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一次离开洛阳时不同,岁月的更迭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
顾烨如今也不再是那十二岁的少年,能带给人无数的希望。
对于朝中的不少人而言。
此一役,他们渴望的不是大胜,而是顾烨能够平安归来。
甚至就连钟会都有些变了。
他比顾烨的年龄更大,如今更是已经快要到了花烛之年,但仍是志气不熄在朝堂之中驰骋。
这也是顾氏出现所带来的不同。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钟会可是忠心于司马师之人,最后的下场也不尽人意。
但现在——
司马家早已消失在了顾琛当初的铁蹄之下。
甚至就连丞相都是含笑而终。
顾氏的出现,终是改变了太多太多的历史,进而让很多人的命运轨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昭德。”
冠军侯府,已经两鬓斑白的钟会紧紧盯着顾烨,似有千言万语,但最后却又只汇成了一句话:“无论如何,都要回来!”
“咱们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你无论如何都必须回来!”
“必须回来.”
他的眼眶渐渐红了,嘴中也在不断地重复呢喃着那四个字。
顾易默默的看着这一幕。
并未对顾烨进行太多的干涉。
离别总是让人沉闷。
张华只会比钟会更加在乎顾烨的安危,这些天来他几乎彻夜难眠,想要从各种记载之中找出避免瘴气的方法。
虽然这些方法顾氏之中都有。
但他也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为顾烨多一层保障。
他也已经不再年轻了。
与原本历史之中的他相比,如今的他要更加努力许多。
这也是现代之中越来越少的品性。
他要对得起顾琛对他的评价!
离别,就在这悄无声息的气氛之下到来。
乾极十七年,八月;
——顾烨时隔数年时间后再出洛阳。
临别之际。
刘谌携洛阳万民及朝堂百官送行。
这个场面已经发生了许多次,但每一次的情形又都是这样让人动容。
一代代的顾氏子弟为了天下为了家族前前后后的踏出这座城池。
难掩的悲伤氛围弥漫在整个洛阳城内。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眼中满是不舍与牵挂;
有怀抱幼儿的妇人,泪水早已浸湿了衣襟,怀中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悲伤的氛围,哇哇大哭;
年轻的后生们,虽未落泪,但紧咬嘴唇,目光中透着敬重与担忧。
顾烨缓缓走到了刘谌面前,认真的朝着他行礼一拜,铿锵说道:“陛下,臣等定当拼死杀敌,不负陛下所托,不负大汉百姓!”
“众将士此去,务必小心,朕.”
刘谌微微点头,缓缓拉起了顾烨,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朕与百姓盼你凯旋!”
盼你凯旋!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又包含了千言万语。
顾烨点了点头,旋即转身离去。.
这一战注定无比艰难。
其致命之处,便是大军行军且还要面对环境的变化。
这也是远征岭南所面对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高温瘴气水土不服人口密集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因素能够让汉军患病,进而引发大军的混乱。
其实这也是封建王朝远征最大的缺点。
密集的大军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在军中弥漫。
为此,顾易做了很多的准备。
他将整个大军分为了三路。
——东路大军三万从豫章郡沿赣江南下,经庐陵、南野,穿越梅关进入浈水,直取番禺。
其中以水路为主。
在此更是细分多部,就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的伤病。
——中路大军三万自零陵郡疏浚秦代灵渠,连接湘江与漓江水系,直达苍梧。
目的便是为了彻底控制住漓江。
只要能控制住漓江,便可以彻底切断山越西逃的退路。
并可以与东路形成钳形攻势,压制岭北僚人部落。
西路四万大军自武陵郡沿沅江而行。
其中细节多不胜数。
顾易可谓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包括扎营所选的位置;包括饮水时必须煮沸以及沉淀法,包括睡吊床防止蛇虫等等一切,他都已经交代了下去。
顾易能够清楚感觉到相比于上次操控时自己如今的进步。
别的不说
他现在或许还比不过那些名垂青史之将对于整体战局的判断,但亦是已经有了总览全局之能。
这就是顾易的进步!
