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综合演练,最后的搏杀

第一百三十二章 综合演练,最后的搏杀

    远处噼里啪啦的枪声还在持续。

    陈默自从知道,比武科目中途没有休息,连午休都不会安排时,他也开始寻觅睡觉的地方。

    上午时,他还纳闷呢。

    怎么那帮没上场的老兵那么懒,全连过来一百多人,抛开不上场的十几名新兵,还有梁红杰这些排长。

    余下的,咋地也还有一百一十多人,等抽中上场呢。

    可在现场活跃的老兵,顶多就三四十人,其他的那些,一直都在背风的地方或坐或躺。

    不是躺着歇,就是聊天吹牛。

    陈默还一直寻思着他们懒呢,敢情是一直在养精蓄锐。

    狗日的,这帮人口风是真特么严啊。

    由于这回从连队出来,没有要求带被褥,被子之类的生活用品。

    陈默也没办法给自己布置小窝,索性,咱当兵的人,也没那么多讲究。

    在几辆运兵车车厢中翻腾半天,找到几块白色的塑料布,充当被褥。

    陈默和王建勇两人,一人拎着块塑料布,回到侦察连的休息区,在背风的地方。

    将塑料布往地上一铺,一半当褥子,一半当被子,整个人往地上一躺,翻个身把塑料布卷到身上。

    别说,这玩意还挺暖和。

    日落西山,天色渐晚。

    陈默听着远处的枪声,眼皮子都耷拉下来了。

    反正也说不上来他究竟是运气太好,还是运气太差。

    在接下来上场的科目中,全都没有陈默的份。

    这些科目,拼的可都是侦察兵的看家本领啊。

    比如10公里武装越野战场侦察,扫雷爆破,夜间渗透协同射击,生化袭扰等等战斗科目。

    那家伙,比武场上两个连队你来我往,打得相当热闹。

    由于在捕俘科目时,两个旅的战士闹出过矛盾,在后续科目中,双方都打出了真火。

    高炮旅两个侦察连,一个炮侦,一个仪侦,合起伙来挤兑老七师的侦察连。

    但这边的人也不怂,趁着夜间照明条件不好,经常能看到三五个老油子,在角落里逮着人家锤一顿就跑。

    双方都有挨揍,但都挺默契,谁也没把事情搞到没法收场的地步。

    大概夜里一点时。

    陈默才被周围嘈杂的声音吵醒。

    他抬手揉揉惺忪睡眼,掀开身上裹着的塑料布,刚坐起身,旁边就有几个老油子夸张的看向他:“我靠,秀才,你终于醒了?”

    “妈的,要不是看你偶尔还会动一下,我都以为你挂了。”

    “去你妹的吧。”陈默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看看四周,发现几个老兵手中都端着瓷碗,正在搅和碗里的炒面,一个个咂巴着嘴吃得还蛮香。

    远处,炮场四周都被打上探照灯,一股冷风夹杂着小雨,吹在身上冷嗖嗖的。

    “比武结束了?”

    陈默没听到远处的动静,开口询问道。

    “结束个屁。”一旁靠在土堆上的王建勇撇撇嘴:“看你小子是真睡懵了,这地方都能睡六七个小时。”

    “特么的,年轻就是好,搁哪都能睡得着。”

    “呐!”

    老王伸手指了指旁边的竹筐:“赶紧起来吃点东西,吃完再休息一会就该出发了。”

    “出发,去哪?”

