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逐渐怀疑人生的学子们。
李时珍开口提醒:“其实也很简单,参考一下诸子百家,他们那些多少人是为国为民着想的;最后保留下来的却只有一个擅长治国的【儒家】。”
“包括你们现在所读的书籍,也都是【儒家】之后的产物。”
“诸子百家,农家——为民众提高更好的生活;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诸子百家,墨家、公输家——为民众提高更加便捷的器械;减少人力的消耗。”
“诸子百家,法家——为国家与民众设定一个道德标准,一旦违背道德标准,将会受到惩罚。”
“完全可以认为,每一个思想,都是利国利民的。”
“可为何,最后只有【儒家】走出来了呢?”
“不用回答我,你们鲜有人能解释上来。”
李时珍直接开口解释:
“因为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家孔子老人家的本意是,教读书人更好,教黎明百姓更好修养身心!”
“可到了后人手里,儒家学术却沦落为了皇权天授的帝王的统治用具。”
“帝王为了方便接管读书人,将其为自己所用。”
“结果一到战乱时期,儒家学子们将统统躲到幕后;无法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是不是这个理?”
听到这些,学子们无一开口反驳。
他们纷纷点头。
是啊!
欲言又止,无法辩论。
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
战乱时期,儒家根本发挥不了多大用处!
他们只会口诛笔伐某个人,让某人身败名裂。
个别聪明的学子们意识到了关键。
7号学子问:“先生,被您这么一说,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我们不能只学一门学问,我们要学习所有的学问;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百姓,对吗?”
李时珍点了点头,“是的,可对,但也不对。”
“哪里不对呢?”
“自然是科考;科考限定了四书五经,让你们只学习那些;但对民生基本无用。”
“从本质上来说,科考,是给所有平民上升的机会。”
“但当你深入思考,便会发现——”
“平民的教育资源不如权贵,世家的教育资源。”
“平民又有多少人能读得起书呢;而对于上层学子们来说,他们想读就能读,甚至还能请到先生去他们家座客上宾。”
“所以到头来,作为平民的学子们,也能意识到:【上升渠道,其实是改变身份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笑话】”
此话一出,在座的数十位平民学子的认知被冲击了。
他们一直以为科考是皇帝照顾百姓的。
但从未想到,在李先生口中,这相当于给百姓画个大饼...却很难吃到!
平民与权贵们的起点就注定不同,未来更注定不同!
一时之间,平民学子们有些绝望,又有些茫然。
就在这时,20号学子,一脸严肃地问:“李先生,既然您这么提问,是否有更好的回答?”
“如若您只是一昧的贬低【读书无用】,贬低当今的圣上决策。”
“那么我将会转述给我父亲,您的言语完全不妥,届时下场,你若能接受;那么就请继续;若无法接受,就请好好地回去做你的神医;别来沾染神圣的书院!”
听到这话,其余学子纷纷一脸愕然地看向20号。
那人正是御史中丞之子:王权。
王举人,去年通过乡试成为秀才,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
于是准备一年后进京赶考,参加会试。
而他的父亲是能直接上朝面见皇帝的。
但碍于父亲的脸面,王权决定靠自己水平获得进士资格!
自然而然,在王举人看来,李时珍才是秀才出身,要远比自己低一级;除了有神医称号,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么?
听到这话,李时珍双眼一眯。
他已经尽量地坐好了不与官员之子接洽。
但没想到,斋中竟还混入了一位官员之子。
“你想知道为何而读书吗?”
20号学子严肃地回应:“不就是当官吗,不就是治国吗;有什么难理解的么?”
“真的这般认为么?”
李时珍不再严肃,当即从腰间取出手枪。
瞄准20号的右侧,猛然扣动扳。
“砰——”的一声枪响。
一颗黄铜子弹,深深地陷入了厚重的墙体之中。
这一幕,顿时吓得所有学子一惊。
李时珍面无表情地看向脸色惨白,目瞪口呆的20号。
他刚才感觉与死亡擦肩而过,左耳膜在嗡嗡作响。
看到此处,江哲一脸震惊,“老李,这么莽的吗;对学生开枪,话说你是教书先生啊,你不是教书土匪啊。。。”
不过江哲没有干预,这种特殊情况,必须得有外力击破,方能有效。
这时,李时珍开口了。
“现在,20号,你认为呢?”
