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9章 文化交融,顾氏的变革之路(求月票)

第19章 文化交融,顾氏的变革之路(求月票)

    顾易当然也明白,要想做成这一切并不容易。

    民族融合所需的生产力是要远远超出当前这个时代的。

    四方蛮夷为何要不断进攻大汉?

    其核心原因便是因为生产力的不足!

    他们的制度与文化;

    相比于大汉而言要更加落后,而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是不足以支撑他们进步下去。

    这才是双方矛盾不断的根本原因。

    顾易这一次就是想要尝试打破当前的这种局势。

    相比于原本的历史——

    当前的大汉要更加强盛了太多太多,这也是顾氏出现后所带来的影响。

    四方蛮夷对于大汉的制度要远比原本历史之中更加向往。

    这才让顾易看到了机会。

    或许他能重新的踏出一条路,彻底奠定下整个顾氏于九州之内的身份。

    当然——

    顾易也不知道此举到底会不会成功。

    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也都值得他去尝试。

    国内城。

    与鲜卑的王庭一般,整个国内城内的建筑也在模仿着大汉的建筑风格。

    但高句丽甚至就连皮毛都没有学到。

    完完全全成了个四不像。

    顾易再次将文鸯派了出去,让他前去追杀高句丽王。

    ——只不过这一次顾易给了他限制。

    并未让他追出太远。

    文鸯这些时日终是渐渐有了一些变化,他的性子就是如此。

    必须要一个心服口服之人来不断地教育他。

    才能一点点的改变他的鲁莽的性格。

    顾易当然不会将文鸯身上的戾气全都磨下去,民族融合绝对是一个极为漫长的事。

    而文鸯就恰恰是这镇守一方最好的人选。

    只有刀子和制度一起用,才有机会能够达成顾易所期待的目标。

    这可是一场从信仰到整体制度的大规模改变!

    一切务必都需要慢慢来。

    顾烨的才能确实不差,作为当代顾氏子弟之中最为优秀之人。

    顾易只需要提供大概的思路。

    顾烨便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完善其中细节,制定出更为符合当前局势的制度来。

    ——首先而言自是针对这些部落之中的那些贵族们。

    顾易这一次可不会收手。

    除却已经处死的那些贵族之外,就连剩下的向汉之人顾易也打算进行迁徙。

    将他们迁往幽州的偏地。

    让他们进行开垦的同时一点点的融入大汉文化。

    从根本之上,先彻底断绝当前草原部落的统治体系。

    顾易当然不会一刀切死。

    人是有着习惯的动物,一刀切死只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顾易从这些部落贵族之中选择了一批对大汉文化了解的子弟。

    将他们重新任命成为了部落首领。

    当然,这只是虚职。

    真正掌权的职位还是需要汉人来担任。

    而在其中又从文化上出手。

    将草原人所信仰的天神归入大汉文化之中,从他们的信仰上一点点的产生影响。

    并开放学堂与互市。

    学堂自是与大汉当前的学堂有着不同。

    顾易只是让他们学习大汉的语言,并根据学习的成果来提高他们的身份。

    至于互市——

    那便是稳定双方矛盾核心的办法之一。

    通过鲜卑的马匹及乌桓的皮毛再加上高句丽的参药等物,置换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其实此事才是核心所在。

    只有保证稳定,才能促进其他制度的实行。

    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

    除此之外,顾易亦是制定出了根据汉文化融合程度进行评级封地的各项政策。

    包括这些部落之中的壮丁。

    顾易参考了原本历史之中北魏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

    在控制人数的同时。

    同样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希望。

    规定只要听从命令为兵多年之后便可以分得土地,赐予汉姓。

    适当的融合了府兵制与均田制的核心。

    包括他们具体的定居地等一切都有着限制与规划。

    这绝对是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也是历史在始终向前迈进的必要抉择。

    其实很多人都只能看到历史的表面,知道九州在这封建时代所缔造出的荣耀,而忽略掉在这些辉煌之前一代代人的努力与进步。

    就比如原本历史之中的隋唐盛世。

    多数人都只能看到当时的辉煌,却忽略了北魏所打造的根基。

    从根本上——

    就是因为北魏孝文皇帝时所实行民族大融合的成功,新产生了更具活力的胡汉文化,才让后世建立起了一个横跨草原、农耕、海洋的超级文明体系。

    这是一个开花结果的过程。

    华夏能够有着这种持续了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一次次的交融与新生绝对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顾氏的路还有很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升。

