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世子稳重点 > 第二百九十五章 子安未寝

第二百九十五章 子安未寝

    赵孝骞从来不觉得自己头铁,敢无缘无故招惹章惇。

    事实上真正与章惇发生冲突,都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

    第一次是营救苏辙,第二次是拿问周秩。

    章惇感觉惹不起赵孝骞,赵孝骞又何尝惹得起章惇,人家可是当朝宰相,皇帝之下就他最大,货真价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当初章惇主动登门,以含蓄的方式服软,顺便还以含蓄的方式与赵孝骞约定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协议,赵孝骞当时是欣然接受的。

    既然大家互相破不了招儿,不如相忘于江湖。

    可是这一次,章惇要对苏轼下手,赵孝骞终究还是为难了。

    新党旧党的立场就不说了,赵孝骞的立场本就模糊得很。

    然而,那人是苏轼啊。

    上辈子朗读并背诵他那么多诗词,同学同事的聚会上,用他的诗词装了不少逼,这一世活生生的有了交情,难道眼睁睁看着这位大文豪大诗人双手抱头挨揍?

    苏轼在赵孝骞眼里,终究仍带着偶像的光环,而且苏轼这个人性格豁达洒脱,不拘小节,相处下来很难让人反感。

    所以,救不救苏轼?

    赵孝骞确实有点犹豫了,毕竟如果自己出手救他,便意味着再次与章惇为敌,甚至是与所有的新党官员为敌。

    魏节的话,赵孝骞也听进去了。

    这位属下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赵孝骞袖手旁观,没必要为了苏轼一人而与天下为敌,太中二了。

    “你回去吧,我再想想……”赵孝骞叹息道。

    魏节犹豫了一下,道:“郡公。下官有句话,想了想还是要说。”

    “举凡成大事者,首先当惜身,不立危墙之下,下官知道郡公与苏轼私交甚笃,但私交归私交,人生立世,多少还是要顾及一下利弊,下官实在不希望郡公因此而身陷风暴之中,而被千夫所指。”

    赵孝骞沉默片刻,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你的话,我记住了。老魏,抛开你我上下级关系不说,至少你和我都是彼此把对方当作朋友的,我知道你刚才的话不是对上官说的,而是对朋友说的。”

    魏节笑了:“郡公懂我,虽死无憾。下官的劝说只是个人愚见,如果郡公还是选择救苏轼,下官仍愿为郡公的马前卒,在所不辞。”

    二人相视一笑,真正的朋友之间肉麻的话不必多说,一个眼神便已肝胆相照。

    …………

    黄履等三人的密谋仍在酝酿之中。

    三人自己也很清楚,如果联名上疏,分量会有多重。

    所以,他们要扳倒的人不止是苏轼,还有一大批旧党官员。

    朝廷新政推行并不顺利,数十年来,几番更易法度,从新法到旧法,又换回新法,朝令夕改的恶果已经呈现出来。

    那就是朝廷的威望渐失,章惇继承王安石的遗志推行新法,到了地方上有些推不下去,被地方乡绅宗族甚至官员阳奉阴违,新政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种情况下,章惇愈发心急,亟待加快节奏清除朝中旧党官员,使之政令通畅无阻。

    而参劾苏轼,便是由点及面,扳倒一大批旧党官员的良机。

    章惇在解决与苏轼的私人恩怨的同时,还打算上升到朝堂势力的高度,以苏轼为导火索,清除掉一批旧党。

    夜里,赵孝骞已睡下,最近被苏轼满大街拽着跑,实在有些累了,这几日家里的三个婆娘都没精力喂饱,天黑就睡下了。

    半夜子时,一阵小心翼翼却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赵孝骞。

    睁开迷迷糊糊的双眼,旁边的狄莹也醒了,赵孝骞眉头一掀便要发怒,门外的丫鬟却颤声禀报,苏轼苏学士深夜来访,坚持一定要叫醒赵孝骞。

    夫妻俩被吵醒,心里都窝着火儿,赵孝骞反应过来后,心中却陡然一沉。

    大半夜的,苏轼突然来访,定有重要的事,莫非黄履等人已经发动了?