    陈默问归问,他动作可不慢啊。

    双手摁着地爬起来,走到竹筐跟前掀开盖子,拿着里面的瓷碗,他自己也挖了一碗的炒面。

    主要是饿坏了。

    其实他也不想吃这些东西,可奈何这炮场上,除了黄土,就剩这些已经发潮的炒面,根本没别的吃。

    这个年代的部队,苦日子都过习惯了,老兵一个个吃的喷香,陈默也没办法啊,想不饿肚子,坚持到比武结束。

    那口粮就必须吃这些东西。

    瞧着秀才蹲到自己跟前,一口一口的捏着炒面往嘴里送。

    王建勇咧嘴一笑道:“得,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小子以前在家里也没享过啥福。”

    “能吃就行,多吃点,等会天亮之前该上综合演练了,这回不用抽人,全部都要上场。”

    “刚才连长没交代那么细致,反正咱们连比武的最后一个科目不好过,多吃点,往挎包里也塞点当干粮。”

    “要不然,等出发到半途的时候,可没一口吃的。”

    所谓的综合演练到底是什么,陈默自己也说不上来。

    但侦察兵的科目,只管往难处想就对了。

    连这帮老兵都这么慎重,怕是也简单不了。

    三下五初二将碗里的炒面吃干净,陈默将自己装防毒面具的挎包,里外掏出来拍干净,往里面塞了将近两碗的炒面。

    一切收拾妥当。

    这才坐在休息区,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旁边的老兵闲聊吹牛。

    渐渐的,夜是越来越深,可风却越来越大。

    狂风中还夹杂着小雨点,搞得众人根本没办法好好休息。

    炮场附近,不是丘陵就是山地,这大半夜的根本没地方去。

    陈默和一群老兵不得已之下,只能钻到卡车后厢,人挤着人的报团取暖。

    部队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野外驻军,那种环境,是别人想象不到的苦。

    众人迷迷糊糊的睡着,大概到凌晨四点左右,外面雨是小了点,但风却依旧呼呼的吹。

    “哔-哔哔!!”

    刺耳的哨音在炮场响起,原本在车厢中聚堆的战士,一个个如同矫健的狸猫般从车上跳下来。

    三个连队的战士,开始陆续集合。

    侦察连这边,正在集合整队时,程东身上罩着一个透明塑料袋,穿着胶鞋,一脚深一脚浅的来到队列前方。

    他先是扫视一眼略显疲惫的众人,跨前一步,走到发言位震声道:“同志们,累嘛?”

    “不累!!”

    队伍中,齐齐传出震耳欲聋的大吼,吼声压住了狂风。

    “放他娘的狗屁。”程东双手叉腰,双眸倒竖:“我都累了,你们能不累?”

    “但我告诉你们,尤其是新同志,作为军人,只要穿上这身军装,我们就没有资格喊累。”

    “我不想说什么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废话了,因为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战斗号角即将吹响。”

    “比武的最后一项,科目叫做团队综合演练,全连都上。”

    “这里有新同志我就多说几句,此次综合演练,我们总负重35公斤,行军50公里。”

    “行军过程中,需要完成八个科目,长途行军,操舟越障,牵引横渡,侦察报知,绘制简图,战场救援,排雷前行,山地攀登。”

    “这些科目我不想说危险,因为你们自己心里都清楚。”

    “我就只讲一点,负重35公斤,等下出发时,你们的背包,绳索,淡水,纸笔等等都有专人用塑料布帮你们包好,每人称重登记带上之后就可以出发。”

    “同志们,规矩我就不重复了,总之场地有限,一步快步步快的常理你们应该懂。”

    “五十公里行军不记时间,终点的比武落幕大会台子已经搭好,等下咱们走第二条线路,有专人带队。”

    “三支连队,谁先到,谁就是第一。”

    “明白嘛?”

    “明白!!!”

    这次的吼声,要比刚才昧着良心喊“不累”的动静,可就大多了。

    “那就没什么说的了,不参赛的新同志留下,其他人各班盘点人数。”

    “五分钟后出发!!”

