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胡者,贼也!”
“江左高门容留诸胡,皆为贼也。”
“魏王?”
林道眼角瞥着江左来使“手下败将都是郡公了,这魏王又有何用!”
“夷狄都能开府仪同三司。”
“这魏王,我不受。”
显阳殿内,江左来使,一脸无奈的站在原地。
他很想直接了当的说,你这可是王爵,而且还是魏王。
江左诸公的意思,你是真不明白?
想来这乞活帅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出身,竟然连这都不懂。
江左的世家门阀,家中都有藏书,知晓百年前的三国旧事。
现在的情况,与当年何其相似。
以乞活军的强势表现,蜀地的成汉,两三年内就将沦入乞活军之手。
凉州那边,一番讨价还价后,必然也是会臣服于乞活军。
到时候一统北方的乞活军,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休养生息二十年后,江左必然扛不住,一如当年的东吴。
与当年的魏晋相比,乞活军缺少的仅仅是天子不在手中。
江左诸公为乞活帅上魏王,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你可以做曹魏,接受禅让取而代之。
现在是接触谈判阶段,满足江左诸公的条件,后面的事情自然也就简单了。
使者没想到的是,这位乞活帅,竟然在胡虏这等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纠缠,实在是没有大格局。
“大都督。”
使者环顾四周,期待乞活军中有能人出面劝说。
可惜没有。
他只好躬身行礼“羌人之事,无足轻重。”
“自前汉起,来投中土夷狄者,皆予高爵乃是惯例。”
“这些夷狄,又岂能与大都督相提并论?”
给胡虏封高官,汉时就有了,类似千金买马骨。
在权贵看来,这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底层出身的乞活帅,在这上面纠缠,好没意思。
林道眯起了双眼“无需多言!”
“将那些羌人全都交出来。”
“在这之前,我什么都不想谈。”
他一挥手“贵使请回吧。”
使者心头腹诽不已‘这些寒素出身的,真是上不得台面。’
‘北地无英豪,使竖子成名!’
待到使者离去,乞活军文武自是出言附和大帅,斥责江左小朝廷。
林道看了眼王猛,命众人各自离去。
皇宫中的女子,并不知晓外界的变化。
她们整日里都是装扮的花枝招展,争奇斗艳,想尽一切办法,去吸引大帅的注意力。
唯有谢道韫,能察觉到丝丝异样。
因为写毛笔字不好看,林道许多文书都是让谢道韫代写。
从这些文书之中,她察觉到乞活军正在集结精锐,严加训练。
甚至从字里行间,例如于河畔湖边加强水性训练,分发服用防治一些江左当地疾病的药物,搜集江左之地山川水纹风土人情资料等等,察觉到不少端倪。
对此,谢道韫并未多言。
该代笔的时候继续代笔,该侍寝的时候就侍寝。
没跟穿越女似的,急不可耐表现自己,更加没有向外泄露。
就像是她曾经与父亲说过的那般。
既是别家之人,自当以夫家为主。
别说江左了,就算是谢家有事,她也不会多言一句。
若是不懂得这些,恐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直到某天,林道突然宣布闭关,一切军国大事皆交由王猛处置。
谢道韫心中有个大胆的猜测。
林道不是闭关,是打仗去了。
至于目标,自然不会是没什么大江大河的凉州蜀地。
林道带着挑选出来的精锐,轻装上阵一路急行,直奔淮水岸边。
实际上除了军中将领之外,寻常军士都不知道这是要去哪。
出营的时候,只说是长途行军训练。
没有后勤辎重的拖累,全员精锐的急行军,速度真的极快。
依靠着绑腿胶鞋,以及大量高热量食物的支撑,每天行军都在百里以上。
看似很快,实则与当年司马懿,八天急行一千二百里击破孟达相比,还是差了些。
偌大的北地,经历多年的残酷屠戮。
现如今只剩下了几百万人,可以说是极为空旷。
“行百里,方有一坞堡。”
“三百里,方有一城。”
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林道心头渐沉。
南行路上,竟然与北边相差无几。
到处都是荒无人烟,人类活动的痕迹,正在快速被自然界吞噬。
曾经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生长出来。
曾经的良田,长满了灌木荒草。
曾经的村庄城镇,只剩残垣断壁,为绿色覆盖,狐鼠出没其间。
没有了人,大自然会重新接管一切。
“夷狄,门阀世家。”
“你们这是做了多大的孽!”
