试起码前排。”
“那感情好!”
“你们交流交流,我先离开;一会儿别忘了晚饭。”
说罢,父亲离开,只留下王权和杨修以及常学士三人。
看见俩人,常学士态度立马转变,顿时失去了原先的和蔼可亲,变成了威胁:
“你父亲应该跟你说了,我来自国子监;以后的一年中;我让你做的事;你做。”
“我不让你做的事,你胆敢做,那就不能怪我心狠手辣了!”
见状,江哲嘴角止不住抽搐,“你这脸变得比天还快;而且你浑身肌肉我早想吐槽了。”
“你是儒家学子,你是学《论语》的;不是学《抡语》的,你的书生面子呢,不要了吗?”
王权和杨修相视一眼,没有开口。
若是在之前,王权定然不会说些什么。
但到如今,听完了李先生的课后;什么儒家,统统见鬼去吧!
“儒家嘛,我也学的儒家。”
“但从今日,我不学了。”
看王权一脸不屑的表情,常学士一脸讥讽:“哦?我大儒家碍着你了;若你是这种态度,那我们有缘再见。”
“哼!”王权冷嘲热讽一句:“乱世儒家立马消失,盛世儒家卷土重来。”
“一到乱世元末,你们跪得比谁都快。”
“一到盛世,你们又跑了出来,称大王。”
“这么一比,先生说得果然不错;道家才该是我华夏人正统思想;最该被皇权所运用!”
“人家起码乱世救国,盛世隐居。”
“儒家呢,孔夫子的儒家都被你们玩坏了。”
刚走没几步的常学士顿时一脸不愉,转过身,“会试不想考了?敢如此跟师傅说话?”
“你是师傅,笑话!”
“连自己是谁,有什么学说,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拿不出来;就称师,真替你丢脸。”
“你好意思吗,大哥?”
“你懂什么叫万有引力吗,你懂苹果为什么总是掉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呢?”
“你懂人类是何处而来的吗?你知道人类之前的物种是什么么;你知道人类是怎么变成人的么?”
“你懂国家兴亡,300年期限吗的缘由么?”
“连这个世界都不认识,还好意思称读书人。”
此刻,电视机前的江哲被王权的性格惊到了。
“卧槽?”
没想到他之前是故意对李时珍无礼的。
原来不是!
王权是对所有人权贵,世家、沽名钓誉的人都是很无礼的!
被几个问题问懵了,常学士不仅没有生怒,反而好奇地打量着王权。
“有趣有趣,王权这小子,年纪不到20;口才却不错。”
“我确实不知道,而且这些都是直击大道的事情,世间又有几人知晓,除了缥缈的仙神知道外,人类是不可知的。”
这时,杨修小声凑上前激动地说:“彩,彩,彩;大哥你很勇嗷,连国子监的人都敢怼;你的晋升路看来是真不想要了;!”
王权摆了摆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常学士见快要玩脱了,连忙开口:
“苹果掉地上不是常识么?”
“人类不正是从茹毛饮血时代演变而来的么?”
“启蒙的学子都知道的事,你还好意思问,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闻言,王权不屑一笑,没有给其更深入的答案。
原来之前自己在李时珍夫子课上也是如眼前之人这般愚蠢。
他觉得跟眼前人再多说一句都是对夫子的课不尊重!
“不过,我对你那300年的期限非常感兴趣!”
“若你能回答一二,我倒是心服口服。”
“之后的一年内,我不计前嫌辅导你中进士。”
闻言,王权乐呵一笑。
他不想李时珍老师在下课之前提到的几点——土地兼并,产力不足之类的人尽皆知的话语。
王权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倒不如你说说王朝逃不过300年的原因是?”
常学士坐下,先是喝了口凉茶,而后开口。
“那请听好,来自国子监的学识。”
“1:人口问题。”
“王朝建立初期经过天灾人祸,人口锐减,国家相对稳定。”
“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会爆发式增长,而粮食产量由于限制无法相应提升,导致资源紧张和矛盾加剧。”
“2:权利问题。”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新朝代建立初期,统治者通过强力手段稳定当下。”
“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央权威逐渐衰弱,地方势力崛起,导致分裂倾向加剧。”
“参考史书,就知晓: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东汉的州牧割据。”
“3:继承制度与群臣内斗。”
“皇权继承存在不稳定性,有时候嫡长子继承人优秀;而有时嫡长子又很平庸!”
“所以,为了避免像秦二世之流,圣上从小就培养嫡长子从政。”
“但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血的教训——”
“那正是:我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教训。”
“好了,反正问题颇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
“既然你如此信誓旦旦,倒不如说说你的见解?”
