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农业狂魔 > 第428章 技术

第428章 技术

    老董起身打算前往桑拿城。

    餐馆门帘被人从外面掀开,露出一个庄稼汉子的憨厚脸。

    凑巧有人结账出门,庄稼汉子撩着门帘,后退半步,犹如服务员一般,笑不露齿的点点头。

    等顾客出去,方才带着一个白发苍苍的和蔼老大爷,一块走进来。

    老大爷姓魏,是十里营上一任乡书记。

    庄稼汉子姓何,是十里营上一任乡长。

    俩人相貌普普通通,待人接物也没什么江湖之气。

    所以现在几乎没人知道,就是这俩人搞了一场小湖镇战役,还打赢了。

    而十里营就这么大,俩人跟老董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复杂。

    老魏和老支书是一辈,当年负责接收老董等人下乡,一个在乡里,一个在村里,老魏算是老董在官方层次的引荐人。

    何乡长当年不是乡长,跟老余的年龄相当,然后在老董的帮助下,跟老余,以及十里营其它村子里的八十多个年轻人,成功参军。

    后来何乡长退伍,成了乡长,老董已经去了平东县。

    当何乡长发起小湖镇战役的时候,老董则任职泰市政法,兼市警负责人(当年都是这么配,现在是副总管兼市警负责人)

    所以直到如今,依旧有许多老一辈人认为,何乡长和乡书记搞出来的小湖镇战役,是导致老董多年难以晋升,并一次次被人抢走业绩的主要原因。

    当然,老董知道真正原因,并不仇恨何乡长。

    其站起身,跟老魏握手递烟,又犹如看后辈,跟何乡长微笑点头。

    但何乡长跟老一辈想法一样,尤其知道老董是笑面虎,总感觉有些不自在。

    万幸现在跟着余三元做事,不用看老董脸色。

    四人落座后。

    老砖窑的小作坊,送来两箱自酿白酒。

    一箱给老董,令藏在角落里的警卫送回专车。

    另一箱拆开,还给店老板两瓶,剩下的自饮。

    余阳跟老董已经喝掉两瓶,虽然好酒不上头,但消化能力有限,等会还要桑拿,只能慢慢小酌。

    老魏和何乡长刚刚下班,还未吃饭,一边吃,一边喝。

    然后余阳起个话头,聊到前往藏地。

    老魏今年已经68岁,肯定去不了,只能留在十里营帮老黄。

    而按照老董的设想,何乡长等人以东山45家官企投资藏地,任职藏地分公司负责人的名义,分批过去。

    这种操作很正常。

    老任的女婿,就是通过石化,降两级落地广区,又平调的泰式。

    余阳记得还有更离谱的,似乎是阳谷的某个神人,学历造假,履历造假,家庭造假···最后混成了某一系统副负责人。

    不过,老董不是给藏地大换血。

    而是参考藏地资源分布,令东山45家大型官企联合三系企业,设置60~80座产业区,用于吸纳藏地现有的260万人口。

    嗯,整个藏地就这点人。

    只是比较分散,加上环境恶劣,实际操作有些困难。

    老董这么做,主要为了打造‘乡镇企业化’的升级版-地区企业化。

    犹如南疆的官方农垦建设军团,又犹如阿穆尔农垦军团、乍得盆地-幸福农场。

    如此,藏地企业化,人口登记造册,全部转换为劳动力。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壮有所用。

    从而实现吃饱、住暖,进而获得医疗保障、上升空间。

    至于不服从的···

    犹如修建G2线(西江→雾都)遭遇的那些不被官方承认的土司,只会沦为历史。

    何乡长听完老董的设想,沉默许久,格外纠结的看向余阳。

    眼神仿佛在说:去藏地,还不如常驻阿穆尔,或者回监狱。

    余阳为其分给鸭边腿,“是啊,不毛之地,高寒地区,许多地方没电没网,偏远地区偷猎者横行,还有一些迷信疯子···但那里有集体需要的东西,资源!”

    何乡长握住酒杯,一饮而尽,“我去,包括办公室的年轻人。”

    “最多三年,就会有第二批人接替你们。”

    ····

    次日。

    余阳从桑拿城客房中醒来,常福告知老董和何乡长等人,已经乘坐专机前往藏地。

    “相关物资和设备,到位了没有?”

