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 第509章 这些年来……是咱做错了

第509章 这些年来……是咱做错了

    陆威自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可他知道这两个操作显然都是违背常识的举动。

    因此,他话一说完,脸上便不由露出一丝忐忑神情——去年接二连三的情报此起彼伏,他本想着现在不少事情尘埃落定下来,却不想应天府的小祖宗又开始了。

    好在下一刻……

    迎来的却是朱元璋的朗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这小狼崽子的思路素来比常人清奇,总能想到常人想不到的地方去。”

    朱允熥给出来的这两道考题。

    一般人一头雾水,满脸懵逼,可是这「大明宝钞」的事情,朱元璋却是曾经听自家大孙在自己的牌位面前闲散聊起来过的。

    那时候小狼崽子拿那些几乎没什么成本的透明琉璃忽悠淮西勋贵,便和他身边那个小太监聊起来过。

    小太监是自家大孙唯一的心腹、也是真心疼自家大孙,满心满眼以为他家主子有了无限的财富,一个劲儿地替他家主子高兴来着。

    转头就被那小狼崽子给泼了盆冷水。

    朱元璋也就顺带着听了一耳朵。

    也亲耳听着自己往年以来沾沾自喜的手段被贬得一文不值——可他也得承认,自家大孙说得有道理!

    或者说。

    那盆冷水泼是往他自己头上泼的。

    “这些年来……是咱做错了啊!”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双眼微眯,声音里带着慨然,也带着释然,退休下来这么久了,便也不必那么多无畏矜持。

    虽然他释然承认,不过终究有些尴尬,说话的同时,还忙着用脚踩地上那些被扫成一堆的雪,缓解尴尬。

    不过这样的朱元璋。

    却令陆威大吃一惊:洪武陛下……说他错了??这是不是有点离谱了,向来错的只能是别人,帝王哪儿能有错?何况还是这位洪武皇帝。

    这情形,一时都让陆威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愣了片刻才急中生智一般想了句话往下接:“莫非陛下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开乾陛下的两道考题?这情报里说……整个应天府上至满朝文武、下至普通百姓、举子秀才,谁都没有头绪呢!还得是陛下您厉害!”

    听到陆威这么说。

    朱元璋有些心虚地挑了挑眉。

    要不是提前就听过答案。

    他可想不明白这里面能有这么多奥妙的道理,更想不明白一张纸币,竟对大明皇朝的黎民百姓悄然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更是在潜移默化之间,便让那些辛苦勤恳的老百姓莫名就蒙受着损失。

    不过陆威都把彩虹屁吹到这份儿上了。

    朱元璋也只能轻咳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对此不置可否,转移话题问道:“小狼崽子出了两道什么考题?说给咱听听。”

    陆威淡笑着点头致意。

    应声道:“回陛下,这第一道考题,是联系着陛下在开乾元年不发新币的,名为「劣币驱逐良币」;第二道考题则联系着陛下不肯增发「大明宝钞」,考题名为「通货膨胀和信誉缺失」。”

    朱元璋缓缓点着头,双眼微眯,面上则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沉默下来。

    这第二道考题他心里自然是没有疑问的。

    当时小狼崽子讲得很清楚。

    通货膨胀的意思,就是指朝廷无限发行本身几乎没有价值的纸币,而市面上的经济总值就那么多,如此便会造成物价飞涨。

    大明宝钞逐渐沦为废纸。

    百姓不再相信朝廷的信誉。

    而接着这个后果再往后面推下去,便是市面上的货币流通又变回了之前那种「只能以沉重的铜钱进行交易」的状况,遏制大明皇朝的经济发展……国朝收入减少等等。

    想到这里。

    朱元璋心中也不由暗暗后怕,旋即则变为庆幸和释然——好在……自己还没有一条路走到黑的时候,小狼崽子站出来开始补救这一点了!

    不过……

    “劣币驱逐良币……?开乾元年却连以自己年号为名的新币都不铸造,嘶……”

    这却是什么道理?

    若是现在的大名重新铸造开乾通宝,无论用料、工艺、还是质量,肯定都要比自己当年发行的洪武通宝好不知道多少倍,百姓欢喜还来不及,总也不至于什么通货膨胀、信誉缺失了吧?

    朱元璋蹙着眉头,口中缓缓嘟囔着,对于这一点心里却没有任何主意。

    嗯……因为这题他没看过答案。

    朱元璋没有说话,陆威自然也只能站在一边等着,心里比朱元璋更加嘀咕不解——都是给那位开乾陛下摆牌面的事情,莫非那位少帝真是如此淡泊名利?

    可这为少帝也不似这种人呐?去岁还着急忙慌地让工部尚书大摆场面,准备花大功夫,让人到大明各大省、府、州、县宣传他那水力纺纱机、飞梭织布机的功绩呢。

    陆威默默摆了摆脑袋。

    懒得去想了。

    反正那位少帝的事儿……

    自己就从来没有想明白的时候。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听到自己伺候的这位祖宗轻叹了一口气道:“这两道考题何时有了完整的答案,便立刻送到咱这里来让咱看看!”

    “咱大孙能想到的,必定比任何人都要长远!”朱元璋满脸都是自信的笑意,道。

    没有提前听过答案,他当然是很难想明白的。

    所以朱元璋也不想了。

    但他却笃定一点: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大玄机在!自家大孙的本事,大得很!

    陆威立刻应声道:“陛下放心,蒋指挥使一直替陛下打听着呢。”

    不过这边刚刚应了朱元璋。

    就见面前这位洪武大帝似是又想起来什么,脸色变了变,有些沉,还略显一丝气愤,同时没来由地骂了一句:“这臭小子!大逆不道!什么都能吃!什么都能说!谁他娘的都敢骂!哼!”

    显然,一道考题,把朱元璋的思绪带回了在棺材里住的那些日子。

    他没忘记自家大孙的侃侃而谈和见识卓越,也没忘记自己亲耳听着这好大孙当面骂自己。

    嗯……还吃自己的贡果!

    一时想起来,气还是有些没消,当然忍不住骂两句。

    不过陆威却是全然不知这些恩恩怨怨的,却是听得一脸懵逼了,只能在心里暗暗叫苦道:「啧,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太有道理了!这位祖宗还真是莫名其妙。」

    好在事情也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朱元璋当时都没从棺材里跳出来,现在也就是偶尔想起来发发脾气而已,很快也过去了。

    收敛起这份脾气之后。

    便转头饶有兴趣地继续问道:“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新鲜事儿了?”

    陆威摇了摇头:“回陛下,除此之外,便都是新旧交替、改元换张的一些常规流程了,譬如历法、印章变更等等……这些倒是都如陛下所料一般,顺利进行着。”

    “至于陛下颇为关心的,应天府京官的遭遇变动,除去那几个被陛下处置的罪大恶极之人,开年朝政恢复过后,陛下并没有对其他京官发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