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721章 九龙仓的私有化

第721章 九龙仓的私有化

    内地的事情,长兴集团这边也插不了手,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就行了,按照市场需求来看,他们其实也挺需要尽快建造新的生产基地的。

    时间很快到了4月,石油危机结束快半个月了,但全球的经济市场,仍然没有什么起色。

    美国、欧洲、日本乃至于很多非发达国家的股市与经济消费情况都不是很好,除非是石油或其他能源出口国。

    香港这边很多股民的期望也破碎了,他们希望全球经济在石油危机之后会有所好转,从而带动香港经济复苏,最差一点,可以让香港的工业复苏一点,但现实就是一巴掌扇醒了他们,全球性的经济衰败,已经不可避免了。

    恒生指数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终于从最巅峰的1950,跌到了如今236点,跌幅接近90%,这已经不是腰斩,而是脚踝斩了。

    不过地产市场方面,倒是没有跌的那么狠,全港平均大概跌了50%,有些地方跌了60-70%,有些则是30-40%。

    这一点,与1967年正好相反,那一年是房价跌了八九成,股市倒没有那么狠。

    康乐大厦顶层,杨文东叫来了负责金融的方先名以及负责地产业务的郑志杰。

    “九龙仓最近半年的最高股价是多少?”杨文东问道。

    方先名回道:“最近半年,九龙仓最高股价是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价格为9.1港元一股。

    这估计也是因为我们长兴集团在海港城方面的投资,没有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所以市面上才稍微看好一点。”

    “嗯,9.1也不算很多,日常也有6-8了,眼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准备全面私有化,你们觉得怎么样?”杨文东反问道。

    当初收购九龙仓的时候,之前九龙仓的最高股价差不多是30港元,加上当时股市之中很多人还是对长兴集团充满期待,一旦那个时候发起私有化,那花费的成本就非常高了。

    而如今的时间也差不多了,为期半年的石油危机,对香港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影响,恒生指数一直在下跌,各家股票也是一样,按照香港法律,私有化的价格,只要不低于半年前最高价就行,也就是说,如今只要自己出价不低于9.1就行了。

    只看账面数据,这就能节省接近10几个亿了,这么一大笔资金,当年他多年布局和黄,也就稍微多赚了一点罢了,如今半年就能够省这么多,一样是赚。

    而时间方面也不能再拖了,因为受他这个蝴蝶效应的影响,他也不知道香港这次经济危机什么时间会结束。

    原先历史上是跌到了150点才开始止跌上升,但现在可不一定了,如果这一天提前到来,使得香港股民、投资者乃至国际投资者对香港股市重新有了信心,那自己再发起私有化,即使股价不高,恐怕也得多付出代价。

    毕竟,不是你出价,别人就得卖的,按照法律规定,只有到了90%的比例,那才能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剩下10%的价格。

    如果太多人不卖,那私有化一样会失败。

    方先明与郑志杰对视一眼,道:“杨生,九龙仓的海港城,花费资金非常多,如果我们再私有化,那对我们内部来说,资金压力太大了。”

    “这没关系,我会联系多家银行金融借贷的,担保方面,如果你们本身不够,那我会亲自参与。”杨文东笑着摆手说道。

    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猜到未来海港城的成绩,也不知道未来香港的经济情况,所以面对总投资差不多有20亿的海港城项目,谁心里都有点犯怵。

    即使是银行也是如此,这种大型项目,如果亏损了,那即使是汇丰,也吃不兜着走。

    不得不说,当年怡和敢上这样的项目,不知道是怎么推动的,但既然推动了,却又慢慢建,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与精力,最终不管是现在还是上一世,都被其他华资公司摘了桃子。

    郑志杰点点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地产业务方面就没什么问题了。”

    方先名道:“那我这边也没什么问题,之前咱们香港的资金,也去投资了一些海外油田企业,虽然不是很多,但收益率也是不低的。”

    在香港经济出现崩溃之前,长兴金融就开始大规模套现很多股市股票,特别是和黄,光这一家就给了他们超过10亿港元的利润。

    而后续经济危机爆发,在杨文东的授权下,这些资金便分散部分出去,投资各类油田企业股票,平均收益率大约在50%左右,扣掉税收等,也赚了四点几个亿了。

    加上本身的本金,私有化九龙仓应该不难,再说,这种事情,也是可以从银行贷款的。

    杨文东接着问道:“我记得我们手中差不多有60%的股票了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收购剩下的40%就行了?”

