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 > 第74章 借刀杀人计中计,纨绔也懂权谋术

第74章 借刀杀人计中计,纨绔也懂权谋术

    太安城的春日,暖意总是迟来一步。

    崇文馆内,依旧是琅琅书声,伴着淡淡墨香。

    徐锋裹紧那件厚实的狐裘,像只畏寒的猫,蜷在角落的软垫上。

    他手里捧着一卷古籍,看似在读,眼帘却低垂着,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刻意压抑的低咳。

    病弱不堪的质子形象,他已拿捏得炉火纯青。

    但那双半阖的眸子底下,没有丝毫病态的浑浊。

    清明如洗,冷冽如冰。

    眸光无声地掠过馆内几道特定的年轻身影。

    同时,他的脑海中,正快速梳理着“老蝉”通过隐秘渠道,艰难传递来的、关于兵部尚书顾剑棠的零星讯息。

    【影阁】刚刚搭建,力量还很稚嫩。

    面对顾剑棠这种老谋深算、府邸如铁桶般的朝堂巨擘,想直接探查核心机密,几乎不可能。

    但即便只是外围的蛛丝马迹,再结合徐锋这几日在伴读圈子里旁敲侧击、看似闲聊得来的碎语。

    经过【万物洞悉】的整合与推演。

    一幅模糊却暗流涌动的朝堂势力图,已在他心中缓缓铺开。

    顾剑棠。

    离阳军方举足轻重的大佬,门生故旧遍布军伍,权势滔天。

    而另一位,同样手握重兵,镇守北疆门户的【镇北将军卫温】。

    与顾剑棠素来不睦。

    这几乎是朝野上下心照不宣的秘密。

    两人一南一北,同为离阳柱石,却在军权、资源、乃至圣心上,明里暗里争斗了许多年。

    积怨已深。

    这就是破绽。

    徐锋修长的指尖,在泛黄的书页上轻轻划过。

    一个念头,在他心底悄然滋生,带着一丝冰冷的决绝。

    陈芝豹与顾剑棠暗中勾连,其势已成,绝非自己目前能硬撼。

    他身处太安城这个漩涡中心,力量微弱,步步惊心。

    稍有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既然如此,为何不借力打力?

    借顾剑棠与卫温这对宿怨已久的猛虎相争,搅浑太安城这潭看似平静、实则深不见底的水。

    借刀杀人,一石二鸟。

    此计若能成功,不仅能有效牵扯顾剑棠的部分精力,让他无暇他顾。

    更能将太安城内,那些原本若有若无聚焦在自己这个北凉质子身上的目光,悄然引向军方大佬的内斗之中。

    他就能赢得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在更深的阴影里,积蓄力量,从容布局。

    心念已定。

    徐锋唇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

    但这抹弧度,瞬间便被他脸上那病态的苍白所吞噬,消失无踪。

    接下来的几日,崇文馆内似乎一切如常。

    徐锋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弱不禁风的北凉质子。

    只是,在与几位平日还算说得上话的勋贵子弟闲谈时。

    他那虚弱的声音里,总会“不经意”地掺杂进一些似是而非的感慨。

    “咳咳……听闻顾尚书近日公务实在繁忙,连府上的公子都难得一见了。唉,尚书大人真是为国操劳,令人敬佩啊……”

    他对着一位父亲在兵部任职的同伴轻声叹息,语气里带着几分“羡慕”与“敬重”。

    “说起来,卫将军那边,似乎……近来圣眷正隆?前些日听家父随口提及,北疆军功卓著,陛下很是欣慰呢。”

    转过头,他又对着另一位与卫温家族略有牵扯的子弟,仿佛只是随口一问,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

    话语如投入水中的石子,看似轻描淡写,却精准地落在某些人的心湖里,荡开圈圈涟漪。

    他不直接评判,不点明任何具体事件。

    只是将一些敏感的名字,与一些似是而非的“近况”,并列提及。

    巧妙地引导着听者的联想。

    尤其是当他“无意间”感慨“顾尚书在军中威望日隆,行事愈发……嗯,雷厉风行”时。

    他敏锐地捕捉到,几位与卫温派系隐有联系的子弟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

    流言的种子,一旦被种下,便会自己寻找土壤,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

    太安城中某些人多眼杂的酒肆茶楼,或是达官显贵府邸下人们私下聚集的角落里。

    开始悄然流传起一些更加“具体”、“内幕”的消息。

    “听说了吗?顾尚书府上的人自己传出来的,上次北疆那场大捷,明明是卫将军带人拼死打下来的,结果报功的折子上,顾尚书那边的人动了不少手脚,硬生生把首功快揽到自己头上了!”

