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60年代:签到万物,悠闲生活 > 第622章 夜以继日

第622章 夜以继日

    经过数月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龙腾机械厂的生产车间里终于迎来了一批崭新的联合收割机。

    阳光透过高大的车间窗户,洒在这些崭新的机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不凡。

    每一台联合收割机都经过精心装配和严格调试,机身闪耀着金属的光泽,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仿佛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

    厂长李向明站在车间中央,身着整洁的工装,胸前的厂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这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联合收割机,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欣慰。

    几个月来的日夜操劳、技术攻关、生产协调,此刻都化作了他嘴角那一抹欣慰的微笑。

    “同志们!”

    李向明提高嗓音,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整个车间。

    工人们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围拢过来,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之情,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厂长。

    "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李向明向前一步,语气中满是激动,"这些新型联合收割机,承载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期望,承载着我们龙腾机械厂的荣誉,今天,它们将离开我们的厂区,奔赴农业生产的第一线!"

    车间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技术骨干王永年率先鼓起掌来,他的眼眶微微发红。

    几个月来,他和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克技术难题,光是焊接工艺就改进了七次。

    他用力地拍着手,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这只是个开始,"

    李向明继续说道,语气转为庄重,

    "今天我宣布,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将给张庄公社试用。

    张庄的李队长是我们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他对农业机械化的渴望我深有体会。

    这台设备将在实际生产中接受严峻考验,也将作为我们产品质量的最终检验标准!"

    李向明话音刚落,车间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走进车间,他肩头扛着草帽,裤管上还沾着泥点,朴实的脸庞上挂着真诚的笑容。

    他正是张庄公社的李志强队长。

    "李厂长,李大厂长!我在村口就听见你们这热闹,就知道好事儿来了!"

    李志强声音洪亮,一边说着一边大步走向李向明,伸出那双粗糙的大手热情地握住对方。

    "欢迎欢迎,李队长来得正好!这第一台收割机我们就是为你们公社准备的!"

    李向明笑着回应,用力反握住对方的手。

    在众人的见证下,李向明郑重地将联合收割机的钥匙交到李志强手中。

    李志强小心翼翼地接过钥匙,如同接过一件珍贵的礼物,他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李厂长,你们龙腾机械厂的同志们辛苦了!这第一台设备交给我们,我们一定好好使用,为农业机械化探出一条路来!"

    几日后,李志强队长带领着张庄的农机操作队伍,驾驶着崭新的联合收割机回到了公社。

    田野里,金黄色的麦浪在微风中翻滚,收割机轰鸣着驶入这片丰收的海洋。

    只见收割机精准地割取麦穗,脱粒、分离、清选一气呵成,麦粒如金色的雨滴般落入仓中,而留在田间的麦茬整齐均匀,如同被精心修整过的草地。

    "这机器真神了!"

    村里的老农张大爷站在田埂上,眯着眼睛看着远处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嘴里不停地赞叹,

    "以前我们八个人一天才能割一亩地,现在这铁家伙一小时就能收五亩!"

    村支书在一旁点头,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

    "效率提高了八倍不止,损耗率降低到不足5%,这数据太喜人了!"

    他抬头看向远处正在指导操作的机械厂技术人员,眼中满是敬佩,

    "咱们农民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就盼着这样的好设备啊。"

    消息很快在附近的村庄传开。

    王庄、李庄的农民们相约组团来张庄参观。

    人群中,一位抱着孩子的农妇骑在丈夫的自行车后座上,看着田野里忙碌的收割机,眼中满是向往:

    "听说这机器还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和作物,明年咱们村也该争取一台!"

    李志强队长每天都要接待十几个参观团,他自豪地向每一位来客介绍:

    "这是龙腾机械厂专门为我们农民设计的设备,厂长李向明说了,只要你们需要,他们随时提供维修和技术支持!"

    龙腾机械厂内,李向明正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着全国各地的来函。

    有咨询设备参数的,有请求定制特殊型号的,还有希望能够派员学习的。

    技术科长王永年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厂长,农业部刚发来的感谢信!信中特别提到我们的联合收割机在黄淮平原试点中表现出色,为明年全国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李向明接过信函,手指轻轻抚过信纸,嘴角露出欣慰的微笑。

    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一道坚毅的轮廓。

    他站起身,遥望远方的田野,仿佛能看到更多的联合收割机在那片金色海洋中驰骋,为粮食丰收贡献力量。

    "通知各部门,"

    李向明转向王永年,语气中带着坚定的决心,

    "我们要着手研制定制化版本。东北的黑土地,南方的水田,西部的丘陵地区,都需要量身定做的收割设备。让我们的机器走遍祖国大地,让每一粒粮食颗粒归仓!"

    随着这批联合收割机的投入使用,龙腾机械厂的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开。

    各省市的农业主管部门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机械厂的生产订单排到了两年后。

    李向明的办公室墙上,那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村被标记上龙腾机械的标志。

    在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农业部领导特意点名表扬了龙腾机械厂:

    "李向明同志带领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集体经济企业的能力。

    他们的联合收割机不仅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更重要的是真正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这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