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 > 第945章 新的城市建设

第945章 新的城市建设

    苏希在京城待了一周。

    这一周的时间,‘棍棒底下的孝子’可没少折腾他,白天睡得香,到了晚上就开始折腾。

    幸亏苏希精力惊人,并且请了两位金牌月嫂。

    苏希本来是请了10天假期,但因为有家大公司到清河考察,并且明确表示要和苏希见面,强调了自己的投资意愿。

    苏希作为清河的区委书记,一把手,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对于苏希的工作,全家上下都是支持的。

    尤其是云雨霏,她其实比苏梦瑜、柳清宁更了解清河的产业链对整个国家科技行业的引领作用。

    清河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可以说它正在孕育出一个真正的科技怪物。它既是阿斯麦,又是三星,又是TSMC…这里的企业一旦形成市场优势,很容易将整个产业完成传说级的升级,它甚至会产生统治级别的效果。

    事实上,在清河的很多企业,云朵科技、蓝溪科技都投资了一些,当然,投的最多的还是清河城投、东明城投。

    目前清河的几大科技企业在市场的估值越来越高,所有投资机构都赚了,而且是大赚。

    但大家都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苏希在东明工作的时候,对东明城投的期望是成为国内的淡马锡。现在,它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苏希回到清河。

    他见到了这位外资企业的大老板,号称皮衣教父的杰森黄。

    清河有自己的显卡公司,是蓝溪科技持股的子公司。蓝溪公司在这方面砸了很多钱,目前也已经设计出了一些具备一定市场价值的产品,虽然性能和外国产品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蓝溪公司很愿意砸钱。

    并且这家GPU公司到了清河之后,在工程师之家也是获得了不少启发。

    这都是正向的 激励。

    杰森黄和苏希就是在清河的工程师之家见面的,他虽然是个华人,但他的中文并不好。

    好在苏希的英文水平很不错,尽管有点口音,但这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流。

    “这是我见过最伟大的工程师之家,它充满着各种有趣的文化,人们在这里互相撞击想法,脑力激荡。我想,这就是清河最充满动力的地方…”

    这些讲英文的人,总喜欢用一些‘夸张性’的言语。

    苏希很内敛,克制。

    他说:“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喝咖啡的地方。然后,保持距离,不打扰大家。”

    杰森竖起大拇指,他说:“是的。就是这样。”

    然后,他们谈到到清河投资的事情。他们希望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然后将一些订单交给清河的晶圆厂。当然,他开口就谈到巨大税收优惠和一切政策照顾。

    这是清河第一次得到外资企业的青睐。

    在这个时代,能拉到外资,绝对是一项值得大书特书的政绩。

    但对苏希来说,这没有什么吸引力。

    苏希在清河搞这些产业,可不只是为了成为代工厂。

    或许,这家公司在国内其他任何地方,都能拿到他们想要的‘条件’。

    但这里是清河。

    苏希坦率的说道:“我们对待任何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我相信,贵公司看中清河,也是因为清河具备一些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优势。我们欢迎外资企业投资我国,融入我国,做大做强,一起进步。”

    “但是,我不能承诺我职权范围之外的东西。”

    苏希很认真的对他说。

    杰森一听,他愣了一会儿。然后伸出手来,他握紧苏希的手:“你是我见过最与众不同的官员,我听过很多关于你的传闻。很多人说你是一个拥有大家族背景的年轻官员,除了关系,你并不具备真正的能力。但是,当我在这里转了一圈,我和很多以前的老朋友们聊天,他们所有人都说,你是真正懂技术的官员。我想,这就是他们留在这里的原因。所以,这里有这么好的氛围,为什么我们不来这儿呢?”

    “欢迎加入清河。”

    “让清河再次伟大!”这是杰森说的。

    各项合作协议敲定的很顺利。

    意向书在第二天上午就签订了。

    然后,苏希邀请他们的代表们一起共进午餐,并不是很丰盛的工作餐。

    但很有清河特色。

    很显然,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尽管杰森并不会投入大量的财力与技术。

    但它的入驻意味着清河进入到世界的视野,同时也代表清河已经拥有吸引外资顶级大厂的能力。无论是这里的氛围,还是产业链,又或者未来的发展潜力。

    这是胜利的一小步。

    当然,对苏希来说,更重要的是,引进这条鲶鱼之后,能够让本土高科技企业更具活力。

    市场都是竞争出来的。

    国人并不畏惧竞争。

    而且,国内企业在运营方面的灵活性可比外资企业强多了。

    苏希对清河有了更大的信心。

    而这件事情官宣之后的第二天,清河区宣布引进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公司,这家公司已经拿到云朵公司以及苹果公司的订单。

    这又是另外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意味着清河将从产业链的上游一直吃到下游。

    苏希现在每天有接近二分之一的精力是放在城市规划上。

    随着清河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城区的容纳空间显然不够了。

    清河区需要更大范围的扩容。

    而且,苏希推算,清河区一定会成为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大型城市。

    好在清河的水资源丰富,足够容纳这么多人口。

    另外电力资源储备也足够。

    苏希隔三差五就往韩斌的办公室跑,韩斌现在是市长。

    用黄明的话来说,韩斌除了品格好,搞经济搞规划的能力一般。

    但是,韩斌这个人有一点好,他尊重知识,尊重专业,尊重苏希。

    苏希说的,那肯定是对的。

    苏希要做的事情,那肯定于国于民,都有大好处。

    关于新城区的城市规划,黄明其实也想参与一把。

    当然,他的参与是指…搞点项目。

    他现在就像是守着一箩鱼的猫。

    想偷腥,但是又怕苏希一刀将他的爪子给剁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