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177章 退一赔十,罚款83.8万!(求月票)

第177章 退一赔十,罚款83.8万!(求月票)

    翌日拂晓,陈延森神清气爽地从床上起来。

    地板上丢了满地的衣物,还有金刚狼、黑寡妇、绿巨人和蜘蛛侠的Cos服,那件黑寡妇从肚皮裂开,一直蔓延到脖颈。

    陈延森光着脚走到门外,躺在沙发上,望着窗外的一抹晨曦,渐渐变得火红发烫,把灰白的天空点亮。

    “今天没看书呀?”

    宋允澄裹着浴巾,缓缓走过来问道。

    “昨晚不是已经翻了一夜的书吗?”陈延森拉着宋允澄的手,放在掌心轻轻摩挲,坏笑着反问。

    宋允澄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俏丽通红。

    在陈延森的熏陶下,她对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从一开始的茫然懵懂,慢慢知道的越来越多。

    “茧子都没了,现在滑滑的。”陈延森捏着宋允澄的手,轻声说道。

    “师父教得好,我才有了赚钱的能力,否则光靠食堂和图书馆的兼职收入,我连我哥的药费都付不起。”

    宋允澄眼神真挚,诚恳说道。

    除了感情渣了点,陈延森对她一直都挺好,手把手把自己培养成了大客户总监。

    并且她能坐稳这个位子,靠得是出色的业绩,哪怕在招商中,她也是佼佼者。

    “我不喜欢师父这个称呼。”

    陈延森皱眉,这称呼总让他想起叶秋萍。

    “可我喜欢怎么办?”宋允澄笑着问道。

    陈延森没说话,用实际行为回应,他一把抄起宋允澄,向着浴室走去。

    与此同时。

    苏宁、凡客、当当、乐淘和新蛋网,都对入驻拼呗产生了兴趣。

    虽说它们去拼呗开旗舰店,等于在给竞品公司导流,但它们同样也能蹭到拼呗的流量,甚至还能挖走一部分用户。

    随着电商平台的销售额节节攀升,无论是线下的传统企业,还是原有的线上平台,都在积极寻找外部流量入口。

    以前有狐狸淘,现在又多了一个拼呗。

    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只有凡客和苏宁!

    此时的苏宁电商,刚从3C家电零售转型为综合电商,但业绩占比最高的还是数码家电品类。

    在获悉亰东在拼呗上的售卖表现后,立马让市场部联系拼呗的商务人员,沟通入驻事宜。

    当陈延森回到科技园时,大客户招商部一口气交上来三份审批合同,分别是苏宁、红孩子和麦包包。

    敢情全是想来薅羊毛的!

    陈延森也不在意,统统审核同意,在拼呗的初始阶段,他对这种垂直品类的电商网站,还是来之不拒的。

    哪怕丢进商品池里,只开一个搜索入口,也能增加盈利途径。

    额外的曝光,就得掏钱才行。

    处理完这些事,陈延森才不紧不慢的给陈年回了个电话,在听完陈年的需求后,爽快答应。

    他连麦包包这种都没拒绝,自然不会拒绝凡客。

    况且他心里清楚,此时凡客的库存压力大,在定价谈判上,拼呗更具主导权。

    此外,除了平台入驻,还有大量的品牌方提交了入驻申请,包括康佳、苏泊尔大家电、格力、惠普、ZARA和韩都衣舍等,以A级品牌为主,多达600多家。

    仅仅是保证金,财务就收了上亿元。

    就在陈延森查看平台数据时,二楼客服部却是闹哄哄的一片。

    “波哥,访客接入量太高,完全忙不过来!全是投诉!”

    朱孝鹏走到孟熙波跟前,焦急地问道。

    “一共多少客诉单?”孟熙波努力稳住情绪。

    “到目前为止是278个,但当前进来的访客,大多都是投诉乡味坊的那款脆椒贡菜,存在产品过期、条码磨损或商品发霉的问题。”

    朱孝鹏简单总结道。

    “走!跟我一起去找老费!”

    孟熙波一听客诉高达两百多起时,瞬间头皮发麻,当即决定道。

    费启文是客服部总监,也是陈延森给两人找的职场老师。

    孟熙波虽然为人机灵,又经历过一年狐狸淘的项目锻炼,但在处理危机事件、与市监协会打交道方面,还是太稚嫩。

    陈延森可不放心把客户部交给两人,所以才从桃宝挖来了一位客服总监。

    两人不敢耽误,连忙向着费启文的位置跑去。

    “老费,麻烦了,双十二有一款产品出了问题,初步判断是商家以次充好,但手段太低劣,被用户发现了。”

    孟熙波一边解释,一边示意朱孝鹏展示用户提供的图片和视频证据。

    “先冻结商家货款,让客服安抚好投诉的用户,先用退一赔三的方案试探用户,要是用户的投诉意愿强烈,就退一赔十。”

    费启文匆匆看了一眼,当即拍板道。

    实际上,公司内部针对这类情况,早就制定了处理预案,但需要他这个客服总监做决定。

    “行,那我们马上回去处理。”

    孟熙波点点头,拿到授权后,立刻让客服联系上午投诉的买家,用退赔政策进行安抚。

    随后,涉事商品的链接又发给了相应的招商和类目,很快链接就做了下架处理。

    几乎同一时间,远在川蜀的乡味坊老板,就收到了站内通知。

    商品下架,货款冻结,原先10万元的保证金,此刻只剩下7万多块。

    很明显,拼呗为了处理客户投诉,直接从保证金里划扣赔偿金,打进了买家账户。

    “搞什么东西?怎么连提现都操作不了!”