最关键的是——
顾易拥有着他们不具备的视野,通过现代的一些知识将种种可能面对的风险降到最低。
他选择八月行军也是有着自己的判断。
正所谓秋高气爽。
春夏正是两广地区的雨季,这种时候动兵对于大汉将士们而言绝对会是一场灾难。
至于文鸯所率领的那些兵马,顾易这一次也给了他独特的安排。
他放弃了汉军的甲胄,而是让他们采用了西南夷所编的藤甲。
这也是顾易的综合考虑。
岭南环境终是与中原有着极大的不同,汉军沉重的甲胄在那种情况之下,或成为这些精锐的负担。
而藤甲则不同。
且面对山越们的弓箭,藤甲便足以防御。
这些人可都是精锐。
顾易必须要让他发挥出绝对的战斗力。
大军一路前行。
顾烨所在,正是此战的主力所在——东路大军。
虽然顾易已经算是做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
但当大军持续前行之后。
各种问题仍是相继出现在了大军之中。
伤病是无话可避的。
长时间的行军就注定会发生伤病,这也是远征的必然性,顾易只能避免伤病的扩大。
十月;
大军临近岭南,异常的环境终是引起了疾病。
顾易立刻便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隔离。
除此之外,顾易更是将手中的三枚“避瘴丹”取了出来,将其中一枚进行化水,让将士们喝下。
虽然他也不知道经过如此的稀释后,这“避瘴丹”到底还会不会起到作用。
毕竟这避瘴丹只是个凡品道具。
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试一试。
至于剩下的两枚。
他得留着。
一个是为了留给顾烨,另一个便是文鸯等大将。
这是他必须要做出的取舍。
顾易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减少这其中所带来的伤亡。
至于中西两路的伤亡只会更大。
虽然顾易已经将一些基本的知识交给了这两路大军的将领们,但这一点也是必然的。
消息不断蔓延。
如此规模的进攻,自然是早已传了开来。
无论是大汉也好亦或是顾氏也罢,都会让山越不无比的忌惮。
面对已经杀了过来的汉军。
山越部落们,立刻便派来了使者,想要见一见顾烨。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
大汉与山越的政策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了。
他们不理解顾烨为何要突然动兵。
“吾再说一遍!”
“尔等唯有彻底投降,尊我大汉律法,如若不然便要迎来我大汉天兵!”
主帐之中。
看着面前一种部落所派来的使者,顾易操控着顾烨冷声说着。
“大将军”
一众使者的脸色都是无比难看,他们完全没有料到顾烨的态度竟然会如此坚决。
“我等部落已与大汉联百年之好从未出乱。”
“大将军为何如此对待我等?难不成这便是大汉的礼仪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都在强调着自己部落与大汉这些年来的修好。
面对来势凶猛的汉军,没有任何人想要直接开战。
但要让他们完全融入大汉之中又怎么可能?
这些使者十分了解大汉文化。
他们想要用大汉的礼仪,来束缚住顾烨。
这种手段或许对其他人有作用,但对顾易又怎么可能有影响?
他根本就懒得废话。
也懒得举例来反驳这些部落的使者在何时背叛过大汉,只是直接摆了摆手让人将他们赶了出去。
这一战,注定无法避免。
面对强势的顾烨。
这些山越们就如同往年一般,再一次的结成了联军。
他们不可能投降。
北疆的事时隔了这么多年,如今在岭南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可以说——
若是真的投降了汉军,受到影响的便是这些部落的实际掌权者。
有他们在,便注定不可能和平收场。
且对于这些人而言。
他们不相信汉军会一直停留在岭南这种地方,哪怕他们就算真的打输了这一仗,但汉军也会如同当年一般直接离去。
既如此,他们又有何畏惧的?