    程东匆匆交代完之后就不再吭声,跑到远处正在打包背包的人群里,跟人家叽里咕噜的,也不知道交涉什么。

    虽说只是列队了一会。

    可陈默依旧感觉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水浸透,一股凉风吹过,浑身骨头缝都透着寒意。

    他抬手摸摸挎包中,原本储存的干粮就有些潮,这下更是湿哒哒的。

    都不用掺水,就已经跟面疙瘩似的。

    他们公勤班总共就俩人参赛,倒是不用点名,各自监督呗。

    陈默跑回刚才休息的车厢,将之前自己用来当铺盖的塑料布,撕开,把挎包包的严严实实。

    五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陈默随着队伍,排队领取背包。

    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整理背包的那帮老兵还挺贴心,把不能沾水的东西,全部都包好。

    连带着挎包,枪支,一个一个的进行称重。

    负重只要满35公斤,那没人会说啥,多点也没关系。

    可谁的负重加起来,只要不够,立马就会被现场的人,拿着做上记号的砖头强行塞进背包。

    三十五公斤啊,合计七十斤,背在身上比背半袋玉米都沉。

    在漆黑的夜里,迎着狂风细雨,队伍出发了。

    由于陈默是列兵,受到特殊照顾,他被安排到三班的队伍里面。

    前面既有挡风的一班二班,能帮他节省体力,也不至于走在后面迷路,人再跑丢啥的。

    排头扛连旗的是一班的三级士官胡海。

    起初。

    陈默出发时还以为,类似这种拉练的科目,开头肯定都很兴奋,路上会吹个牛,讲讲当年的英雄事迹之类的。

    毕竟,这是部队拉练的传统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侦察连这群牲口,起步就是冲刺。

    前方连旗迎风猎猎。

    有连队的老兵不断的打开手电筒,照着地图,规划路线,全体急行。

    具体跑了多久,陈默自己都说不上来了,反正不低于五公里。

    这夜间行军可是非常难受的,就在陈默觉得浑身湿透,身体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时候。

    前方一道山谷,拦住了全连的去路。

    由于天色太黑,陈默仰头朝前头望了半天,都看不出具体的情况。

    还是旁边的三班长彭威,拉着他朝前方努嘴道:“秀才,前面就是咱们八个科目之一的牵引横渡。”

    “地图我看过,从路这边到那边一共十七米,中间用一根麻绳固定着。”

    “咱们要想通过这个河涧,必须从麻绳上爬过去,但绳子距离底下的水面还有七八米,你敢爬嘛?”

    “敢!”陈默想都没想就点点头。

    都特么到这种时候,别说是牵引横渡了,就是雷区也得进去走一趟。

    若是怕,他就不会来参军。

    “行,你小子有种。”彭威笑了笑,看到前面的老兵已经开始横渡。

    他快速开口道:“我没时间多说,把你背包里面的安全绳取出来,一头挂到武装带上,另一头等会挂绳子上。”

    “记住,横渡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下横渡,就是双手拉住绳索,腿挂上面,一点一点的爬,但这种太浪费体力了。”

    “我们下一项是操舟越障,前方湖泊里的船只很有限,哪个连队先抵达,哪个连队就有船坐,谁去晚了,就只能靠游着渡过湖泊。”

    “所以我们为了争分夺秒,只能选择上横渡,就是整个人爬在绳子上,一点点挪到对岸,尽量节省体力,为等会的科目冲刺。”

    “你明白嘛?”

    “明白!!”

    陈默点点头。

    彭威的脸色很严肃,因为比武从某些方面来讲,就是打仗。

    他知道上横渡难度更高,对于战士的平衡掌握要求很苛刻,但没办法啊。

    秀才既然分配到了三班,那么彭班长就不能因为自己班的原因,让后方的兄弟们,迟迟不能横渡。

    他从自己背包里抽出一个蓝色护腕,递给陈默道:“加油,秀才,这次比武结束,我回连请你喝酒。”

    “谢了班长,我说过,我不会成为连队的突破口。”

