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568章 快活不起了

第568章 快活不起了

    “侯爷,真不用回朝廷一趟吗?”

    “不用,来之前就跟皇上说好了,之前为照顾俞将军的心情,没拿出来……”李青取出谕旨,“诺,这是皇帝的旨意。”

    戚继光接过看了内容,顿时喜形于色,小心揣好之后,比李青还要急切,连忙道:“那咱们快快行路吧?”

    李青好笑道:“不急这一时三刻,先吃些东西,吃饱了才有力气。”

    顿了下,“话说,你真就如俞将军说的那般怕媳妇儿?”

    戚继光脸上一热,悻悻道:“侯爷你别听那厮瞎说,我……至少,绝对不影响带兵、练兵。”

    李青忍俊不禁,打趣道:“这么说,俞将军说的都是事实喽?”

    “呃呵呵……圣人不也说了嘛,远之则怨,近之则不恭,我就是太宠着了,真要说怕……我怕她做甚?”

    李青好笑点头,说道:“去了台州也就算稳定住了,自可接家眷过去,这些年你为国效忠,频繁奔波,都没来得及孕育子嗣,这下好了,可以忠孝两不误。”

    戚继光干笑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心头火热。

    许是分开了太久,又许是整日接触语言都不通,道理更讲不通的草原人久了,时下的他只觉媳妇儿温柔又贤惠。

    戚继光压下上扬的嘴角,岔开话题问:“侯爷这次是专程带我去台州的吗?”

    “嗯。”

    “这样的话……那下官就不耽误侯爷大事了。”戚继光说道,“有皇上的旨意,去了那边我也能从容处事,侯爷你该忙忙,我自己去就成。”

    李青说道:“我现在也没什么可忙的,闲着也是闲着,顺便我也想了解一下东南的情况,看看可有倭寇出没。”

    “既如此,那就有劳侯爷了。”

    戚继光微微点头,继而问了一个当初李时珍问过的问题:

    “侯爷对下官……何以如此优待?”

    李青也给了相同的答案:“因为你比较特殊。”

    戚继光诧异道:“下官……哪里特殊?”

    李青哈哈一笑,笑而不语。

    在县城吃过东西,又带上干粮和水,李青开启了狂暴赶路……

    戚继光武人出身,体魄自然优于李时珍多多,对李青的高强度赶路并无不适,只是有些不好意思。

    堂堂大丈夫,却让人背着赶路,且背他的人还是在大明叱咤风云的永青侯。

    戚继光哪能泰然处之?

    还好,李青赶路的进度实在太快了,这种难为情并未持续多久,便抵达了目的地。

    见过当地知府、卫所指挥使之后,戚继光便开始了筹备。

    李青则是在周围一带打探情况……

    从知府口中获悉,远不如直接问沿海百姓来的真实。

    经过连续走访调查,还真获悉了有关倭寇的信息,不过,也不能说是倭寇,只是一些走私的浪人。

    对此,李青倒不是太意外,也不是太难接受。

    朝廷虽然一直打击走私,可走私情况从未真正杜绝,况且,朝廷对出口日本国的商品定价略高,加之日本国的银矿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如此情况,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过,今日能走私,明日就能明抢。

    李青认为之前的前瞻并没错,日本浪人冒着触犯大明律法的风险搞走私,显然是快活不起了。

    随着生存条件进一步被压缩,明抢只是时间问题。

    在台州逛了一圈儿,李青又去了福建沿海地区走访,这边倒没有走私的情况。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福建不如浙江富裕,工商业也不如浙江多多。

    接着,李青又去了杭州,宁波等地方走访调查,走私情况屡见不鲜,深入了解之后,发现情势较为复杂,参与其中的有商贾、有平民、有官员。

    走私不上税,价格自然优惠多多,且许多百姓全然将其视作了额外的经济来源,红薯土豆这些粗粮,都能卖上麦子稻米的价格,获益颇丰之下,自然趋之若鹜。

    李青有些无奈。

    若参与其中的只是商贾和官绅,雷霆击之毫无心理负担,可百姓参与其中……就不好搞了。

    不是心软,而是暴力打击,只会把百姓逼为‘倭寇’,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大明自己。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对商贾、官员动刀无妨,他们又不会造反,可广大百姓……还是要温和一些才好。