    “嘘!小声点!我还听说啊,顾尚书在陛下面前,可不止一次说过卫将军……嗯,手握重兵,心思难测!”

    这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往往由一些穿着不起眼、看似顾府或兵部下人打扮的陌生面孔,“酒后失言”般透露出来。

    说完便匆匆消失在人群中,不留痕迹。

    消息的源头难以追溯,却因其内容的“劲爆”和所谓的“细节”,而迅速传播开来,越传越广。

    这自然是【影阁】的手笔。

    徐锋的指令下达,“老蝉”执行得极为小心谨慎。

    不求留下任何指向性证据,只求将这潭水彻底搅浑。

    镇北将军府。

    “砰!”

    一声脆响,一只价值不菲的青瓷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碎裂成无数片。

    卫温身着常服,脸色铁青,胸膛因愤怒而剧烈起伏。

    他刚刚听完心腹低声禀报的那些市井流言,以及暗中查证到的、顾剑棠近期确实在几个军中关键位置上安插亲信的动作。

    “顾剑棠!匹夫!欺人太甚!”

    卫温怒吼出声,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杀机毕露。

    “本将军在北疆为国镇守边陲,浴血厮杀,抵御蛮族!他顾剑棠却在京城背后捅刀子,构陷忠良!真当老子是泥捏的不成?!”

    积压多年的猜忌与不满,被这突如其来的“构陷”彻底点燃。

    新仇旧恨交织,瞬间冲垮了这位铁血将军的理智。

    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下令:“给我盯紧顾剑棠的一举一动!他不是喜欢玩阴的吗?我倒要看看,

    他究竟想做什么!还有,把这些年他安插在军中的那些蛀虫,给我一个个挖出来!老子要让他知道,北疆的军权,姓卫!”

    风声,很快也传到了兵部尚书府。

    书房内,顾剑棠端坐着,手中不紧不慢地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白玉佩。

    他听完属下的汇报,脸上不见丝毫怒气,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

    只是那双眼睛,骤然变得如同鹰隼般锐利,寒光四射。

    “流言?卫温在查我?”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好,很好。看来,是有人不想让老夫安生了。”

    顾剑棠在宦海沉浮数十载,岂会看不出这背后明显的挑拨离间之意?

    只是,这火候拿捏得如此精准,流言散布得又如此隐蔽,让他一时也难以准确锁定幕后之人。

    是朝中那些眼红他位置的政敌?

    还是……

    他的目光微微一凝,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那个在演武场上,看似惊慌失措、实则应对诡异的北凉质子。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他否定了。

    一个远来太安、病弱不堪的少年质子,就算有些小聪明,又哪来这等搅动风云的能量和心机?

    “哼,不管是谁在背后装神弄鬼,”顾剑棠冷哼一声,将玉佩重重拍在紫檀木桌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想借卫温那条只会冲锋陷阵的蠢狗来咬老夫?未免太小看我顾剑棠了!”

    他立刻做出了反击。

    一方面,他命人严查流言的源头,务必揪出幕后黑手。

    另一方面,则通过自己掌控的渠道,开始不动声色地散布卫温“心胸狭隘”、“听信谗言”、“无端构陷同僚重臣”的消息。

    甚至隐晦地暗示,卫温在北疆治军不严,可能与外族有着不清不楚的联系。

    一时间,太安城内,两位军方大佬之间的矛盾迅速公开化,并且急剧升温,趋向白热化。

    双方你来我往,互相攻讦。虽未动刀兵,但言语间的刀光剑影,

    已让整个京城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原本一些保持中立的军方将领和朝臣,也不得不开始暗中站队。

    始作俑者徐锋,则依旧安坐于崇文馆一角,或是在北凉王府那间僻静的卧房内“静养”。

    太子赵篆,作为离阳储君,自幼便在权力的中心耳濡目染。军方高层的异动,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思索着。起初,他只是觉得是寻常的朝堂争斗,但渐渐地,

    他发觉这些流言的散布方式,以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似乎……有些过于“恰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