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 > 第一卷 第205章 虎贲师!!!

第一卷 第205章 虎贲师!!!

    八路军总部。

    作战室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只有电报机发出的“滴滴答答”声在空旷的室内回响。

    值班参谋接过译电员手中的纸张,目光瞬间凝固,那上面的内容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了他的内心。

    “老总!”

    参谋几乎是踉跄着冲进里间,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尖锐。

    “阳泉大捷!”

    新一旅和386旅歼敌五万余人,生擒鬼子中将!”

    正在专注看地图的老总猛然转身,手中的红蓝铅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这一突如其来的动静,让屋内的空气似乎都为之一滞。

    副总参谋长原本正坐在藤椅上,手中端着一杯茶水。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像是被电流击中一般,猛地站起,手中的茶水泼洒在灰色军裤上,他却浑然不觉。

    刘师长原本微微眯着眼睛,若有所思地听着参谋的汇报,此刻也瞬间睁大双眼。

    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格外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

    “念,仔细念!”

    参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展开电报,逐字逐句地念了起来。

    “在我新一旅和386旅配合下,此次歼敌鬼子五万余人!”

    “击毁鬼子坦克三十余辆,缴获各类火炮八十一门……”

    随着参谋的声音在屋内回荡,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撞击着众人的内心。

    当参谋念到牺牲四千六百七十九人,重伤三千八百五十五人时,声音戛然而止。

    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再也发不出声来。

    作战室里顿时安静得可怕,静得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能听见窗外山风掠过窗棂的细微声响。

    老总沉默了片刻,随后,他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枣木桌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好个杨虎!”

    “好个新一旅!”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说完便开始来回踱步。

    “五万多鬼子啊,这是抗战以来华北战场少见的大胜!”

    副总参谋长弯腰捡起老总掉落的铅笔。

    在地图上阳泉的位置郑重地画了个红圈,仿佛是在标记下这一伟大胜利的坐标。

    “这一仗把鬼子的‘铁壁合围’计划撕了个大口子。”

    “老刘,你怎么看?”

    他看向刘师长,眼中满是期待和询问。

    刘师长手指顺着正太铁路缓缓比划着,神色凝重,仿佛在脑海中推演着这场战役对整个战局的影响。

    “筱冢义男怕是要气疯了。”

    “三个师团被全歼,太原的鬼子至少三个月内缓不过劲来。”

    但咱们得防着鬼子狗急跳墙,怕是要从华中调兵增援。”

    他的语气沉稳而冷静,透露出对局势的深刻洞察。

    老总突然停住脚步,神色变得更加凝重,声音低沉地说道。

    “386旅这次配合得好,但新一旅才是主力。”

    “你们看这伤亡数字……”

    他顿了顿,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

    “四千多战士啊,都是硬骨头。”

    他的眼中闪烁着沉痛和敬佩的光芒。

    这些牺牲的战士,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为了抗击侵略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老总缓缓拿起电报,目光在“牺牲四千六百七十九人”处停留许久。

    仿佛要将每一个牺牲战士的名字都刻在心里。

    “赵刚这个政委心细,把伤亡数字统计得清楚。”

    “这些烈士的名字,要一个不落记进花名册,家属抚恤必须到位。”

    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不容置疑。

    仿佛在向这些烈士和他们的家属承诺,一定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刘师长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我建议给牺牲的战士们追授‘抗战英雄’称号!”

    “而活着的同志们该记功的记功,该嘉奖的嘉奖。”

    “尤其是杨虎、李云龙这些指挥员,得好好表彰。”

    “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不仅是新一旅的骄傲,更是整个八路军的骄傲。”

    老总突然转过头,看向参谋,问道。

    “新一旅现在还有多少人?”

    参谋立刻翻开手中的记录,快速查找着相关信息,然后回答道。

    “战前三万两千人,战后能作战的还剩两万三千余人!”

    “两万三千余人……”

    “比某些师的兵力还多。”

    老总喃喃自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副总参谋长接过话头,神情激动,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老总,我看时机成熟了!”

    “新一旅扩编成师,该提上日程了。”

    “以新一旅的实力和战绩,完全有资格成为一个师!”

    “这不仅能提升部队的士气,还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刘师长抚掌赞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早就想说了。”

    “论战斗力,新一旅能打硬仗、打恶仗。”

    “论规模,已经超过普通旅的编制。”

    “扩编成师,名正言顺。”

    “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扩编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期望。”

    老总却摆了摆手,神色平静,语气沉稳的道。

    “扩编是好事,但得讲究名正言顺。”

    “这样吧,先让总部派考察组去新一旅看看,摸摸底。”

    “我们要确保扩编的决定是基于充分的了解和考虑,不能草率行事。”

    副总参谋长挑眉,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老总,你还信不过杨虎那小子?”

