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七十四章 疯狂抄家

第七十四章 疯狂抄家

    这大开杀戒之前还有什么事要办呢?

    那自然是抄家。

    历史上崇祯这点也没做好,或者说没意识到。

    朝廷没钱或者当皇帝的没钱,那就查抄贪官污吏啊。

    京城官员有的是钱,特别是贪官污吏,这些人手里的钱绝对够组织和操练一支强大的军队出来了。

    崇祯好像就没意识到这一点,就好比魏忠贤谋逆案,那上百阉党一个个可都富得流油,崇祯竟然没有去抄了他们的家,结果,钱财全被别人给卷跑了!

    这家伙最后穷到没钱发粮饷那也是有原因的。

    崇祯杀人那好像就是为了杀而杀,漫无目的的乱杀。

    比如,他杀袁崇焕、熊文灿、郑崇俭、刘策等等六部尚书一级的封疆大吏,多少都有点让人莫名其妙。

    洪武大帝大开杀戒那都是有目的的。

    胡惟庸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收回文官手中的权力。

    蓝玉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收回武将手中的权力。

    空印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震慑官场,澄清吏治,防止以权谋私。

    郭桓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惩治贪官污吏,防止官场腐化。

    万历这次大开杀戒可不光是为了收拾张四维一党,他还想搞钱来发展武力。

    这个也是他早就想好的,他要抄家搞钱。

    张四维一党那都不知道攫取了大明多少利益,一个个那都有的是钱,不抄了他们的家,搞钱来发展武力实属浪费。

    至于为什么要在大开杀戒之前抄家,那是因为杀了再抄和抄了再杀完全不一样。

    他没有大开杀戒之前,谁知道他要杀谁?

    这个时候肯定没人知道他想杀多少人。

    更重要的就算是谋反株连九族,那些人家里的家丁、护院和奴仆也不可能被株连。

    如果他还没大开杀戒,谁都不知道谁会死。

    那些人家里的家丁、护院和奴仆自然不敢乱来。

    主人还在呢,谁敢乱来,他们若是敢乱来,万一主人放回来了,不收拾他们才怪呢。

    如果他大开杀戒了,人都砍了,那些人家里的家丁、护院和奴仆估计会立马做鸟兽散。

    而且,能拿走多少财物就会拿走多少财物,主人都不在了,不拿白不拿啊。

    所以,大开杀戒之前一定要把家给抄了,要是杀了再抄,那估计都抄不到多少东西了。

    万历敲打了吴兑一番之后,立马便命人把英国公张元功、蓬莱侯戚继光、内阁大学士余有才、兵部尚书梁梦龙、督察院左都御史高茂才和李玄成、单思南等全部召集到御书房中。

    这些人等于都是他的亲信,他自然不用再装作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了。

    人都到齐之后,他立马便郑重道:“这次张诚造反一案牵连甚广,而且有些人是被骗进来的,有些人跟造反还没有关系,有些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那也得惩处,我们得仔细斟酌。”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郑重的点了点头。

    不过他们都没有吭气,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万历准备牵连哪些人,牵连的人又如何处置。

    万历紧接着便冷冷的道:“这次武定侯郭大诚是主谋,必须株连九族,连根拔起。”

    武定侯一系的确要清洗干净。

    嘉靖朝的时候武定侯郭勋一朝得势那就无法无天了,不但贪赃枉法、卖官靡爵,还排除异己、牵连无辜、仗势欺人、无恶不作。

    不过,因为嘉靖帝利用武定侯郭勋干翻了首辅杨廷和一系,而且还晋封郭勋翊国公加太师,严惩郭勋那就是打自己的脸。

    所以,不管朝臣如何弹劾郭勋,不管郭勋干了多少无法无天的事,嘉靖帝那都没有深究。

    嘉靖帝也就是将郭勋打入诏狱,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就连武定侯的爵位都没有削,还是让郭勋的儿子继承了。

    这一次武定侯郭大诚竟然是造反的主谋,那自然要连根拔起,赶尽杀绝,要不然,以后再让武定侯一系得势那又不知道多少人要遭殃。

    众人闻言,那都是连连点头以示赞成。

    万历见状,果断下令道:“应桢,你命陆绎将武定侯所有亲族全部打入诏狱。”

    成国公朱应桢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微臣遵旨。”

    万历紧接着又冷冷的道:“张鲸这次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动手的大多是东厂番子,东厂不能再让这家伙管下去了。

    小舅,拟旨,擢你为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

    呃,我自己拟旨擢升自己啊?