    当初为了有十足把握从怡和手中抢走九龙仓,他可是刻意藏了一手,多收了接近10个点股票,这也要多谢九龙仓当时的管理层,多次融资,不然也根本做不到。

    方先明回道:“对,准确的来说是30%,剩下最后的10%,也就是资金问题,不存在意愿问题了。”

    杨文东又问:“怡和手中还有十几个点的股票,他们出手了没?要不然,他们手中股票还会有点麻烦了。”

    方先民道:“他们已经卖掉了,但不知道卖给了谁,成交价格多少我也不清楚。

    不过只要不在他们手中了,那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了。”

    “那行,这件事兵贵神速,立刻公开收购一部分股票,然后告知港交所,我们准备以9.1港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九龙仓。”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方先民笑道:“好的,不过,最终的成交价格,肯定是不止9.1的。”

    “我知道,先试探一下市场,后面提价多少,我们再逐步来。”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私有化一家企业,其实也是一个博弈过程,只不过不是与其他大股东博弈,而是与其他无数股民博弈。

    有些股民可能见好就收,价格合适也就出手了,有些可能会等,等到价格再高一点,但如果最终价格被拉的太高,把私有化一方一旦放弃,股价必然暴跌,甚至还会跌到比私有化之前还要低的价格。

    因为按照法律,私有化失败,那之前多收购的股票就得出手卖掉,不能超过港交所49.9%的最大股东份额。

    所以想拿到高价也得承担风险,股市之中虽然有很多坑人的地方,但有一点是完全永恒的,那就是风险与收益,总是成反比的。

    方先民答应道:“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

    第二天,在没人在意的时候,九龙仓的股票,突然被挂出了适当的买单,而这次的挂方,直接也是公开了自己的名字:长兴集团。

    “长兴集团怎么还收购九龙仓股票,不怕触发收购邀约吗?”

    一众股民非常不解,要知道,九龙仓被长兴集团收购之后,便通过董事会许可,进行了定点增股融资,从而使得长兴集团控制了49.99%的九龙仓股票,从而彻底稳住了九龙仓的控制权。

    而获得的资金,也用于建设海港城,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了。

    但这个时候,再公开收购九龙仓股票,那不就摆明了要超过50%?按照香港法律,股票一旦控制超过50%,那就必须要触发收购邀约。

    “会不会人家就是故意的,想要私有化九龙仓?”

    立刻就有人提出了新的观点,长兴集团这样的大公司,都是有专业法务的,不太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肯定是的,不然没必要再多收购股票,本身就已经完全控股了。”

    “大家赶紧趁着现在多买一点,这样价格高了,大家都能多获利啊!”

    不少人兴奋的说道。

    与其他行业不一样,股市的特殊就在于进入购买一家股票的人越多,那股价也就越高,最终所有人能够获益最高,这完全就是一荣俱荣。

    特别是这种大集团的私有化,不到最后关头一般也不会放弃,那有了兜底的,他们胆子就更大了。

    敢在股市上混的,很多人都是胆子非常大的,看准时机就上,不然犹犹豫豫还不如去打螺丝……

    于是,大量的股民,立刻排队去买九龙仓的股票,这件事很快也就传播出去,其他远在外地的投资者,也开始通过电话遥控,来通知自己的股票经纪人,来购买九龙仓股票。

    九龙仓的股票,也逐步从早上的7.2元,升到了中午的8港元,大量资金准备入场,似乎下午还会有继续涨下去的时候趋势。

    这样大的事情自然也惊动了媒体,而他们也很快收到消息,九龙仓将于下午3点举行重要事务发布会。

    下午三点,不少记者来到尖沙咀九龙仓总部大厦,进入了会议室。

    会议开始后,方先民也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接说道:“各位记者朋友,我长兴集团,已经正式决定,对九龙仓公司进行全面的私有化。”

    ……

    PS: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