    “这小子从新一团打到新一旅,哪一仗不是拿命拼出来的?”

    “他的能力和忠诚,我们都看在眼里,没必要再考察了吧。”

    刘师长笑着打圆场,脸上的笑容和蔼可亲。

    “老总说得对,考察不是不信任,是要让扩编更有说服力。”

    “毕竟委员长那边,咱们还得走个过场。”

    “我们要做到万无一失,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正说着,警卫员推门进来,大声报告道。

    “报告,386旅的陈旅长来电!”

    “说386旅和新一旅正在打扫战场,缴获的装备能武装两个师。”

    老总听后,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好啊!”

    “这下咱们八路军的家底更厚了。”

    “不过老陈这老小子,怕是又盯上新一旅的美式装备了。”

    “他一直对美式装备眼馋着呢。”

    副总参谋长也跟着摇头失笑道。

    “老陈要是开口,杨虎估计得脱层皮。”

    这时,刘师长指着地图,神色认真,语气坚定的道。

    “新一旅要是扩编成师,防区也得调整。”

    “阳泉地势险要,得作为晋察冀与晋冀鲁豫的枢纽来建设。”

    “这里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加强防御,确保万无一失。”

    老总听后,突然收敛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扩编的事,还得考虑二战区和委员长的反应。”

    “尤其是委员长,怕是又要眼红了。”

    “他一直对我们八路军的发展心存忌惮,这次扩编,肯定会引起他的不满。”

    副总参谋长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他眼红也得忍着。”

    “新一旅是在战场上实打实打出来的,谁也挑不出理。”

    “我们是为了抗战,为了民族的解放,他要是敢从中作梗,就是民族的罪人。”

    这时,参谋把准备好的新一旅扩编名单递过来,老总接过后,逐行查看。

    目光在每一个名字上停留,似乎在回忆着这些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杨虎任师长,赵刚任政委,这是板上钉钉的。”

    “李云龙、张大彪这些老骨干,该怎么安排?”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必须妥善安置。”

    刘师长探过头,看着名单,若有所思地说道。

    “李云龙打仗猛,但脾气倔,得找个能压得住他的政委。”

    “他虽然作战勇猛,但有时候容易冲动,不适合担任一把手,给他个副职吧!”

    副总参谋长拍桌笑道。

    “对,就给个副职!”

    “整个新一旅,只有杨虎才能压得住他!”

    “再说,新一旅扩师,下面的团也要整编。”

    “雷战的狼牙特战营,叶青青的女子特战营,可以合并为一个特战团!”

    “他们在战场上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合并成一个特战团,一定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老总点头表示同意。

    “特战部队单独成建制,这在八路军里是头一份。”

    “但他们确实有这个实力,上次暗杀事件,特战营发挥了大作用。”

    “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对敌人的威慑,也是我们八路军的一把利刃。”

    夜深了,作战室的煤油灯添了两次油,灯光在黑暗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激烈的讨论。

    三人围坐在地图前,讨论渐渐从扩编转向未来战略,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新一旅扩师后,得承担更多战略任务。”

    老总用铅笔尖点着石家庄,神色凝重,语气坚定的说道。

    “鬼子在正太铁路沿线的据点,该拔一拔了。”

    “这些据点就像钉子一样,钉在我们的土地上,必须拔掉,才能打通我们的战略通道。”

    副总参谋长指了指太原方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筱冢义男现在怕是龟缩在太原不敢露头。”

    “咱们得趁热打铁,让386旅和新一师形成犄角之势,卡死鬼子进出山西的通道。”

    刘师长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还要加强情报工作。”

    “咱们得在暗里给鬼子使绊子,让情报部门和地方游击队配合,把鬼子的运输线搅个天翻地覆。”

    “情报是战争的眼睛,我们要掌握敌人的一举一动,才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

    老总突然问道。

    “新一旅扩编成师的任命书,谁来写?”

    “这可是一件大事,必须慎重对待。”

    副总参谋长笑道。

    “自然是老总您亲自写。”

    “这可是咱们八路军的第一个加强师,得有分量!”

    “您的字刚劲有力,代表着我们八路军的威严和决心,由您来写任命书,再合适不过了。”

    刘师长补充道。

    “新一旅扩编成师后,得起个响亮的名字,叫虎贲师如何?”

    “寓意如猛虎贲士般英勇无畏。”

    “这个名字既能体现出我们部队的勇猛,又能激励战士们勇往直前,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老总和副总参谋长对视一眼,点头同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