    陈默伸手接过护腕,其实也不算啥护腕,就是放文件夹的那种胶质的垫板,被这帮老兵顺过来,用火烤一烤,做成弯曲的形状。

    放在大腿的地方,充当护具保护大腿。

    上横渡,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大腿的根部了。

    别看这帮老兵平时多么不靠谱,其实在很多时候,那身上就跟百包箱似的,要啥有啥。

    他知道这是彭班长的护具,但眼下,他作为一个列兵,在综合方面不如老兵的时候,尽快提升自己的速度,不拖后腿才是关键。

    所以,没必要谦让。

    一班,二班的人很快渡过绳索,在对岸晃动手电筒示意后面的人通行。

    轮到自己上了。

    刚才距离的远还没什么,如今走得近了。

    陈默才真正看清楚牵引横渡的设施,在他眼前,是一根婴儿手臂粗细的麻绳。

    绳子的另一端,连通的是漆黑的对岸,肉眼根本看不清,被一团黑暗所包围。

    而绳子的下方,是汩汩而流的波涛,水花拍击沿岸的动静,只有站得近了才能听到。

    呼呼的狂风,吹得绳索都在晃动。

    这种场景,要说陈默内心一点都不虚,那不可能。

    他毕竟不是特种兵出身,没玩过这些啊。

    可身后还有整个连队的人等着,前方有两个连队的对手,正在争分夺秒。

    不能让自己成为连队的突破口,这句话,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一句空谈。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陈默在心里默念了下连魂,随即伸手将安全绳的卡扣,挂到麻绳上。

    采用上横渡的方式,身躯慢慢趴到绳子上,调整好自身的负重包位置,脚踝缠着绳子,稍微往前蹬一下,双手就拉一下绳子。

    负重几十公斤,趴在这种绳子上,平衡很难控制,加上这种绳索不管怎么拉,都会有高低起伏的地方。

    陈默全程都不敢大口的呼吸,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前方,身下,湍急的河流黑得瘆人。

    但他压根不往下看。

    后方,趁着秀才爬绳时,一群老兵都没有上去,因为人多,必然会导致绳索晃动的更厉害。

    他们再等,等新兵成长起来。

    他们再让,让新同志有足够成长的机会。

    哪怕再急,也不急这十七米。

    这就是老七师侦察连,真正难能可贵的地方。

    当对面,再一次晃动手电筒光的时候。

    彭威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大手一挥:“兄弟们,上。”

    一排排老兵,在高炮旅观察员的监督下,跨上了绳索。

    而率先抵达对岸的陈默,发现对岸,只有一个拿着手电筒发信号的老兵站着。

    一班二班率先横渡的那些人,早就冲向下一处战场。

    他也顾不上休息了。

    比武比的就是意志,拼的就是体能。

    婉拒了老兵安排他休息的指令,强行按住发抖的双腿,将安全绳重新打包后。

    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最后一项比武的规则,是三个连队三个出发的路线。

    在第一个牵引横渡时,双方是不会碰面的,有十几公里的各自竞赛路段。

    但到了操舟的湖泊旁,那就是三个连队,两百多人集合的地点。

    孝城这里没有海,地势也是偏山地,丘陵,没有舟桥部队在这驻军。

    所以操舟越障的科目,所使用的冲锋舟都是他们自己侦察连的东西。

    高炮旅的两个侦察连,编制都不大,两个连队总共的冲锋舟储存量也就三十个。

    四人一个,刚好够老七师这边的人用,所以,就只能是谁去晚,谁选择游泳,横渡湖泊。

    陈默在路上狂奔,前方的人,距离多远他不清楚,后面的人多久能追上来他也不清楚。

    反正刚才老兵给他指了路,就沿着小路一直跑,只要不拐弯就不会迷路。

    他现在心里什么想法都没有,一门心思的狂奔,快点,再快点。

    如果这时候,能从高空俯瞰的话。

    就能看到,三支侦察连,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正在朝着湖泊汇聚。

    由于陈默他们属于是客,对附近地形不熟悉,分配的时候走二号线,其实还占到便宜了。

    因为他们跑直线就行。

    另外两支侦察连,需要斜着冲向集合点。

    几百人在深夜如同几百头狼,密密麻麻的狂奔,汇聚。

    争分夺秒的展开冲刺。

    全都咬紧牙关,谁都不愿意落后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