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上课,朱莉教授没有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把这个专业的背景、由来、作用等讲述了一遍。还提出了几个极为特殊的案例。
精彩程度宛如科幻小说一般,听的下面的人十分投入,表情一愣一愣的。
两个小时过去,众人还有些意犹未尽。朱莉教授就已经拧上茶杯盖子,准备走了。
关闭话筒之前,她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生命的价值不在其长度,而在其重量。当你们亲手挽救过一条生命之后就会懂得,那种感觉,能抵消千辛万苦。”
这节课,他们什么都没有学,但又感觉收获满满。有时候,经验和教诲是比冷冰冰的文字更有用的东西。它的影响是长久的,深远的。
“薇薇,你体会过教官说的吗?”回去的路上,王静怡小声的问。
“不能。”许微微认真想了下说道。
王静怡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是意外,黑夜里也能看到她诧异的表情。
在她看来,许微微从小就和医学结缘,她的发现和研究成果都不知道造福了多少人,怎么没有体会呢?肯定是在谦虚罢了。
许微微无奈的叹了口气,她并没有撒谎。学医以来,比起成就感,她接触更多的其实是无力感。而且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是越来越深的。
中医由于用药机制,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治疗时间长,慢性病的处理上有优势,注重预防、也就是“治未病”。
它的反馈是滞后的,不像急诊,能那么直观的感受到生命的消逝与挽回。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情绪满足感。
这样就算了,她还经常受到“医学无用论”这种情绪的困扰。
上一世的时候她跟随导师去过偏远乡村义诊,村民几乎全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村里基础设施差,医疗条件更差。
不管哪里不舒服,都只能归因到“劳累”,休息一阵就好了。
去到那里的三天,她们昼夜不停的看诊、施针。有些人身上的陈年旧疴已经十分严重,不是扎几次针、吃几副药能好的了。可长期治疗的费用又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她们能做的也只是尽自己所学,教会村民病痛发作的时候按哪个穴位能缓解,哪种偏方喝了能抑制。
最小的师妹来的时候还喊苦,抱怨为什么山路已经那么难走了,她们还要背那么多药过来,跟前头的驴一样。后来就什么也不说了,跑前跑后的比谁都积极。
一群破衣烂衫的老头儿、老太太,用救世主一样的眼光看着她们,感恩戴德的收下几瓶看似珍贵但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中成药。
那是许微微第一次产生了自我怀疑。
回去之后,导师特意召开了个组会,一顿劝,才把他们从低迷的气氛中拉扯出来。
后来,慢慢的看得多了,经历的也多了,她才学会自我调节。跳脱出眼前的局限,客观看待这些事情。
朱莉教授最后这番话点燃了她的热血。许微微内心憧憬着那一天,从死神手里抢人。
那一定,非常有趣……
白天累身、晚上累心,聚精会神听两个小时也是挺累的。回到宿舍后,许微微鞋子脱掉立马躺平到了床上。
看似在聊天打字,其实是在处理工作上的信息,回复组员们的消息罢了。身体和大脑,总要有一个在休息吧?
李言和王静怡也躺下刷星网,摄入一些“精神食粮”。
只有苏芒,上来换了个包就又准备出门。
王静怡忍不住心疼道:“苏苏,都八点半了,你还要去家教啊?”
苏芒微笑点了下头:“嗯,不能半途而废嘛。人要有契约精神。雇主配合我的时间,愿意推迟两个小时已经很好了。”
说完,她走出宿舍,带上了门。
许微微忍不住心生疑惑:苏芒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她吃的、用的,还有身上穿的,看起来都不便宜。有个包还是耳熟能详的大牌。就好像是富养出来的女儿。她已经快记不清初见面时的苏芒是什么样的了。
可漫画中描述,她的养父母好像家境一般,而且她又这么在意这个兼职,可以说风雨无阻……
总不能她这一切都是兼职挣得吧?家教有那么挣钱吗?
许微微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心里忍不住冒出一个念头:要不要让人调查一下呢……
夜晚的38路公交车上人一直不多,尤其是大学城后面这一段路。
司机打了个哈欠,本想点一下刹车然后加速路过的,突然看到站台上有人影,赶紧急踩一脚。
从后视镜看到上来的人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下,司机才认出来这是他的老乘客。
以前她总是在6:40的时候准时乘坐,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时间长了他就有了印象。
年后,他一次也没有见到,本以为对方有了变动,不会坐这班车了,没想到换班之后竟意外又碰到了。
冬天衣服厚,裹得又严,他一开始还没认出来。
有了乘客,司机开车平稳了些。
苏芒将脑袋靠在车窗上,很困但不敢睡着。一旦坐过站就耽误上班了。
原本只是在闭目养神,可苏芒的表情却越来越烦躁,仿佛有什么烦心事。最终她直起身,打开了光脑。
上课的时候有东西转移注意还好。一旦静下心来,脑子里就会有三个字像魔咒一般围绕。
按出“meilinU”的拼音,输入法自动合成词条。
苏芒看了看,应该就是这三个字,没有别的。于是选中,搜索。
大概浏览一番后,苏芒心气儿顺了不少。
她还以为多高档,多厉害。原来均价才几千块钱。
蠢猪一样,被坑了还洋洋得意在那炫耀。
苏芒脸上出现报复的快感。随后大致浏览了一下商店,花五千块钱买了个和许微微那件差不多的。
她把许微微视作假想敌,因此样样都要比较。仿佛用的东西不如她就落人一等。可财富是她再怎么努力也模仿不来的。于是只好贬低,将多花钱看作是一种“蠢人”行为。以此来得到心理的慰藉。
可她只看到了表面,哪里知道美利奴羊也分纯种和亚种,羊毛也按支数划分了等级。
物欲就像人的胃口,总能得到满足就会越撑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