    “已经通过孟加囯,转运过去。”

    藏地铁路从1958年开始建设,于1984年通车。

    但连接的是青省格尔木,不是藏地-日光城。

    所以01年中旬,藏地铁路再次开工,从格尔木南下日光城,预计要到06年通车。

    该线路走的是兰州线,因此‘十里营→天水’的高铁,未来会沿着藏地铁路南下,构成‘天水→兰州→西宁→日光城’线。

    至于为什么不走‘雾都→巴蜀→昌都→日光城’···

    山太多,路难修,目前根本搞不定。

    也所以,目前没有进入藏地的铁路。

    若想把大型设备和海量物资运过去,最佳路线是:

    十里营→西江→巴蜀→南云→缅囯→孟加囯。

    然后沿着巴拉马普特拉河,也就是雅鲁藏布江,修建重载铁路,北上日光城。

    相比正在修建的‘西宁→格尔木→日光城’,长达2000公里的藏地铁路,‘孟加→日光城’仅1000公里。

    并且沿着雅鲁藏布江修建的这条重载铁路,还顺便连接藏地多个重要地市,比如林芝、山南、日喀则。

    至于这条重载铁路是怎么修建的···

    孟家囯大饥荒,数千万灾民怎么也能筛选出两百万轻壮。

    干的好,分房子。

    干不好,饿肚子。

    提前竣工,提前回家,孩子提前入学。

    延迟竣工,延迟回家,孩子失去上学名额···

    “万恶的世界粮商!”

    余阳怒骂着喝杯温开水,胃里顿时传来一阵火辣辣,似乎酒劲还没消。

    其索性来到客厅,坐进沙发缓一缓。

    客厅电视正在播放昨晚看过的新闻:小布实施应试教育。

    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老布担任北美驻母星联合会议代表,以及担任CIA负责人的时候,就曾先后向尼克松和福特,提出过应试教育方案。

    因为毛熊曾嘲笑北美:我们有500万名学生会做微积分,你们能凑出10万人吗?

    事实上,北美真拿不出。

    并且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北美文盲率竟然高达32%!

    于是北美慌了,开始推行应试教育。

    但水门事件爆发,以及民主派系的卡特上台,令老布不得不离开政治圈,此事便不了了之。

    等到里根上台,老布担任副手,北美终于开启梦寐以求的应试教育。

    然而在资本世界,教育也是一种市场。

    你搞应试教育,追求公平,我们盘踞在教育领域的资本,还怎么利用差异化赚钱?

    于是负责颁发各类证书,和负责技术认证的资本公司,搞了一系列小动作。

    比如培训班。

    应试教育的教材,很难拿到技术认证。

    只有上我们的培训班,你们才能通过认证考试。

    这还不算完。

    你参加应试教育,不上私人院校,无论你学习再好,你第一次报考肯定不通过,第二次报考30%概率通过,第三次报告40%概率通过···

    为啥?

    我们要赚钱啊!

    报名费、考试费,这都是钱。

    并且还可以逼着你购买我们的学习资料。

    又比如刺杀里根。

    这就导致里根虽然实现连任,但第五年就吓得不敢干了。

    毕竟他只是个演员。

    于是藏在幕后的老布,走上前台,成了北美代总管,继续推行应试教育。

    但老布低估了学阀的根深蒂固和各种套路,加上石油危机,以及后续爆发的海湾战役,令其即便成为北美总管,最终也没能搞定应试教育。

    接着,克林上台,毛熊解体,北美金融经济体忙着投资全世界,谁还管什么教育。

    再后来,北美去工业化加速,内部企业外迁,内部就业率下降,参加老布应试教育的人,或花费十多万美刀,或背负一大笔助学贷款学了技术,却找不到工作。

    反观那些混到初中就毕业的人,系上围裙,或去肯德基,或去麦当劳,或去餐厅酒吧当服务员,全都积攒了不少钱。

    甚至送外卖、开大车,也比上学活的自在。

    因此北美对老布骂声一片。

    现在小布又搞应试教育,必然也骂声一片。

    而老布因为毛熊,推广应试教育。

    小布则因为三元农业,推广应试教育。

    据统计,03年百校联盟在校大学生450万,04年将会诞生100万高级技工。

    并且这些技工,全都会微积分。

    甚至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借助AI辅助工具,对自动化设备完成升级改造。

    这就相当于100万毕业生中,约三分之二可以成为技师(高级工)。

    再就是。

    03年厂内高级中学在校生370万,04年高三毕业,将会诞生120万中级技工。

    03年职工夜校在校生870万,虽然他们都是普工,但他们却在学习和进步,努力成为技工。

    更可怕的是,厂内教育体系走向成熟,未来会源源不断的产出技术工种。

    然后这些技术工种,又在厂内继续教育的增强下,随同工业升级,诞生各类工程师、各类科研人员···

    试问,作为竞争对手,你慌不慌?

    余阳看热闹不嫌事大,登陆自己的雅虎账号,用英格蕾丝质问小布:“嘿,哥们,你能让你的毕业生找到工作吗?”

