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听闻朱元璋所言,心中一惊。
他赶忙趋身上前,双手如捧珍宝般接过密折。
同时朱棡微微俯身,姿态恭敬。
他深知父皇此举必有深意,而这密折衷的内容,想必至关重要。
密折一入手,朱棡的目光便迫不及待地迅速落在那字里行间。
密折上的字迹工整娟秀,每一笔每一划似乎都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起初朱棡的眼神中,还夹杂着些许对索回公输器的急切。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那急切的神情如同被冬日的寒霜侵袭,逐渐被惊讶与凝重所取代。
密折上详尽地记录了晋祠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诡异非常的事件,首当其冲的便是那充满神秘色彩的铁人传说出现了异常。
北宋匠人所铸造的四尊以北斗七星方位镇守祠门的铁人,传说其指甲会随国运兴衰生长。
可近来竟传出铁人指甲生长速度紊乱的离奇传闻,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之兆。
紧接着密折提及疑似有人蓄意破坏晋祠相关事物的种种迹象,晋祠内多处重要建筑与文物均出现了一些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损毁痕迹,像是被人刻意为之。
那些损毁之处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绝非偶然的疏忽或者自然的侵蚀。
更为关键的是,密折还深入分析了这些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阴谋。
这一系列看似孤立的诡异事件,实则相互关联,似乎有一股神秘且庞大的势力在暗中操控。
妄图通过对晋祠的破坏,以达到扰乱人心,甚至影响大明国运的目的。
朱棡越看越惊,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
原本一心只想着公输器的他,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漩涡之中。
朱棡的目光从密折上缓缓抬起,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密折里那些令人惊心的内容。
他不禁想到:我一直心心念念、想尽办法索要回来的公输器。
难道说在这场阴谋里,还扮演着关键角色?
想到这里,朱棡眉头瞬间紧紧锁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他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与迷茫,仿佛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
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开始缓缓渗出,起初只是几颗晶莹的小点。
随后越来越多,逐渐连成一片,顺着朱棡的鬓角缓缓滑落。
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事情竟会发展成这样。
原本以为公输器只是被锦衣卫无端扣押,自己只需向父皇恳请一番便能轻松拿回。
可如今看来,这公输器竟与晋祠那些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朱棡的认知里,公输器不过是一个凝聚了精巧机关术的稀罕人才。
然而现在它却好似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巨大阴谋的大门。
晋祠的异常现象本就神秘莫测,牵扯众多。
而公输器又在其中横插一脚,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笼罩其中。
朱棡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危险的棋局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而他甚至还没弄清楚这棋局的规则。
朱棡逐字逐句地读完密折,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
过了大约半盏茶的时间,他才缓缓抬起头。
此刻的朱棡眼神中满是复杂之色,看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在他的目光里,对事件严重性的震惊清晰可见。
那一系列发生在晋祠的诡异事件,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阴谋,已经远远超出了朱棡的想象。
密折里描述的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敲击在他的心上。
而那一丝不知所措,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朱棡短时间内已经完全没了主意。
原本一心只为索要公输器而来,却不想牵扯出这么大的麻烦。
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不知道该如何向朱元璋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时之间,朱棡呆立原地。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却愣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整个御书房内安静得可怕,只有朱棡略微急促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房间里面的气氛愈发凝重起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缓缓地将周围的空气挤压。
那凝重的氛围,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让人喘不过气。
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御书房内悄然酝酿。
仿佛下一秒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爆发,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没有谁能够幸免。
“老三,你现在还打算让锦衣卫释放公输器吗?”
面对朱元璋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朱棡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虽然公输器已经被卷入了‘晋祠迷局’之中,但儿臣相信他必定是被人给利用了。
还请父皇看在公输器以往建立诸多功绩的份上,给他保留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看着眼神中带着恳求之色的朱棡,朱元璋原本还带有几分审视的目光,顿时变得冷冽起来。
犹如腊月里的寒冰,透着彻骨的寒意。
他微微眯起双眼,眼眸中似有锐利的锋芒闪过,仿佛能瞬间洞悉朱棡心中的每一丝想法。
那冷峻的目光直直地射向朱棡,犹如两把寒剑,让朱棡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这晋祠之事本就错综复杂,背后或许隐藏着危及大明江山的巨大阴谋。
而朱棡在此时竟还只想着他的公输器,是真不知其中利害,还是别有居心?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声音虽然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在这安静的御书房内回响,震得朱棡心头一颤。
“都到了这般田地,你还只想着那公输器?
晋祠之事关乎大明国运,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却威严无比,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在御书房的四壁间回荡。
朱棡闻言心中一凛,赶忙低下头去,不敢直视朱元璋那冷冽的目光。
他深知父皇此刻动了真怒,自己在这局势下,实在不该如此不识大体。
可那公输器对火器监而言意义非凡,一时间竟难以割舍。
此时的朱棡尽管心中懊悔不已,但是却又不知该如何弥补自己方才的冒失。
御书房内的气氛愈发压抑,好似有一场狂风骤雨即将倾盆而下,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