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 第92章 浏河破袭战

第92章 浏河破袭战

    你问沈复兴的到来,让那几个税警总团的元老怎么想?

    那就要看看这些人到底是谁?

    参谋处长:廖肯,34岁,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五期

    副总团长:古鼎华,42岁,广东华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一支队长(副总团长):何绍周,35岁,贵州兴义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一支队1团,下辖5200人:团长刘耀寰,38岁,广东台山人,维吉尼亚军官学校炮科

    一支队2团,下辖4900人:团长宋卓愈,33岁,广东翁源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一支队3团下辖5000人:团长刘天绍,留日学习航空

    二支队长(副总团长):王公亮,36岁,广东肇庆人,黄埔军校一期

    二支队4团,下辖5100人:团长孙立人,37岁,安徽金牛镇人,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二支队5团,下辖5100人:团长之纪,35岁,广东揭阳人,黄埔军校三期

    二支队6团,下辖3000人:团长杨守义

    用天之骄子来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会错,在苏州的指挥部内,沈复兴见到廖肯与古鼎华。

    有些意外,两人对沈复兴显得有些主动亲和。

    “沈长官,真是年轻啊,这些日子,到处都是你的传闻,前几天独闯龙潭,更是.”

    古鼎华用胳膊捅了捅廖肯,在他看来,不少嫡系军官看不起税警总团,认为这是降职:“这货嘴巴不把门,但从那天之后,教育界与学生们可是对您刮目相看,长沙今天还有学生游行,说对你的处罚不公呢!”

    “嗯?!”

    沈复兴接过报纸一看,有些吃惊。

    【长沙大学生联合游行,要求释放沈复兴】

    照片赫然就是一群大学生正在游行,举着有他名字的小旗帜。

    老王凑过来颠脚望了一眼,心中暗喜,这不是民心是什么?

    有些血赚?

    “沈某愧不敢当,是不是该写一篇文章替委座澄清一下?”沈复兴话是这么说,眼睛却死死盯着二位。

    没办法,老头子让他来,私下里跟他说了很多。

    甚至还涉及了未来的第8军指挥官,而钱大钧在他从宋子文那边回来的时候,也专门叮嘱过【黄陆浙一】。

    话里话外,这是老头子要收散落在外面的军权。

    特别是税警总团,36、87、88三个精锐德械调整师在淞沪损失惨重,到时候万一手下没兵,镇不住各路地方派系怎么办?

    沈复兴的作用,就在这里了,试探一下这些人的忠心。

    但在宋子文的办公室,对方也说得很明白。

    “你只要抗日,我就支持你,金钱、兵员、枪支弹药,都可以!”

    故事到这里,就变得很简单。

    沈复兴从小就听过一句话:要弄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两人听沈复兴这么说,脸上顿时有些精彩,倒是廖肯咬牙开口:“自然是要的,沈长官如今声望正隆,书文以示正听才是道理。”

    才说完,一旁的副总团长古鼎华就瞪着对方,似乎有些不满。

    了解!

    沈复兴不动声色,果断跳过话题:“好了好了,这件事情自有宣传部处理就是了,我们还是谈谈这仗怎么打,现在几个团在什么位置?”

    古鼎华有些微怒,似乎廖肯的行为,是对税警总团的背叛。

    参谋处长廖肯也不理他,带着沈复兴来到地图前:

    “目前部队很分散,第1团刘耀寰部在浏河西侧布防,2团宋卓愈部在大场以南的彭浦镇布防,3团刘天绍在江湾布防,暂时归属88师指挥,4团、5团在黄团黄军长的带领下,与36师一起,正在抵抗日寇的进攻。”

    “至于第6团.原第6团一部还在青岛,2个营的兵力应该3天内可以抵达淞沪,并入第6团,要不要守蕰藻浜,得看您与陈长官商议了。”

    墙头草,马屁精!

    看着侃侃而谈,主动介绍情况的参谋处长廖肯,古鼎华心里暗骂。

    沈复兴点头:“说说第1团的情况,我打算缓解一下罗店与市区的作战压力,这也是上峰的意思,有没有可能,在浏河搞出一些动静来。”

    “万万不可!”

    不等廖肯答话,古鼎华率先跳了出来:“我部接到的任务是固守浏河,税警总团可不是拿来给别人挡枪的!”

    嗯?!

    “这样啊?那古副团长要不你回去问问委座或者宋部长,看看我说的是真是假。”沈复兴双手环胸,好整以暇地看着对方,脸上还有若有若无的笑意。

    正准备站出来厮杀的老王悄悄后退半步,低着头,笑容玩味。

    这沈长官已经不是之前的沈长官了,也许这一次并不是什么坏事。

    被怼得哑口无言的古鼎华气得几次张口,却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哎呀,来人,给古副团长倒杯水。”沈复兴一边挥手招呼小五,一边上前假意搀扶古鼎华。

    后者气得牙痒痒,捂着胸口:“卑职身体不适,先行告退,还请沈长官见谅。”

    说着,就急匆匆离开指挥部。

    见他离开,沈复兴冷哼一声:“我以为多有硬气!”

    说完,他拉着廖肯来到一旁:“廖参谋,以后我们可要精诚合作啊,委座可是专门跟我提过你的名字,说你一心为国,忠心可嘉。”

    “真的?校长谬赞了,这是学生应该做的。”廖肯转身朝着金陵的方向敬了一礼。

    当然是假的,你特么身上贴着黄埔标签呢!

    说实话,沈复兴对这些派系斗争是真的反感,有这些时间,还不一定输那么惨呢!

    “命令!”

    突然,沈复兴变得严肃起来,老王与廖肯齐齐站定,指挥部内的参谋拿出小本本准备记录。

    “第6团杨守义部于今日夜里向第14师移交防区,全团转移至浏河,炮兵营、战车连一并转移。”

    “第3团刘天绍部,等待换防,军部已下令58师前来换防,同步移师浏河一线。”

    “团指挥部,山炮营、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一起移师浏河,陆渡镇!”

    “参谋部尽快制定浏河破袭作战计划,拟以1团、3团、6团为核心主力对日寇发起破袭,攻击日寇第12联队,威胁罗店日寇侧翼。”

    两人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这么凶?

    不是要搞人事斗争,而是直接搞鬼子?

    只有沈复兴自己知道,淞沪会战的转折点在哪里。

    那是罗店久攻不下,日寇突袭刘行,开启蕰藻浜大决战。

    最终损失两大战区不断填人头进去,导致损兵折将,无力对金山卫登陆的日寇发动反登陆导致最后的溃退。

    从日寇兵力最薄弱的北线主动进攻,压缩日寇防御,这就是他要做的改变。

    让淞沪会战,成为日寇不断流血的伤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