    李青思来想去,发现唯一的办法就是……等。

    等倭寇活不起了来抢时,才能真正让百姓觉醒。

    没办法,许多时候就是这样,不有所失,难有所悟……

    ~

    再回台州之时,戚继光这边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即将正式进入练兵阶段,同时,传闻中的‘悍妇’也到了台州。

    见戚继光的样子,貌似‘小别胜新婚’的阶段已然过去,只剩下‘痛苦’了。

    不过,李青并未看到‘悍妇’的真实面孔,相反,全是贤惠。

    礼节性的寒暄之后,王氏便退了出去,只有戚继光颓丧着脸,一副生无可恋模样。

    “侯爷,我现在又想跟老俞换换了。”

    “……俞大猷调侃你不是没道理。”李青满脸黑线,接着,深吸一口气,道,“说正事。”

    戚继光一怔,颓丧顿时退去,忙问道:“可是真有倭寇来犯?”

    “不是倭寇,是走私犯。”李青简明扼要,说了下当下情况。

    闻言,戚继光表情凝重起来。

    “这还真是不好办,不是下官怕得罪人,而是百姓参与其中就没办法上纲上线了。”戚继光沉吟道,“百姓获益其中,只会觉得对方可爱,唯有遭遇切肤之痛,才能认识到倭寇之可憎……侯爷你可有良策?”

    李青苦叹摇头:“如你所言,只能如此。”

    顿了下,“告诉你这些,是提醒你要抓紧时间练兵了,时下的走私已经算是猖獗了,下一步便是劫掠,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是,下官明白。”

    李青问道:“你这支临时扩编的军队,多久能具备战斗力?”

    “最多半年!”

    李青一怔,“半年?”

    “那……四个月?”

    “不不不,我不是嫌慢。”李青摆手道,“据我估算,最快也要明年三四月份才可能出现倭寇,时下不过才七月,半年怎么也够……半年能练好吗?”

    戚继光哂然一笑,道:“非是我自负,半年真的够了。”

    李青咂咂嘴,随即想起面前这位的历史战绩,不再怀疑。

    想了想,道:“这样吧,明年若真出现倭寇,你上疏朝廷,要一个抗倭总兵之衔,如此,便可不用只局限于台州。”

    “这……皇上会同意吗?会不会太狂妄了点儿?”

    “我在皇上跟前说了你不少好话,不用担心这个。”李青说,见戚继光还有些迟疑,“你本就是总兵衔,无非是加个前缀而已,无妨的。”

    戚继光深吸一口气,道:“好吧,届时真若那般,我就向皇上讨一个抗倭总兵衔。”

    李青微微点头,略一思忖,又道:“记得再讨一个就近取用军饷之权,之后我会与江南巡抚杨慎言语一声,让他行方便于你。”

    皇帝都不差饿兵,何况将领。

    军队的战斗力,绝大数时候,都与军饷挂钩……

    李青说道:“什么都可以吝啬,独对士卒的奖赏不能吝啬,我知你明白这个道理,我说这些,只是让你不要有压力,论功行赏便是,不用担心来自朝廷的压力,皇帝英明,我亦会给你兜底。”

    李青正色道:“除了打好仗,余者都不是问题,都不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戚继光不禁眼眶湿润,可又觉矫情,呵呵一笑道:“如此条件,我真不知该咋输,主将是条狗也万不会吃败仗。”

    李青却没笑,严肃道:“不可大意,自成化朝至今,日本国乱战就一直没停过,且他们的作战方式,与大明军队全然不同,更趋近于散兵游勇……”

    依照日本国特有的国情,李青就其武装特点,对戚继光详细阐述……

    戚继光一一记下,颔首道:“谢侯爷指点,下官会针对性的制作出一套练兵之法。”

    顿了顿,“侯爷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青知道潜台词,且他也没想过袖手旁观,却没给出承诺,只是道:

    “我有我的打算。”

    ~

    欠三百字,,马上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