    实话说,真找不到。

    即便找到,也是给初中就出来混的人打工。

    所以在另一个时空,老布的应试教育再次不了了之。

    从此北美踏上‘快乐教育’的道路,一去不复返。

    包括因应试教育有所降低的文盲率,也从23%直线攀升,最终北美再也不敢公开真实数据。

    余阳乐呵呵的准备关掉S.Y定制版,却看到自己的评论下方,多了一个加利福尼亚教授的评论。

    对方名字有点眼熟,格罗斯。

    似乎是高能物理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已经拿到今年的诺贝尔奖提名,也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评论内容很简单:余先生,不知贵方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怎么看?

    余阳想了想,“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99%的概率属于模拟,类似一个大型游戏,太阳系是我们的活动地图,最外围存在一道隔离墙,你们应该知道那是什么,柯伊伯带。”

    “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宇宙,全都类似贴图,不观测的时候不存在,节省模拟系统的资源,只有观察的时候,贴图才会出现,避免人类看出端倪。”

    “也所以有了波粒二象性,光在人类观测和不观测的时候,呈现出两种结果。”

    “而这个贴图,就是‘光’。”

    “基于此,我们极有可能全都早就死了,是先祖们创造了一种设备,令我们以数字生命的形式存在。”

    “数字生命的我们如果死了,对应的存储模块会格式化,我们再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如果格式化不彻底,会导致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可以回想起上辈子的事。”

    “那么,在高能物理领域,活在设备中的我们,很难达到先祖们曾经达到的高度,换句话说,科技树已经被先祖锁死,但这不是先祖们故意为之,而是他们在灭亡的时候,最终科技形态是‘存放我们的这套设备’。”

    “所以‘光’无法被超越。”

    “我们若想超越先祖,或者说突破这套设备的束缚,目前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意识升华’。”

    “换句话说,修仙。”

    “也所以,东方和西方的神话非常类似,许多神灵、恶魔,都是以虚无的形式存在。”

    戴维·格罗斯:“···”

    被评论吸引过来的网友们:“???”

    最近几年,浮屠寺的高僧当众证得罗汉果、蒂华纳集团显现神迹建造船坞、东岳道门除夕向天庭奏表···

    由于科学只能证伪,无法证真。

    科学界的大牛们无法证明这一切是假的,那就只能相信是真的。

    问题是,这些现象真的不科学。

    咋办?

    问余三元!

    万万没想到,好不容易等其露面,听到的却是这种言论。

    余阳本着搅屎棍子的心态,乐呵呵的关掉S.Y掌机,联系平东科技局。

    “今后的论文和科研报告,用文言文,最好是诗经、大雅、易经那种各式。”

    “巧了余董,今年新招了一批算命的。”

    “甚好。”

    西方误导东方的信息,可谓比比皆是。

    现在终于轮到自家出招。

    “我看你们麻不麻!”

    余阳打开工作笔记本,查看自家与波斯的协商进度。

    对于三系科技换取40%资源十年开采权,波斯在参观完新泰市之后,终于有了松口的迹象。

    但也提出了引进‘三系电子产业基础’的要求。

    包括PLC技术、生产车间自动化-上位机技术、三轴联动数控机床生产线、一套汽车工业生产线、一套汽车总成装配线···

    智囊团没有立刻答应,因为波斯南边是波斯湾,可以趁机索要三两个港口。

    所以目前双方依旧在商议。

    余阳切换工作台,查看其它事务。

    受厂内联欢晚会影响,三元重工制造的厂内自用汽车,备受海内外关注。

    大年初八,第一辆采用三系超级电容和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私家车下线。

    交付使用后,记者争相报道。

    欧盟汽车厂家和通用汽车跟自家有合作,自家也不抢占对方市场,三方相安无事。

    倭棒汽车厂商在03年被三系代工的欧美汽车压的几乎破产,此次终于找到机会。

    由于三系汽车出了名的‘抗压’,即便坦克都轧不坏。

    倭棒评判三系汽车的重点,也就变成了‘冲撞压力’。

    或者说,汽车皮实不一定是好事。

    就像把人放在铁皮柜子里,冲撞一刹那,巨大动能会对内部的人造成巨大伤害。

    如果铁皮柜子变形,可以缓解一部分动能,减少对人的伤害。

    倭棒汽车就是这个原理。

    别看撞击后,车辆破烂不堪,但那是帮人均摊了都冲撞产生的动能。

    反观三系汽车,这完全就是个铁棺材,犹如把铁皮西瓜从十楼丢下,西瓜外壳没事,里面却稀巴烂。

    余阳当即拿出高加索对峙的一段视频,发表在雅虎。

    “鄙人认可倭棒提出的‘车辆变形,缓释动能’,但那是技术落后的一种表现,看这个。”

    视频中,冰熊的一枚炮弹,正面命中三元重工生产的S103无头战车。

    画面一转,车内剧烈震动,驾驶员毫发无伤。

    “厂内汽车采用了S103战车内部的缓冲技术,我认为,相比炮弹,汽车冲撞产生的动能,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