整个山越联军立刻便梅关古道南段布下了防御。
这也是汉军踏入岭南以北的门户之一。
山越虽然在整体上落后大汉。
但经过常年的接触,对于汉军一些作战方式也有了了解。
最关键的是——他们熟知当地的地势。
汉军确实要突破梅关古道。
他们的猜测并没有错,但他们唯一算漏的,便是顾翰的存在。
顾易此行并未指望顾翰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帮助。
于他而言。
顾翰已经做得够多了。
他保持着顾氏子弟的习惯,给顾易送回了岭南之地的堪舆图。
有着这个东西便足够了!
乾极十八年,十一月。
顾易正式开启了对于梅关古道的进攻。
令文鸯为先锋正面攻城,吸引守军注意力。
而暗中派出奇兵。
携钩索,沿樵夫小径绕至山越寨后,制造混乱。
这一战顾易必须果决。
就如同当初北疆之战一般,想要一战定胜负。
顾氏在山越还是有着声望的。
只要他能够将这些人的抵抗之心打到崩溃,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掌控整个岭南。
至于拖着打。
那对于汉军来说便绝对就是自我消耗。
山越的抵抗十分具有部落性。
面对文鸯的进攻,他们只是在抵抗了几波之后,便彻底察觉到了文鸯的勇猛。
知道不可硬撼其锋芒。
随后立刻便利用起了地方的特色,在抵抗的同时,竟然用部落之中所豢养的蜜蜂来侵扰汉军。
这确实是顾易没能料到的手段。
当密密麻麻的蜂群冲出蜂巢之时,甚至就连文鸯都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密密麻麻的蜂群总是会找出藤甲的漏洞。
顾易立刻便想出了对策。
他让将士们点火生烟驱散蜜蜂,并不断地收紧包围圈,为奇袭部队制造机会。
这些部落的手段确实千奇百怪。
对于当代而言,或是无解,也同样具有着迷惑性。
稍有不慎便能让人以为他们能操控猛兽。
但这些手段对于有着现代知识的顾易而言,根本不足以影响到大局。
至于汉军军心?
顾烨在此。
汉军军心岂有动摇之理?
这一战,对于山越部落们而言注定无比绝望。
他们的种种手段面对汉军时根本无用,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他们的兵器也好箭矢也罢也根本穿不透藤甲。
所造成的伤亡,甚至都比不过因为疾病而死去的将士。
乾极十九年,一月。
一场大火彻让整个梅关古道的战事落下了帷幕。
汉军正式突破岭南的门户。
杀入岭南。
同时间,中路大军亦是遇到了敌人。
双方于秦堤铧嘴开启大战。
山越部落于灵渠投下毒草,企图让汉军从内部崩溃。
但也好在顾易在此之前便教给了将士们过滤法,包括将水煮沸腾等。
此法虽不能彻底过滤掉一切毒素。
但别忘了,汉军原本便有着自己的手段。
当发现饮用水出现问题之后,汉军在一系列的基础之上,又加上了明矾去除杂质。
在这种种手段之下——
本就不能算是致命的毒素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当这种手段失去了作用之后。
汉军的优势就完全体现了出来,虽然汉军仍是无法解决环境因素带来的弊端。
但这又能如何?
大汉的整体实力本就要超出山越太多太多!
这是山越无法弥补的劣势。
三月;
西路大军于辰溪鳄潭伏击。
面对滔滔不绝的汉军,整个南疆震动。
自昔年大汉孝武皇帝之后,整个南疆再次迎来了他的征服者。
且这一次——
相比于当初要更加的坚定!
顾易并不是为了一时的功绩,他要的是岭南彻底融入九州!
最起码不能像现在一般,与九州格格不入!
——————
“炎汉一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具魅力的王朝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政治特色,有着能与君权同行的“十方征伐使”,包括科举制的形成。
更是因为其在乾极一朝所实行的民族融合政策。
此举彻底扭转了我国自古以来,汉夷对立的局面,更是为我国民族统一发展奠定了足够的基础。
毫无争议的是——
纵观后世所有王朝皆是能看出炎汉制度的些许影子。
而平定北疆与岭南
也彻底说明了,炎汉的整体实力已经彻底超越了此前的所有王朝。”
——《炎汉王朝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