    张岷骁见状,顿时急了,喊来运营操作提现。

    “老板,货款被平台冻结了,估计得处理好客诉以后,才能提现。”

    运营摊了摊手,一脸无奈。

    当初老板要把去年的那批旧货,用酒精涂改生产日期、重新喷墨时,他就劝过。

    但老板一意孤行,冒着侥幸心理,新货、旧货掺着卖,仓库那边的工人收入不高,干活也没上心。

    喷墨没清理干净,被买家发现倒也正常。

    “哈麻批,这什么垃圾平台!老子要报警!”张岷骁气得团团转,不断地破口大骂。

    10万块保证金,很快就被扣走了3万多。

    “老板,我先试着联系平台客服。”运营见老板两眼赤红,缩了缩脖子,给自己找了点事情做。

    张岷骁点点头,不再吭声。

    至于报警,他可没这个胆子,如果产品没问题,他当然不怕,可他确实把去年剩下的6000瓶旧货混在订单里卖了出去。

    别看他嘴上喊得凶,其实心里虚得很。

    “您好,我是乡味坊的运营人员,请问我们店铺的货款为什么无法提现?”

    运营明知故问道。

    “您好,我帮您查询了一下,贵店铺当前的售后订单为1159单,触发了平台预警机制,您需要处理完所有售后工单,才能解冻提现功能。”

    电脑对面的客服,缓缓解释道。

    “你帮我搞定!”张岷骁瞥了一样,顿时急了,指着运营说道。

    “呃老板,平台那边的安抚政策是退一赔三,我们也这么处理吗?”

    运营在心里大骂了一句奸商,但表面上还是一副为老板操心的忧虑模样。

    这老板是狗了点,但为了生活,他也没办法,只能忍着。

    “退一赔三?不行!你让店铺客服跟买家说,一单补偿10块钱,赶在他们联系平台之前。把这帮哈麻批给打发了!”

    张岷骁闻言,连忙摇头。

    退一赔三岂不是要他的命,虽说食品安全法有规定,但他可不想赔钱。

    运营笑得很绝望,碰上这种老板,他也很无奈。

    当他把这个消息转述给客服时,客服们冷笑,索性摆烂,不管用户怎么骂,他们都是‘给好评,返10元红包’的话术。

    最后,这些诉求得不到满足的用户,自然是跳过商家客服,进而联系到了平台客服。

    用户顿时就感觉到了服务落差,刚刚被商家客服气得半死,到了平台客服这里,上来就是退一赔三,如果稍微表现得不满意,客服就直接赔十倍。

    这哪里是购物,分明就是理财!

    原本三瓶脆椒贡菜的价格是23.9元,退一赔三就赚了72元,退一赔十就是239元。

    要不是运营把链接下了,此刻乡味坊的店铺销量,恐怕还能再涨十万。

    用户是开心了,可张岷骁却快崩溃了!

    在‘退一赔十’的赔偿方案冲上热搜后,买到有问题产品的用户,上来就晒出证据,要求十倍赔偿。

    拼呗的客服也是爽快,反正扣得又不是自己的钱,非常爽快地退款、打款。

    还没到中午12点,乡味坊的十万保证金就扣得一干二净,接着又开始从货款里扣。

    入驻拼呗的商家,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拉来仓库的员工开会,警告下面人:以后发货要认真小心。

    他们也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拼呗上赚钱确实快,可赔钱更快。

    拼呗这种冻结货款、划扣保证金的做法,看似霸道,却让更多正常做生意的卖家感觉,在这种维护买家的平台,只要老老实实卖货,不愁没钱赚。

    而一些想着偷奸耍滑的商家,顿时抱团,在微博上@陈延森大骂,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亲切问候了一遍。

    不知情的网友,起初还真以为是拼呗行事太霸道,随意冻结商家货款。

    但在评论区看到那些拿到十倍赔偿的买家,晒出的生产日期修改后的图片,食品发霉的视频后,立马觉得陈延森罚得太轻了。

    转头骂起了奸商!

    “以后买东西,就去拼呗!平台帮你撑腰!”

    “这拼呗可以,遇事它真上!听说商家闹着要报警,结果半天没动静,最后还是拼呗法务先报了警!”

    “这家老板也是求锤得锤!他不是想报警吗?平台分分钟满足他的愿望。”

    网友在评论区嘻嘻哈哈地点评道。

    没过多久,还有人把乡味坊的桃宝店铺链接发了出来,一大帮网友随后涌入桃宝,向商家客服嘲讽道:“还有没有货?贡菜我只吃过期的!”

    “来两瓶82年的脆椒贡菜,我配拉菲!”

    “垃圾商家,早点倒闭!”

    甚至还有网友,不断地下单、退单,把店铺的退货率拉高了几十倍。

    乡味坊的运营见状,只好把商品全部下架。

    第二天,当地的市监协会和巡检所介入调查,很快就发了通报,将对乡味坊以次充好的行为进行处罚。

    并与拼呗的客服负责人取得联系,同步该事件的处理进度,毕竟都闹上了热搜。

    三天后,乡味坊一共向买家赔偿了53.8万元,并成为第一家被拼呗解除合作的商家。

    同时,乡味坊还得向拼呗缴纳10万的技术服务费和20万的经济赔偿。

    拼呗借助这次的负面事情,在电商圈内一战成名。

    不少用户慕名而来,下载了拼呗App,打算试一试‘理财型电商平台’的购物体验。

    拼呗针对乡味坊的处罚,虽然吓退了一波心怀鬼胎的商家,但更多的商家只看到乡味坊在入驻后的半个月内,卖出了100多万的销售额。

    只要能赚钱,罚款怕什么?

    况且拼呗又不是毫无理由地处罚商家,就拿乡味坊以次充好的行为来说,不管放在平台,都会被重罚,只是拼呗的处理更加凶狠罢了。

    陈延森在得知处理结果后,又让人事多招了几名安保人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