    急忙穿戴好衣裳,赵孝骞匆忙出了院子。

    王府前庭内,苏轼站在院子里仰头赏月,身形有些踉跄。

    见赵孝骞神情凝重快步走来,苏轼转身哈哈大笑。

    “老夫就知道,子安亦未寝……”

    赵孝骞和旁边的王府管家下人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子瞻先生这是……?”赵孝骞试探着问道。

    苏轼一把拽住赵孝骞的胳膊就往外走,道:“州桥夜市,有一家做鹿肉的特别好吃,子安与我同往!”

    赵孝骞惊愕道:“子瞻先生深夜来此,就为了这个?”

    苏轼一脸无辜:“天下美食不可辜负,子安与老夫是忘年挚友,当然要与尔同享。”

    赵孝骞:“…………”

    当年击中张怀民的子弹,如今再次正中赵孝骞的眉心。

    大半夜的跑来叫醒他,就为了出去吃宵夜,你咋还不食物中毒呢?

    旁边的王府管家和下人们也是目瞪口呆。

    苏轼的名气他们也是如雷贯耳,然而实在没想到这位文坛领袖居然是个疯批,大半夜跑来叫醒世子,同时也惊动了王府的下人们,大家都以为发生了大事,结果……

    你多冒昧啊!

    管家和下人们纷纷望向赵孝骞,眼神热烈且期待。

    世子的脾气向来不算好,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世子应该抄起离他最近的冷兵器,然后狠狠打断苏轼的狗腿……

    管你什么大文豪,什么领袖,吵醒世子就是罪大恶极。

    于是,王府前庭内,赵孝骞与苏轼沉默对视,旁边的下人们眼神充满了鼓励。

    打死他,快特么打死他!

    良久,赵孝骞突然叹了口气,无奈地道:“是的,子安亦未寝,就等你来叫我出门吃……嗯,吃啥来着?”

    苏轼顿时精神一振:“州桥的一家鹿肉。”

    “对,吃州桥那家特么的鹿肉!”赵孝骞咬牙道。

    苏轼哈哈一笑,不客气地勾住赵孝骞的肩膀:“老夫没看错人,子安果然是老夫的忘年知己!”

    赵孝骞如同行尸走肉般跟着苏轼往外走,眼神麻木像条死鱼。

    我也没看错你,你果然是个疯批。

    出了王府大门,赵孝骞吸了吸鼻子,苏轼身上有一股浓浓的酒味,显然是刚喝了酒过来的。

    这特么就更冒昧了,明日苏轼酒醒后若是断了片儿,恐怕都不记得半夜叫醒他这件事,赵孝骞的睡眠和人情都落了空。

    想到这里,赵孝骞小心翼翼地问道:“子瞻先生,你还认识我是谁么?”

    苏轼瞥了他一眼:“子安说什么胡话?莫非你醉了?”

    赵孝骞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随即问道:“州桥那家吃鹿肉的店在何处?我让下人准备马车……”

    苏轼身形一晃,打了个酒嗝儿,愕然道:“什……什么鹿肉?哪里来的鹿肉?老夫有点困,想睡了……”

    赵孝骞:“…………”

    我特么!

    什么偶像,什么大文豪,惯你臭毛病!

    赵孝骞气坏了,当即便蹲下身,狠狠一记扫堂腿,苏轼哎呀一声,轰然倒地,脸趴在地上哀哀呻吟。

    解气了,赵孝骞起身,一脸关切地上前扶起苏轼。

    “子瞻先生怎么了?怎就如此不小心呢……”

    苏轼被摔得七荤八素,踉跄着起身,努力睁开醺然的双眼,指着赵孝骞道:“刚才难道不是你……”

    “我什么我,我什么都没干,就见子瞻先生不小心自己绊倒了。”

    见赵孝骞一脸正色且不容置疑,苏轼也迷糊了:“是……是吗?”

    “当然是,子瞻先生看着我的眼睛……我拿我亲爹二十年单身发誓,刚才就是你自己不小心摔倒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