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神探1546 > 第六十二章 得加钱!(三更求首订!)

第六十二章 得加钱!(三更求首订!)

    “实在没想到,凶手居然会想出用尸臭来掩盖迷香的气味!”

    破解了关键的谜团,黎玉英脸颊泛红:“有机会在屋内点燃迷香的,就是凶手啊!”

    海玥道:“根据管事来福交代,方威当晚严令下人不准接近他居住的院落,那晚表面上确实只有郑逸书与他抵足而眠,但也给凶手制造了可趁之机,无论是府中的下人,还是有点轻身术的外人翻进来,都可以作案!”

    黎玉英啊了一声:“照此说来,破解了行凶的手法,对于擒获凶手并没有什么帮助啊?方威贪墨了那么多钱财,府中就没有大量的护卫么?”

    “这等人骄狂自大,对外自称吏部尚书的爱侄,自然认为广州府内无人敢动他,宁愿把钱财花在纳妾和请戏班上,也不会多加护卫,严加防备……”

    海玥对此并不奇怪,多少大人物被刺杀前都是疏于戒备,相比起来,方威算什么。

    黎玉英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死者的噩梦又是怎么来的呢?”

    海玥目光闪烁:“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解释……”

    黎玉英等了等,见他没有和盘托出的意思,就猜到案情的真相还不完整,伸手打了个小哈欠:“小女子今夜睡哪里啊?”

    海玥一怔:“锦衣卫没有安排?”

    黎玉英咬着嘴唇:“他们连一位婢女都没有带来,哪会安排妥帖?婢女我倒是不需,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逃亡日子,不讲究那些了,可我一个人还是会怕的!”

    海玥闻言不假思索:“我来为你找一个住处吧!你住在内间,我居于外间,锦衣卫不在,我确要好好保护你,万不可重蹈方威大意的覆辙。”

    黎玉英眸中闪过一丝喜色,唇角微扬,随即敛衽一礼,声音如清泉般柔和:“多谢公子!”

    说罢,又神出鬼没地抽出一物:“我带了西游!已经看第三遍了~”

    “那睡前就聊这个吧,不过我是不会剧透的。”

    “何为剧透?”

    “透露后面的剧情……”

    “那当然是不允许的!绝对不允许!”

    ……

    一夜有话。

    等到第二早,黎玉英起床洗漱,海玥从锦衣卫那里取来了早膳,两人在屋内用了,结伴走了出去。

    迎面就见陆炳走了过来,应是熬了一夜,虽然习武之人不至于一晚上就出黑眼圈,但眉宇间也难免带出几分疲倦之色。

    见到海玥和黎玉英从屋中走出,陆炳怔了怔,露出揶揄之色:“两位早!神采奕奕啊!”

    “见过陆舍人……”

    黎玉英被他那眼神一瞧,不禁俏脸一红,低声招呼一句,就匆匆避开。

    陆炳目送郡主离开,凑了过来,笑吟吟地道:“这么快就成了?”

    海玥无语地看着他:“成什么了?”

    “你懂的!”

    陆炳挤眉弄眼:“安南女子能有这般美貌,可稀奇得很,又是一位郡主,这等风流韵事,任谁都羡慕啊!可惜娶不得妻,也纳不了妾,终究只是露水姻缘……”

    海玥仿佛回到后世,出去跟个漂亮女同学说话,回来室友就围过来起哄,一时间既感到熟悉,又有些难受,自己终究是回不去了,却和一个历史上著名的锦衣卫头头扯这些:“行吧!你还真别说,我确实有些动心!”

    “你真想啊?”

    陆炳失声,他方才所言,难免带有几分调侃,毕竟就连他都不敢动这种念头。

    黎玉英身份特殊,作为安南使节团死剩下的独苗,又是一位郡主,宫中的蒋太后肯定会接见的。

    相比起空有虚名,实则早就被天子厌恶的张太后,蒋太后是宫中真正一言九鼎之人,宫中女眷,朝臣命妇无不敬服,由她出面考察,再看安南内乱是否真的有利于大明,敲定后续发展。

    如此一来,这位郡主看似是女儿之身并不方便出使,说不定反而可以凭借女子的弱势,走太后的路子,陆炳岂敢无礼?

    此时他再看这位琼海士子,愈发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惊异过后,就是期待满满,连连拍手:“好!好啊!我拭目以待!”

    说完这些男人最喜欢的话题后,海玥也将昨晚和黎玉英通过现场气味,破解的杀人手法告知。

    陆炳正色起来,二十岁的弱冠少郎,又变成了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好手段啊!如此说来,方威之死,是灭口无疑了?”

    海玥道:“是杀人无疑!要重新排查那晚的嫌疑人么?”

    陆炳有些为难:“人手不够了,当地衙门的决不可信,我又派了锦衣卫去县里,再仔细排查方府内的仆婢,哪来的人呢?”

    海玥目光微动:“得做出取舍?”

    “不错!”

    陆炳点了点头:“直接动手的那个凶手其实不重要,游侠子亡命徒就能办到,关键是幕后的指使者,锦衣卫要抓到这个欺天的贼子,查清贪墨贡品的大案,尽量追回贪墨的珍珠和财物!”

    他没有说两广巡抚林富的名字,但语气显然是以那位为目标的,海玥问道:“陆舍人准备如何查证?”

    “别陆舍人,陆舍人了,称我‘文孚’吧!”

    陆炳微笑,一般关系到了一定程度,才会互称表字,他显然就觉得是时候了。

    海玥拱手道:“文孚兄!”