“如果你当了官,利用职权做那些祸民的破事;而我作为百姓,却能拿出这等强大的【连武】指着,辱骂你,纠正你;届时你该如何应对?”
“你是得跪下听我讲道理,还是哭着求我不要对你动杀手呢?”
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究竟是什么武器,竟然肉眼都看不见轨迹,甚至还能爆发出大响?
他们感觉,倘若自己被那弹丸射中,脑袋都得崩碎。
嘶~~
恐怖如斯!
还好自己先前没有得罪李神医,李先生!
20号学子被这几句话怼得哑口无言。
他支支吾吾,又有些耻辱地说:“我...我会,像条狗一样,跪在您的面前,求您别杀我。”
只见李时珍满意地笑了笑,“孺子可教,【只有我比你强,你才能心平气和地听我跟你讲道理】,现在,20号,你告诉我,为什么读书?”
20号这一次不敢嘲讽李时珍,因为对方是真的不怕权势,而且能随手拿出超越工部的暗器,绝非等闲之辈!
或许...
对方真的如传闻中那般,得了仙人传授的仙法与知识。
看在仙人的手段与面子上,20号决定放下面子,接受新知识。
20号深呼一口气,开始用心回答:“读书,是为了家人与同族不被外邦欺负,读书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读书是为了能在被人欺负之际——站出来说【不,请给我滚离这片土地,否则将尔等亡族灭种】;读书是为了能让蛮夷跪下来听我们华夏人讲道理;读书是为了华夏能够永存。”
“读书更是为了当王朝逃不过300年的命运时,华夏子民依旧能长存于此,幸福安康地活着!”
这些话,倒是说到了李时珍的心中。
“很好,没想到你如此有觉悟;你虽为权贵之子,却能想到这,你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同时,也说到了在座众学子的心中。
20号的王权,一下子说到所有人的心坎儿里了。
他们一直以为权贵跟平民是两个世界的人。
未曾想到,当今世界上真有权贵跟老百姓一条心的。
在场的平民学子们莫名的有些感动,同时心中暗暗发誓,他们要守护好世界上最好的李时珍先生。
若非是他出手,他们至今都以为读书是为了当官。
他们心中发誓,坚决不让这等大才被朝廷知晓;否则先生真的会走向没路。
同时,学子们心中又产生了一个疑惑。
李先生的知识,又是谁教他的?
无师自通吗,总感觉不是!
难道真如外界传闻的李时珍谪仙降临,沟通仙神后,得到的知识?
只见李时珍深深地松了口气,“孺子可教;这个答案,我非常满意;你是参考了五胡乱华,以及元末之战,对否?”
20号学子如小鸡啄米似地乖乖点头,“是的,李先生,他们都对我们华夏子民造成了不可饶恕的影响。”
“但我们的先祖们,总能从绝境之中求生!”
“很好!”
“王权,你现在有资格被我记住。”
李时珍面无表情,却心中欣喜。
今日的手段,实际上是来自仙人传授的后世的民族强化,民族认同方面的知识。
不愧是后世的知识,轻易地做到了现世做不到的。
接下来就开始慢慢地给这群学子浇溉【天下大同】的伟大思想。
解放他们的思想,推翻他们的大明,就从此刻开始。
届时,等朱载堉长大,直接进逼大明京城!
接着李时珍扫视一眼现场,给出答案:
“王权说的不错!”
“你们读书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自己与家人与同族不被欺负而读;而是为一个天下大同而读;虽然这有点痴人说梦,但是,是的;这确实是你们读书的唯一目标!”
“从现在开始,我将传授你们来自仙界的前沿知识。”
“第一节课:万物起源与我们生活的世界。”
此话一出,所有学子们顿时一脸迷惑。
等等,我听错了吧?
来自仙界的前沿知识?
我们虽是涉世未深的读书人,但并不代表我们像普通人那么迂腐的迷信鬼神之说好吗?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开始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