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深深看了一眼韩导。
这位导演下部戏什么内容,张艺不仅告诉他了,还将买来的畅销书拿给他看了,其情节不算很新意,无非一个演奏家与女学生的故事,可细节描写却很大胆。
按照书里的内容,哪怕韩导拍得最克制,某些方面还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就是说……他真要接了,他早上从姜伊人身上爬起来刚将衣服穿上,拍到某些戏份时,又得脱了。
在地球上,他都没有脱的这么频率,到了这里,竟然又穿又脱,也就这里没有徐锦江大哥,不然张友说不准真要问一下这位韩导是不是觉得他有徐锦江大哥的气质来着。
这衣服还没捂热又得脱。
见李宗盛看了自己一眼,便又与一脸笑容的夏知秋聊了起来,韩唯有些尴尬,作为圈内导演,她还真没被人这么对待过。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偏偏就是这样的态度,让韩唯觉得能创作出《风居住的街道》与《最后的莫西干》那种等级的顶级音乐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关键人家确实也不缺钱来着。
于是,略微犹豫了一下,韩唯立马换了一种方式,道“李宗盛,我年后开拍的这部戏改编与一本畅销书,属于一部爱情片……”
听到韩唯的自我评价。
正在与夏知秋说话的张友,语气停顿了一下,心想“都脱成那样了,还爱情片,什么样的爱情需要在床上进行”,不过这话张友也懒得说出口了。
他翻看过那本畅销书,心里很清楚,这也就是一部不涉及间谍,以现代爱情作为视角的翻版色戒。
真要拍摄的话,两者尺度差不多,就差真枪实弹了,不过色戒某段戏份好像确实是……,关于这点,想来只有两位主演与导演还有那位摄像师知道真实情况了。
反正张友拍过不少戏,知道像那种尺度错位什么的根本拍不出来。
不过他也不打算接,管《塔哑》是哪种程度,真要……张友不介意晚上和姜伊人一起欣赏一下,就是不知道用什么姿势,太夸张的……他这才刚锻炼不久,说不准还会弄伤。
“仲夏问我了”
夏知秋轻笑一声,道“你都签下她了,为什么不管她!?”
“安心读书吧!”
张友笑着回道“这么小的年纪”
“你要真不看好她,说真的,你每个月给她的一万,我可以给你……‘
夏知秋还想说什么,却见张友笑着伸手阻止了,道“既然签下她,自然看好她的未来,不过有一点,你得提醒她,平时将腰背挺直了,别表现的唯唯诺诺,想成为艺人,甭管事业发展的如何,必须要相信一些”
从未被人如此忽略过。
韩唯站在旁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李宗盛越是这样,韩唯越觉得这个男人的与众不同,要知道音乐人只是一部电视剧与电影的附属品。
简单来说,音乐人也是靠导演吃饭的,可这个李宗盛不仅不将她这个导演当一回事,甚至选择忽视。
这就让平时不管是聚会还是参加活动,但凡在私下里,都是话题中心的韩唯,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不开玩笑”
“没和你开玩笑,等仲夏放寒假了,我抽时间过来试试她的音域,希望这丫头长得不好看,在音色跨度方面可以让我稍感欣慰”
张友笑道。
“今天过来……”
夏知秋刚想询问他今天过来是不是又接到配乐的工作了。
可话语声再次被李宗盛打断,他仿佛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已然笑了一声,道“就是健完身,不想回去,就过来了”
莫名的。
夏知秋嘴角的笑容浓烈了几分。
走到钢琴架旁,张友直接坐在了椅子上,掀开钢琴盖,随意的敲击了几下,随后,张友的手指便在钢琴键上轻舞。
韩唯身体一震。
随着李宗盛的手指来回弹奏,乐器坊内响起了一阵动听的旋律,明明很简单的旋律,她竟然听出了夏天的味道。
同时脑海中也浮现小时候的场景。
那时她爸还未成为导演,仅仅是一个总制片厂下属单位的编剧部的一员,晚上,她放学回来坐在院子里吃西瓜,她爸坐在旁边给她讲故事,月光照在院子里,有萤火虫飞舞。
这样的场景,随着李宗盛弹奏的这首钢琴曲,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鲜明的仿佛这些事就是不久前发生的一样。
而夏知秋白皙的手掌搭在下巴上,就这么望着坐在她放在店里一直没有卖出去的钢琴架前椅子上坐着的那道身影。
钢琴声在她耳边想起,她知道李宗盛只是闲来无事随便弹奏一曲,但人家的随便却闪闪发光,每一个音符都在跳动,旋律好像花之舞。
一曲终。
张友合上钢琴盖。
“李……”
此刻,韩唯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样的男人,哪怕她家世显赫,个人能力不凡,但在面对他时,竟然涌现出不曾有过的不自信。
深邃的目光,立体的五官,虽与姜伊人老公长得一模一样,但韩唯就是觉得两人之间有着云泥之别,也就是姜伊人老公命好,与这个李宗盛出自一个娘胎。
犹豫了好一会,韩唯开口道“《塔哑》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你……你看行不行,我知道你不缺钱,但这已经是我能给予的最大诚意,两千万,外加百分二的票房分成,李先生,只要你答应,类似片酬与分成额外的条件,我都尽最大努力满足你”
为了让李宗盛出演。
韩唯这次算是豁出去了。
没有比这人更适合的。
弹奏钢琴的专注,修长的手指在钢琴键上轻舞,身上自带了那份优雅与仿佛被岁月沉淀过的稳住气质。
作为导演,她见过很多备受小女孩推崇的小鲜肉,也见过很多有气质的男星,但这个李宗盛……带给她的感觉很不一般。
《塔哑》剧本打磨时,套用他的形象。
但现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他是李宗盛,同样也是《塔哑》这本畅销书中的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