    陆炳咧嘴一笑,旋即正色道:“我已经散出人手,调查宝珠的买家,倘若真的查不到,那佛郎机人买下的可能就大增,这确实很难查证,不过这中间肯定还有人,我就不信了,如此大笔的买卖,他们能做得密不透风!”

    这是要从中间人入手,拔出萝卜带出泥!

    而陆炳也不是无的放矢,看向府外:“你可知,这几日外面多了不少人,鬼鬼祟祟的?”

    海玥道:“我昨日出去,感觉有人跟踪……”

    “这就是了!一场窃珠大案,会有多少人上下其手?现在我锦衣卫驻扎在方府,不知惹得多少人大为不安呢!”

    陆炳冷笑道:“这些人我不会驱赶,让他们接近打听,方可引蛇出洞!”

    海玥暗暗点头。

    嘉靖从小在王府长大,玩伴也不只是一两人,陆炳未来能执掌锦衣卫大权,风光数十载,绝不仅仅是靠着与嘉靖同吃一奶的交情,还有极为出众的个人能力。

    交情是机遇,才能是根基,两者缺一不可。

    而陆炳既然有了安排,海玥也不会多说什么。

    实际上案情到了这里,对于“隐雾村传说”的真相,他已经有了头绪,只是对于导致这起案件的凶手,还不能肯定。

    正准备回去跟郡主畅谈西游,不过转念一想,院试还没考呢,似乎不该这么堕落,得积极备考。

    再转念二想,备考个屁,他又不准备连中小三元,郡主不香么?

    天人交战之际,锦衣卫洪七走了过来,嗓门洪亮:“海小相公,外面有个市井小子寻你,还带来了此物。”

    看着递过来的五两银子,海玥眉头一扬:“人在哪里?”

    到了后门,就见一位满是机灵劲的少年,正朝着自己挥手:“海少爷!海少爷!我家哥哥让我来寻你!”

    海玥道:“令兄寻我何事?”

    小川眼珠滴溜溜转了转:“可否借一步说话?”

    海玥想到那时这位小酒保当面跟燕修嘀咕,自己居然听不清他具体说什么,微笑道:“就在这里讲吧。”

    小川干笑了一下,嘴唇轻颤,果然一道细如蚊呐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们想知道方府内发生了什么,海少爷若愿告知,必有重谢!”

    海玥沉默少许,看向洪七:“我跟这位小兄弟出府聊一聊天,你不要跟着了。”

    洪七脸色微变,似要阻止:“海公子,这恐怕……”

    “这是文孚兄允许的!”

    然而海玥丢下一句话,就令这大汉露出敬畏之色,退到一旁,大摇大摆地朝着街对面走去。

    等到了锦衣卫听不见的地方,他这才似笑非笑地看过来:“你们这些地头蛇,还真是无孔不入啊,想发展我当线人?”

    小川则大为动容:“没想到海爷这么有面子,连锦衣卫都乖乖听你的话!嘿嘿!我家哥哥说了,只要能卖个好价钱,绝不会亏了海爷!”

    海玥冷哼一声:“我虽得那位陆舍人看重,但也不敢用自家性命开玩笑,锦衣卫是能招惹的么?你给的价钱再高,我怕没有命享受啊!”

    小川心知肚明,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三个字,得加钱!

    对方是情报的来源,当然一切好谈,他赶忙堆起笑容:“海爷若有为难处,只要我们能帮到的,尽管吩咐!”

    海玥沉吟片刻,这才缓缓地道:“也罢!我有一事要问你家兄长,帮我带个口信,先看看你们的诚意!”

    “好嘞!”

    小川细细聆听,末了弯了弯腰,一溜烟跑了个没影。

    海玥目送他离去,立刻察觉到有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恍若未觉地转身,回到了方府。

    洪七在门口等着,等到海玥进了院子,外面人绝对听不见了,才瓮声瓮气地道:“海公子刚刚是故意的吧?”

    ‘又是一个外粗内细的汉子!’

    海玥看了看这位陆炳身边的心腹:“引蛇出洞是陆舍人的安排,我刚刚所为,也是让外面那群窥探的人看到,府内有可趁之机。”

    洪七咧开大嘴:“从俺们身上找不出空子,就会来找公子,毕竟公子是当地人,他们认为公子更容易收买,泄露出消息呢!”

    “是啊!此案证据难寻,但锦衣卫一日待在方府,做贼心虚之人就一日心惊胆战,就看哪边先按捺不住了……”

    海玥笑了笑,去寻香香郡主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前来拜访的人不止一波。

    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乃至广州府衙,都有官吏到此,尝试用各种借口与海玥见上一面。

    而锦衣卫起初想要不耐烦地驱赶,但似乎顾忌到海玥入了陆炳的眼,又不太敢做得太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频频出府,且出去的时间越来越长。

    海玥出去归出去,对于这些官吏却没有透露出任何事情,只是模棱两可地回答,锦衣卫正在调查方威的死因。

    对方有些焦急,也不敢问得太深,这般你来我往地试探,气氛越来越紧张。

    而在这群来客里,燕修是唯一的市井之辈,时隔两日再度出现时,却带着一个和小川差不多大,却儒雅许多的少年郎。

    双方见礼,海玥奇道:“这位是?”

    “海公子的口信里,要打听的事情多是三司老爷们才知道的事情,我终究是街头混日子的,这不就露了怯?”

    燕修说得很谦虚,但语气里又难掩骄傲:“所以我这几日绞尽脑汁,终于请来了这位少爷,林巡抚嫡亲的孙子林兆恩,有他出面解答公子的疑虑,应该可称一句幸不辱命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