听到这些见解,江哲表情逐渐凝重。
“国子监么...”
“果然是现代的华清,大北的高材生的见解;与寻常之人果然不同!”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血的教训:那就是我们从未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这话,我一直以为是我们21世纪的人说出来的;没想到古代人早就知道了。”
随着话落,杨修却一脸深思,这来自国子监的学士是有本事的。
而是能在历朝历代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规律。
杨修凑上前,小声说:“王哥,他是有真水平的,小心点嗷;我怕李先生的答案震不住他。”
只见王权摇了摇头,“小心,完全不必;先生可是和上天仙神,神交之流的人物。”
“喂喂喂,那仙神之说是假的;你怎么就信了?”
“我不管,反正我是信了。”
“那你还是小心点为好!”
江哲此刻,脸色忍不住一黑,“人家问问题呢,扯到我干啥嘛!”
下一刻,王权直接给出了大逆不道的答案:
“两个答案。”
“1:既然有人比老朱家更适合当皇帝,那就给他们上位。”
“若那人做得不行的话,退位。”
“再换个人上!”
“最好4年为期,干得不行;自己退位。”
“干得可以,继续任职,4年为期。”
一听这话,常学士顿时目瞪口呆。
这小子,怎么什么话都敢说?
脑袋不要了?
“你!!!”
常学士愤怒地指着王权。
不得不说,这真是解决的方案之一。
若遇昏君,直接让他退位,换人上;确实是解决方法。
想法太过美好,每个国子监学士都知晓的事情,也无人敢跟圣上提及。
但是,不现实!
只见王权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别我我我的,你就说【对不对】吧?”
“天下是老朱家的,那么永远都不会有人至死不渝地为他一家卖力。”
“除了刘伯温,除了**等孤尘。”
“凭什么权贵可以坐那位置,凭什么农民可以坐那位置,凭什么天下百姓坐不得那位置?”
“若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
“那么很好;人人都会贡献一分力,他们干起活来,保护起国家来比谁都积极!”
“但可惜的是,天下不是老百姓的,是老朱家的。”
“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人人都有机会可以坐那位置;那么人人都会维护这个大明。”
“无论答案是否大逆不道,常学士可认?”
这些话,全都是李时珍透露出来的端倪,然后王权自己领悟出来的。
江哲已经彻底被古代聪明人折服了。
“牛皮;不愧是能中举人的,你来2025年也能从政,也绝对是个好官!”
“但可惜的是,好官都是很穷的!”
随着一连串的话落,常学士喉结止不住耸动,他傻眼了。
他想说:是的。
但完全不能说。
王权的解决方案倒颇为新奇。
但是,不可能实现的!
没有人会做出改变——主动让出位置。
即使圣上本人同意,人家王爷都不会同意。
王权这个来自湖广的权贵之子,竟然能看得如此透彻!
“哼,太大逆不道了!”
“是有高人指点过的吧?”
常学士扭过头,佯装愤怒,然后继续问:“然后呢,第二个答案是什么?”
只见王权,杨修,包括正在看节目的江哲忍不住乐呵一笑。
嘴上说着不,身体却很诚实嘛!
王权被逗乐了,笑着开口回应:
“第二嘛...”
“那就是【信仰】。”
“大明所有人,都没有信仰;一旦有了信仰;那什么一切难题都好解决。”
“可惜的是,未来的大明也不会有【信仰】!”
“如果曾经五胡乱华之际,人民有信仰,每个百姓都敢不畏生死地抄起武器针对外敌,那还有五胡乱华一说吗?”
“现在你还要留下来教我明年的会试吗?”
常学士面露沉思,眼神中迸发出些许光明,好似觉醒了那般。
信仰...
信仰...
信仰...
从未听过这词能运用在家国天下中!
但不知为何,他竟然非常认可!
人民有信仰,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说得容易,但哪那么容易实现啊!”
“我感觉教不教都一样,你很聪明,聪明到能在官场当大官,但也非常容易在党政之中死去。”
“你的性格注定你会被害得很惨,死得也很惨。”
“官场不需要你这么聪明的人。”
“既然王兄弟如此大才,我也坦白了,我刚才是故意做的;希望对你严苛一点;让你心声厌感。”
“现在看来,你无需我在你身边协助,你本来就很出色!”
闻言,王权一脸懵,随即反应过来,“哼,不打不相识,其实不是我出色,而是确实有高人指点;下次不妨跟我去一趟岳麓书院。”
“书院难道真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嗯,有通天彻地之流,明日带你去见见;好了,天色不早了;该用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