石虎残暴,却并非个例。
甚至于,许多高门大姓在残暴方面,比起夷狄也是毫不逊色。
“对同类这么狠的,或许也只有人了。”
林道愈发了解,末世之下的平民,生存何其艰难。
这方世界里当然,那是真的多活一天都算是赚了。
他的胸口,似有火焰燃烧。
大帅不语,只顾催促前行,恨不得立刻飞到建康城。
逢坞堡庄园不入,过市镇城池不进。
就是以每天超过百里的速度前行。
历经十余日行军,终于抵达了淮水北岸。
直到此地,人烟方才逐渐稠密起来。
甚至是出现了商旅的踪迹。
而军士们,也终于知道了,这次南下竟然是奔袭建康城。
也就是能凭空取物的林道有这份威信,让军士们相信此战能成。
换做别人,军士们估计直接哗变了。
“郎主。”
刘虎不解询问“怎得没见着巡哨?”
“江左这边,兵马多为私兵。”林道耐心解释“郡兵县兵的确是有,却是待遇极差,多为老弱。”
“六七十的老头,十一二的孩子都有,还占据了军中多数。”
“他们日常生活都成问题了,哪里还有力气巡哨。”
晋朝的军制非常混乱,尤其是在八王之乱后。
壮丁都被高门大户瓜分为私兵。
名义上属于朝廷的郡县兵,不但兵员质量差,而且几乎没什么待遇可言。
肚子里缺粮食饿的没体力动弹,谁还会尽职尽责的整日里到处巡逻。
许多所谓的士卒,有可能巡着巡着倒头就睡,再也起不来。
“修整一日,搭建浮桥。”
“收拢掉队士卒,吃些好的补充体力。”
林道嘱咐“饮水必须烧开水。”
他从现代世界运来大量木制浮桥设备,以铁链连环固定,直通淮水对岸。
今年大旱降雨稀少,淮水的宽度比大江窄的多,有着搭建浮桥的条件。
换做大江就不行了。
哪怕是枯水期的大江,想要修建浮桥也是一件极为庞大的工程。
长时间行军的军士们非常疲惫,好在林道一直用重赏激励。
“攻破建康城,城内财货军中上下可分一半。”
与军士们谈什么大义,谈什么理想的,其实都没用。
实打实的赏赐,方能激励起他们的士气与意志。
一天的修整,收拢了数百名掉队的军士。
至于后面更多掉队的士卒,没时间等他们了。
大军浩荡渡过淮水,径直踏上了对岸的八公山。
不远处的寿阳城,早已经是吓到城门紧闭,无数身影在城墙上张望。
“只管前行,别的什么都不管!”
“哪怕路上有人扔金子也不许捡,一路向前!”
“两天,两天之后必须抵达逍遥津!”
“五天,五天之后必须行至濡须口!”
只在腰畔悬挂短兵的乞活军,沿着濡须水一路南下狂奔。
他们的行军速度太快,沿途城池派出的信使,甚至有时候都没他们快。
当濡须水的水师都督,接到示警信件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扔回了案几上。
“怎么可能!”
之前压根什么消息都没有,然后突然就说有几万人快到濡须口了。
大都督当然不相信了,这些人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古代行军速度都是有成例的,按照常识来说,不可能有这种事情。
别的不说,沉重的后勤物资,怎么可能跑的飞起。
平缓了心气的大都督,再度拿起了信件翻看。
“罢了,明日派人去查探一番就是。”
当天晚上,濡须口水寨内异常安静,唯有江风吹动江水的喧哗声,阵阵传来。
水寨内,一艘艘的大小船只,密集的排列在一起。
现如今天下太平,最近的敌军都是远在千里之外,军营之中哪里会有什么警惕可言。
就连巡夜的哨兵,都是无精打采。
“天上好像有什么声音?”
“嗡嗡嗡的好像是螫虫(蜜蜂)~”
哨兵们倾听,的确是隐约有嗡鸣声传来。
有人疑惑“这螫虫也太勤劳了吧,大晚上的还要出来采花?”
‘砰!’
闷响声传来,靠近水寨营门的船上,传来了喝骂声。
哨兵们过去,却是见着不少船上,沾染了黏糊糊的东西。
船上被吵醒的人,正在骂骂咧咧的清理。
不多时的功夫,又有闷响声传来,不远处的几艘船上,也被沾染上了这些古怪的东西。
哨兵心头警惕,往上禀报。
一路上报,终于是吵醒了熟睡之中的大都督。
黑着脸的大都督,穿着袍子就出来查看。
天暗风疾,视线不明。
有校尉举着火把上前,抵近了观察那些黏在船上的究竟是何物。
下一刻,火光绽放。
“嗯?”
操纵无人机的林道,透过摄像头见着了燃起了火焰的营寨。
“我还没扔火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