    顾氏的影响力绝对不止限于整个华夏土地之内。

    顾易必须要让顾氏走在时代前列,哪怕不是每一代人都能出现人才,也要保证家族有着难以想象的根基与底蕴。

    消息迅速被送往洛阳。

    ——当听闻北疆的消息之时,朝野瞬间沸腾!

    一战平三蛮!

    这等功绩可是大汉再兴以来的头一遭。

    整个大汉的骄傲在这一日起达到了顶峰。

    刘谌自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将这个消息迅速宣扬了出去,利用这太学学子们的才华宣扬着大汉的天威。

    整个大汉彻底沸腾!

    顾氏子弟加上这种的战况就是能够让百姓们的心激荡起来。

    盛世再次降临了。

    这是所有人源于内心深处所生出来的想法。

    虽然天灾已经过去了很久。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汉百姓们心中一直都还有着些许阴霾,这种阴霾必须要用时间或者其他振奋人心的大事所冲散。

    而这一次,恰恰就是如此。

    顾易想的没错。

    当顾烨的名号再一次传遍天下,愈发响亮之时。

    一个早已形成了共识的念头终是被人提了出来。

    “顾氏子出,天下即兴!”

    各种童谣相继从四地出现。

    这并不是顾烨这一代人的功劳,而是一代代顾氏子弟所奋斗出的结果。

    甭说是顾康顾熙顾琛那种名传天下之人。

    在顾氏最为严格的教育体系之下,就连那一个个不出名的顾氏子弟也在为整个家族发光发热。

    而如今.

    便是这些努力开花结果之时。

    当然,这种想法也会让顾氏多了一层束缚。

    那就是必须要有真正的人才出世3才能重新走入朝堂核心。

    但这对于顾氏而言却不是问题。

    走入朝堂核心的目的无疑就是想要持续扩大家族的影响力。

    顾氏当前还差影响力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顾氏必须要一点点的变革了。

    无论如何——

    顾氏都不能与一个单纯的王朝绑定,而是要与整个九州进行绑定!

    朝堂上的群臣对此亦是心知肚明,但哪怕是心有不满也注定无法阻止。

    在当前的大汉又有哪个家族能够比得上顾氏呢?

    不——

    甚至顾氏都已经不能再被称之为家族了。

    巨鹿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处圣地,纵使天下大乱之时巨鹿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纵观古今,这种现象可是从未出现过。

    与其相比之下,天下其他的那些家族们实在是过于可笑了一些。

    甭说他们这些家族;

    就算刘氏这个皇族又能如何?

    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就真的比得过顾氏吗?

    顾氏已经不再是能用一个“家族”就能概括的存在了,在数代人的奋斗之下顾氏早已隐隐约约朝着信仰的方向所跨进。

    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扭转的趋势!

    但还未等到这种沸腾结束,顾易对于治理蛮夷们的奏疏便送了回来。

    ——朝野巨震!

    这一次的影响要远超之前的战报。

    一条条的制度可谓是直接将整个大汉庙堂的气氛掀到了高潮。

    这种制度对于朝臣们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甚至就连张华钟会等人都懵了。

    顾易当然早已猜出了这点,在奏疏之中说明了原因,给出了一些合理的理由。

    但这种制度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抗拒。

    这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大汉官员的自傲远超普通百姓,他们岂能接受顾易所提出来的制度?

