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252章 旧法

第252章 旧法

    随后将五百蕃兵打散,约定好暗号与汇合地点,分批进入逻娑城。

    赵倜带着童贯朱初一,等这些军兵走进之后,又隔了半个时辰,缓缓向着城门处行去。

    五百蕃兵都换回了吐蕃百姓服饰,赵倜三人则没改装扮,作为吐蕃最大城池的逻娑,里面各族之人都有,大宋的商人游客也不少。

    就好比东京,其中外族人最多的便是吐蕃,而契丹、党项、大理等人口也都存在。

    每到大相国寺月五次开放的时候,蕃商汇集此处,售卖特色物品,有些蕃商没有摊位,就胸前挎着洛玛筐,里面摆些小物件,沿街吆喝。

    逻娑城门倒没有什么盘查,甚至看赵倜几人穿着宋服,军兵都现出热情神色。

    吐蕃王庭所在的位置属于蕃北,这里一直到陇右,都与大宋交集密切,西军之中有为数不少的蕃兵,独立建制,首领或有功者分予土地。

    西军中的蕃兵待遇远超吐蕃王庭或者南面诸邦国,比之前的青唐唃厮啰也高,家中有一个在宋军中当兵的,那其余诸人什么都不做也能生活得起。

    尤其那些小部落,有的人家里出了蕃兵,便会部落庆祝,若是立功被赐予土地,那么举族都要搬往宋境熙河路等处居住。

    赵倜三人进城,却看这吐蕃王庭虽然命不动诸邦,各部不服其管,但逻娑城的繁华却大抵是其它邦国难相比的。

    本来高原阳光就充足,这时又是个响晴的天气,日光毫无保留倾洒,整座城似镀上一层金辉,热闹之景瞬间便撞入三人眼帘。

    宽阔街道上人来人往,集市相连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摊位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尽头。

    中原丝绸瓷器,回鹘香料毛毯,契丹腌硝的皮草,还有西方大食水晶制品,水晶制品非但有杯碗,还有水晶指环之类饰物。

    摊位后方的店铺,更是各地奇货汇聚,珠宝首饰,本地特色的氆氇、短刀、玛瑙、密香等等,香烟袅袅从店中飘出,醇厚香气漾荡极远,叫人一闻之下,不由阵阵迷醉。

    往来之人穿着什么都有,吐蕃传统服饰居多,各种颜色袍子上绣五彩花纹明艳,有人原地挥动长袖起舞,还有卖各种特色小吃的,将滚烫酥油茶倒入木碗,气息瞬间散漫开来。

    赵倜三人边走边看,买了三碗酥油茶喝,他与童贯还好,朱初一却喝不惯这味道,险些吐出,童贯笑道:“老朱莫要糟践,这可是别处见不到的东西。”

    朱初一只好翻着白眼咽下,脸色一时难看无比。

    三人继续走去,路两旁由近及远各种特色房屋,古老之时留下的宫殿厚重古朴,各种佛寺造型与中原迥异,不知什么年代建造,隐隐透着神秘的气息。

    赵倜想了想:“不知和尚在此处,还是回了大雪山大轮寺?”

    童贯小声道:“殿下说鸠摩智大师?”

    赵倜点头:“当时言是过段便回中原,但这许久时间不见人影,也不知跑了哪里。”

    童贯道:“大师乃吐蕃国师,怕还是在王庭吧?”

    赵倜面露思索,继续行去,就听见法器奏乐声音从远处传来,悠扬空灵,叫人心神不由随之起伏。

    待走了片刻,看到人流多起,摩肩擦踵,人头攒动,似是在观看什么事情。

    这时一座庞大寺院在前方呈现,人们里三层外三层,都往寺门前围去。

    “好壮阔的佛寺啊。”朱初一道:“没想到西南之地也有此种大寺。”

    赵倜瞧了瞧,这该是大昭寺到了,不过此刻这寺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惹萨寺,也称呼为觉康。

    这时该寺没有被黄宗所据,包括红山宫,也没有被黄宗占有。

    在后世明朝的时候黄宗才逐渐形成,进驻大昭寺,将此寺改成这个名字,后来又以教篡政,窃取王权,占据重修红山宫,以此作为大本营,宣佛代政,发号施令,将红山宫称为布宫。

    而眼下却是没有这些的,他道:“西北大寺不少,就是修行与中原各宗不同,前方应该是惹萨寺了,算是吐蕃第一大寺。”

    童贯道:“殿下,这些人都围着在干什么?莫非如京师大相国寺一般,有和尚在讲经说法?”

    此刻人太多,根本看不见里面如何,只闻法器声不停传来,赵倜道:“进去瞅瞅。”

    三人都有武功,一时内力鼓荡,基本无人沾身,片刻就过了层层人海到了头里,便看这大寺正门前竟然有一座台子。

    台并不高,但却四方篆刻无数梵文,更有莲花云纹等物事雕琢,上方端坐了三名僧人。

    朱初一瞧正中的僧人有些面熟,但又不太肯定,仔细看了几息才惊讶道:“公子,这不是鸠摩智大师吗?怎么削瘦成这副模样?”

    赵倜瞅了瞅,中间坐的确实是鸠摩智,只不过与去年分别之时不同,原本大和尚身形壮硕,面方鼻直,双耳垂轮,宝相庄严,但此刻却瘦下一半还多,且脸上也没涂油光,颇显憔悴枯槁。

    而就在台子对面,也有一方木台,上面却坐了个老和尚,这老和尚穿着古怪衣服,样式赵倜见过,就和昆仑遇到的那些冻尸一般,是古天竺的僧衣。

    双方正在辩经,用的梵语,童贯和朱初一听不懂,赵倜听了片刻,微微眯起眼睛。

    两方所辩的是经法过去现在之分,老和尚执定过去永恒不变,终将醒来,现在变化无端,并非恒久的道理。

    对面鸠摩智三人举种种经文,却总不能驳,因为现在时时刻刻都在变成过去,只有变为过去才无法改变,三人额头上汗水哗哗流下,片刻之后已然面如死灰。

    又是这些和尚,赵倜不由摸了摸下巴,之前龟兹国九层魔塔遇到的,还有昆仑山层洞之中尸身,还有白衣剑客追杀的那名僧人,似乎都是同一宗的,秉持旧日,宣燃灯古佛定光如来。

    也不知道这些执过去之法的和尚都是哪里冒出的,居然跑来逻娑城与僧人辩经,此刻的大昭寺各宗僧人都有,高僧云集,不过看情形,寺中却好像没讨得什么便宜。

    就在赵倜思索之际,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拥搡,赵倜转头瞧去,竟是十几个人凶神恶煞一般闯了过来,为首的是一名紫衣少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