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我觉得夫人还是跟候爷商议一番,或者,候爷有办法。”李氏想了想,对沈幼娘道。
她也想不出好的办法,但她相信苏渊肯定有了。
沈幼娘闻言,眼中露出一股犹豫。她并不想什么事都麻烦苏渊。她的职责是为苏渊守好家,守好所有人。
上次卢家二公子的事就已经麻烦苏渊了,她不想这点事,又麻烦苏渊。
“这件事,或者可以告到大理寺,让朝廷出面解决。”掌柜想了想,对沈幼娘道。
“我们虽然不能去强买,但若是商人不卖商品给百姓,特别是必须品,朝廷是要追究商人罪责的!”
李氏闻言,眼睛微亮,连忙点了点头。
她不由得佩服这掌柜的脑子灵活。她陷入自己的认知中,倒是没想起这事。
或者说,长久以来,她明白民不于官斗,斗也斗不过的理念。本能的觉得现在的沈幼娘只能算是民。
可她却忘了沈幼娘即使还未跟苏渊成婚,但她这个候府主母的身份是跑不了的。
毕竟,沈幼娘被英国公收为孙女,又跟冠军候有婚约。
若是普通百姓被这样针对,还真没有人敢管这事。普通百姓只能是投告无门,被逼得走投无路。
但沈幼娘若是去告的话,那就不同了。
不说那些官员会不会看在苏渊的面子上受理,光是英国公孙女这重身份。也没有敢不重视。
“好……那就现在去告!连卖粮的粮商,也一并告了!”沈幼娘站起身来,重拍书案道。
此时的她,身上散发出一股斗志。整个人气势逼人。
苏渊在这看到此景,只怕也会惊诧沈幼娘的变化,环境真的能够造就一个人。
沈幼娘不愿意麻烦苏渊,但借用苏渊和英国公府的身份地位,凭自己的能力解决此事,却也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夫人,小的这就去写状纸!”掌柜闻言,连忙恭敬的点了点头。
他之前是望仙楼的管事,叫柳东城,被派在其他分店当账房。
后来,苏渊接手望仙楼之后,见他忠诚老实,能力出众,就留下了他。甚至提拔他成了总掌柜。
他也是感恩的,在望仙楼遇到麻烦之后,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苏沈娘点了点头,让小草和苏大丫给对方准备笔墨纸砚。
柳东城连忙上前书写状纸,很快,他写好状纸,交给了沈幼娘查看。
沈幼娘虽然文才不是很高,但是,如今,她已经识字,甚至本身的字也写得不错。
很快,她就读懂了状纸,她对这状纸很满意,但还是想看看李氏的想法。
李氏也看过状纸,点了点头。
“柳掌柜的状纸写得很好,我们可以去告大理寺了!”
沈幼娘闻言,神色微喜,将状纸递给柳掌柜,让其收好,一行在走出了望仙楼,朝着大理寺就赶了过去。
她们刚出酒楼,苏渊和李公明就到了酒楼,只是,双方离得有些距离,沈幼娘等人并未看到苏渊他们。
她们坐上马车,在几十名护卫的带领下,朝着大理寺赶去。
看着沈幼娘等人离开的方向,苏渊脸露诧异,连忙让李公明带队追了过去。
只是,随着大家走的方向越走越远,苏渊紧皱的眉头慢慢松了开来,眼中露出一股别样之色。
李公明也似是发现了什么,连忙指着前方里许处的沈幼娘等人的马车,道:“候爷,夫人她们去的方向,好像是大理寺!我们要追上去吗!”
苏渊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丝疑惑。但他还是摇了摇头道:“先跟过去看看。”
虽然,他心中有一丝猜测,但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说。
早上听说望仙楼出了事,他本能的就想帮沈幼娘,但现在见沈幼娘并未找他,而是似是想自己处理。
他也觉得该让沈幼娘锻炼一下。而且,沈幼娘怕也想证明一下自己吧。
就这样,苏渊让队伍在后面慢慢跟着,跟前面的队伍始终保持着里许多的距离。
刚走出没多远,前面的车队这时停了下来,沈小草和苏大丫从车上下来,进了一趟旁边的书店。
然后,她们很快就拿着一本现买的书出来,上车之后,队伍继续前行。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沈幼娘一行人来到了大理寺外。
大理寺在如今的朝代,是专门审案用的,除了京兆府那边之外,大理寺也算是独立于其外的一个断案审案机构。
若是觉得京兆府那边叛案不公,是可以告到大理寺的。
当然,若是你觉得京兆府这边管不了的案子,也可以告到大理寺来。一般审案由大理寺丞来审。
除非是特殊的案子,会由大理寺左右少卿、或者是大理寺卿来审理。
沈幼娘从马车上下来,身后跟着苏大丫、沈小草、李氏、柳东城四人。护卫则是守在四周,将沈幼娘保护起来。
苏渊给沈幼娘安排的护卫很多,足足五十人,这规则看起来,并不多见。
大理寺门外的守卫看到此景,脸色微变,神情不由得慎重紧张几分。
他们不知道这是哪家的贵小姐来大理寺这办事,有听到消息的小吏连忙迎上来,想要询问情况。
沈幼娘则是直接来到了鸣冤鼓前,敲响了鸣冤鼓。
刚想上前的小吏顿时脸色微变,眼中涌起一股惊惧。贵女来敲大理寺的鸣冤鼓,他哪敢不慎重对待。
万一招惹了惹不起的人,他这小吏就别想当了!人家想收拾他,分分钟的事。
他连忙一脸堆笑的迎上来,对沈幼娘恭敬道:“这位小姐,里面请!”
沈幼娘看向对方,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步走向大理寺。
若是放在以前,沈幼娘看到一个小捕快,可能都会心生忌惮和恐惧。
但此时即使是面对着八品小吏,也是一脸的淡然。
实在是这段时间,跟着苏渊,又因英国公的原因,一品大员她都见过不少。
这些人还对她客客气气的,她早就不再是之前那个胆小怯懦的沈幼娘了。其他人也连忙跟了上去。
门口的守卫不敢阻拦,让了开来。
这时,不少听到鸣冤鼓的百姓,也凑了过来。跟在身后,自发的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