    对于他们而言——

    蛮夷要想接近大汉便只有彻底的臣服。

    此事在整个朝堂之上掀起了惊天巨浪,群臣们对这个制度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与争辩。

    刘谌也犹豫了。

    他就算再怎么英明也是注定会受到时代所限。

    且当前的局面与原本历史之中完全不同,最起码现在神州仍在,大汉仍在。

    这一切对于他而言实在过于颠覆。

    但出于对顾烨的信任,他还是开始认真考虑起了此事。

    与张华钟会等人详细探讨。

    张华等人确实不凡,在经历了数日的思考之后,他们便已经领悟到了顾易这其中的深意。

    但要迈出这一步对于他们而言仍是十分艰难。

    最为艰难的便是刘谌。

    毫无疑问,若是此举当真能成功的话,这些蛮夷早晚都会融入到大汉之中,他们的土地也终会成为汉土。

    这可不是表面上的占领。

    文化上的融合就让这一片土地就如同与远古时期一般彻底融入九州。

    若是当真能如此的话——

    他这个皇帝的功绩,哪怕就算加上前后两汉中的所有皇帝,都绝对能排得上号。

    但若是失败进而引起了更大的动乱,乃至于那些抗拒之人所说的九州倾覆。

    那他刘谌就要成为整个九州的罪人。

    这对于任何一个皇帝而言,都不是能够轻易做出决定的选择。

    但别忘了,他可是刘谌!

    ——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说明他的性格。

    既已经得知了此事若是能成,那将会给整个大汉带来难以想象的好处。

    那他又岂会犹豫?

    至于失败——刘谌则毫不在意。

    若是失败他在打回来便是。

    哪怕就算到了将来,他已经不在世上了,自有后世儿孙再为大汉征战。

    刘谌不是刘禅!

    他宁可犯错,也不会选择什么都不做!

    更别说提出这一切的还是顾氏子弟。

    当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刘谌立刻便压下了朝中所有的声音。

    皇帝、丞相皆准此事。

    大局彻底定下。

    刘谌的圣旨飞速被是送往北疆,他将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顾烨,彻底宣告整个九州再次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变迁自此而始——

    国内城。

    文鸯确实收了一些性子,虽未追击多远但还是斩杀了不少人。

    高句丽王已经彻底详细去了远方。

    在汉军的威胁之下,他根本就不敢有半点回头的心思。

    没办法.顾易对于鲜卑乌桓贵族们的态度着实是让他感觉到了畏惧。

    顾易一直都在等待着朝廷的旨意。

    虽然顾氏当前已经没有了什么束缚,但除非是真正踏出那一步,不然的话在当前的时代就必须要保持着一些东西。

    而踏出那一步,迎接顾氏的绝对是消亡。

    数代人所打造的根基绝对会瞬间消散。

    终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圣旨终于被送了过来。

    顾易简单的看了一眼后。

    便直接将圣旨交给了文鸯,看着他认真道:“阿鸯,你可能承此重任?”

    必须要有一员大将镇守。

    这是在这项制度开始之前必须要保证的。

    “大将军,末将定能完成使命。”文鸯丝毫都不犹豫,铿锵有力的说道。

    他始终都是这般自信。

    但让一个将领晋升为一方统帅的过程又岂会如此简单?

    不过好就好在,文鸯真正要做的便只是威慑。

    顾易丝毫都不犹豫,立刻便开始了操办。

    这注定会迎来抵抗。

    任何全新制度的出现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不是能够让人轻易接受的。

    但是抵抗又能如何?

    顾易丝毫都不会留手,全部处死。

    他就是要用鲜血奠定这一次变革的根基,踏平这一条道路!

    ——————

    “炎汉时期大将军顾烨所提出的文化大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节点。

    其所实行的文化融合实践既彰显我国文明的包容特性。

    也为后世提供了民族治理的宝贵经验。

    这场跨越草原与农耕文明的对话,最终熔铸成后世王朝的文明基石,也为后世王朝的辉煌奠定了十足的根基。”

    ——《人教版历史课本.七年级上册(民族大融合单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