    李玄成闻言,小心道:“万岁爷,我不能离开你身边啊,这东厂怎么管?”

    这个简单。

    万历不假思索道:“你用元功的亲族来掌管东厂,东厂所有千户、百户、大档头、档头、总旗什么的全换成英国公府的亲族。”

    这个倒是简单,东厂其实也就千来号人,从上到下把管事的换掉就行了。

    李玄成连连点头道:“好的,我明白了。”

    万历又对兵部尚书梁梦龙道:“乾吉,边军戎装不能再交给武清侯府来做了,他们用的就是最差的布和收破烂收来的棉花,单衣边军还不知道能不能穿三年呢,而且棉衣也一点都不保暖。

    以后边军戎装交给英国公府来做。”

    兵部尚书梁梦龙那也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微臣遵旨。”

    英国公张元功闻言,不由眼前一亮,那可是一年几十万两的收益啊,这种好事终于轮到他了。

    他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问道:“万岁爷,还是单衣算一两一套,棉衣算二两一套吗?”

    万历缓缓点头道:“嗯,这个价格就没必要改了。

    不过,你用料得用好的,上好的棉布也就是一两银子三匹,四五十万套单衣和棉衣也就需要两万多两,上好的棉花也才三两银子左右一担,二三十万套棉衣也就需要四五万两,这钱不能省。”

    英国公张元功连连点头道:“好的,微臣一定用上好的料子。”

    看样子你没有什么做生意的头脑。

    万历想了想,随即问道:“月儿呢,他爹不是说要把月儿送给朕做通房丫头吗?”

    哎呀,这事都忘了。

    英国公张元功一拍脑门道:“好的,微臣等下就让大年送月儿入宫。”

    你以为朕光是为了美人吗?

    万历细细解释道:“月儿进宫之后朕给她封个香妃,这样大年就是国丈了。

    以后你就和大年合作,把布匹和衣服生意做起来,织布的作坊你们多建点,纺纱织布的机器可以让避暑山庄的木匠做,你多招点人,以后京营屯卫的戎装还要你们来做呢。

    还有官袍、衙役服等,以后朕还要给各色匠户配专门的工装,这些朕都可以交给你们来做。

    不过,利润大部分要用来做军费,你和大年一人只能抽一成。”

    京营可是要扩充到三四十万,还有官员、衙役、匠户那都不知道有多少。

    这生意如果做起来,利润怕是要暴涨十倍以上,到时候一成也比现在全拿都多啊!

    英国公张元功连连点头道:“好的,万岁爷,您说开多少作坊就开多少作坊,您说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

    这个现在还说不好。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应桢、元敬,你们负责抄家,等下就去抄,把武定侯所有亲族,张诚所有亲族,还有何起鸣和武清侯世子李文全的家全抄了。

    记住,先派人把这些人的府邸围住,里面的丫鬟、仆役、家丁、护院什么的全部赶出来,然后再一家一家仔细抄。

    高爱卿,督察院来负责记账,你把今年新晋的御史全派去记账,所有财物都要记清楚,金银直接送乾清宫。

    你们把抄完的府邸都交给英国公开作坊,其他财物交给英国公府的店铺去售卖,算一成的工钱给他们,其他卖的钱也送乾清宫来。”

    成国公朱应桢、蓬莱侯戚继光和督察院左都御史高茂才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接下来就是疯狂抄家。

    武定侯府的亲族那是成百上千,张诚的亲族虽然不多,那也有几十家,还有工部尚书何起鸣和武清侯世子李文全那家里都不知道多有钱。

    锦衣卫和京营将士是不管不顾一顿抄,那运送金银的马车是不断往乾清宫里送,还有运送其他财物的更多。

    京城百姓这次是看过瘾了,那家伙,这次都不知道要抄多少家,从早抄到晚,天天抄,天天抄,好像永远都抄不完一般。

    朝中的申时行一党、张四维一党和那些贪官污吏却是吓得心惊胆颤。

    小皇帝这么疯狂抄家,以后会不会轮到他们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